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煤化工二氧化碳减排与化学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并分析了煤气化技术、工艺优化和工艺装置联合一体化减排二氧化碳的可能,提出了从工艺源头上实现二氧化碳规模化减排的途径和对策.对各种二氧化碳化学利用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认为碳酸二甲酯转化利用技术、二氧化碳和甲烷共转化技术可实现二氧化碳的规模化化学利用,并得到附加值较高的化学品,因此,应高度关注相关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碳地质减排方法及其化工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远辉  冯新  陆小华 《化工进展》2006,25(2):171-175
介绍了不同减排方法对二氧化碳的总处理量和二氧化碳保持时间及成本估算。通过比较,地质减排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从化学工程技术和应用基础理论层面上对二氧化碳地质减排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高温高压地质条件下,二氧化碳-盐水体系及其在多孔介质中复杂多相平衡的热力学研究是二氧化碳地质减排的关键性课题。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拿球变暖已成为国际关注的问题,以伞球气温变暖为背景介绍了一种新的节能减排技术——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技术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备受发达国家的重视和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主要论述了有关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各个环节的进展,简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封存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并对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水泥工业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对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水泥工业二氧化碳的减排、捕集以及应用三个方面介绍了碳循环利用的全过程,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的减排措施和捕集技术。根据对现有技术及工艺实践的总结归纳,提出了未来水泥工业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向,为碳减排路线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具有低粘度、高密度、高扩散系数等特点,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直接破岩钻井既能够实现高效钻进,又可以有效保护油气层,是一种节能减排的钻完井新技术。本文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基本特性,分析了国内外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超临界二氧化碳钻井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世界CO2埋存技术的最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欣 《洁净煤技术》2006,12(1):76-78
二氧化碳(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埋存作为一种减排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主要介绍这种技术在当今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水泥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减排技术、回收及资源化潜在技术作了相应的综述分析和介绍,试图为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日益重视,化学链燃烧(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CLC)技术因为其具有高效、二氧化碳内分离和低NOx等特点,已受到较多关注.介绍了化学链燃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来源、特点及用途等,阐述了典型二氧化碳回收技术: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的原理和工艺特点,对二氧化碳常用的四种回收利用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来源、用途及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重点应放在减少化石性燃料的使用及提高CO_2的分离回收技术和综合利用上,从而实现低碳减排。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具有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等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合介绍了国内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措施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二氧化碳源头控制,排放烟气中二氧化碳吸收治理以及贮存等其他方法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指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并指出未来二氧化碳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有色金属工业减碳是工业过程减碳的重要抓手。本工作综述了有色金属工业碳排放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色金属工业尤其是重点冶炼行业的低碳技术路径。分析表明,铝冶炼行业是有色金属工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核心,预计2025年有色金属工业将实现碳达峰,碳达峰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5亿吨;有色金属工业减碳技术路径主要包括清洁能源替代、发展先进的低碳技术与装备、金属再生利用及碳捕集利用(CCU)等,其中金属再生利用是有色金属工业支撑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要点:(1)综述分析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碳排放现状,预测了有色金属工业碳达峰峰值。(2)围绕有色金属工业碳排放特点,提出了有色金属工业的低碳技术路径。(3)提出了铝冶炼行业氧化铝、电解铝及再生铝的低碳技术路径。(4)提出了铜铅锌、镍钴锂、硅镁钛等重点冶炼行业的低碳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日俱增,温室效应对地球的危害越来越大,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政府提出“节能减排”的科学发展现,政策导向日趋明显,二氧化碳盐水深埋技术也是节能减排的主要技术之一,钻井技术是寻找二氧化碳储层和盖层的主要手段,钻井取心工艺能使所需地层深处的岩石提供给科技人员研究,为二氧化碳深埋寻找最合适的地层。  相似文献   

13.
水泥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其排放主要来自碳酸盐的分解、燃料的燃烧和电力消耗.在生产工艺碳减排(如替代原料、熟料替代技术等)、生产能耗碳减排(如替代燃料、富氧燃烧技术、高效粉磨、余热发电等)、新技术碳减排(如水泥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新能源技术等方面加强技术研发力度和推广力度,可实现水泥行业绿色转型发展,为达到碳中和目...  相似文献   

14.
朱刚 《水泥工程》2022,35(4):1-4
介绍了世界水泥工业低碳技术。水泥行业的碳减排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影响重大,迫切需要水泥行业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针对水泥工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源,碳减排技术路径主要包括能源效率提升、原/燃料替代、低碳水泥、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的水泥窑替代燃料技术。从水泥窑尾烟气中捕集CO2,除了富氧燃烧和化学吸收法外,还包括直接分离的捕碳技术。介绍了水泥窑捕集到的高浓度CO2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如何同时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是制造业未来发展所面对的必答考题。推动高耗能、高排放的制造业转向“绿色制造”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一步。本文从核算方法、宏观指标、行业分布、能源结构对制造业碳排放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进而对制造业的通用型碳减排对策和重点行业的低碳工艺进行介绍,并列举了相关商业应用、阐释了技术发展瓶颈。文中指出:制造业减排通用对策包括源头减量,使用清洁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业互联网;重点行业低碳生产工艺主要有氢气直接还原生产钢铁、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生物质制生物油等;钢铁、化工、建材、石化及炼焦、有色金属冶炼作为制造业的重要行业,应当选择适应各自生产过程的减排对策为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煤化工工艺过程CO_2排放分析及其减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煤化工产业中煤制甲醇、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等工艺过程中CO_2的排放,并介绍了3种CO_2减排技术:CO_2收集和储存技术、CO_2循环利用技术和CO_2化学转化技术。应高度重视CO_2化学转化技术的开发,把CO_2化学转化为附加值高的化学品。  相似文献   

17.
在《巴黎协定》正式生效的前后,很多大石油公司积极表态将为气候变化采取行动。本文分析了主要的国际大石油公司采取的减排思路,总结了这些公司提出的二氧化碳减排策略和具体做法。文中指出石油公司对于二氧化碳减排都很慎重,既要选择能产生实质减排效果的途径,又要尽可能降低对主营业务的影响。因此在业务发展战略与减排战略之间寻找连接和平衡,突出多元化的二氧化碳减排途径,把重点聚焦在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有选择地发展低碳能源、推进二氧化碳的捕获和综合利用等方面。分析结果认为,首先,这些措施不仅能实现自身业务运营过程中的减排,还能通过提供清洁低碳能源、产品和服务推动社会相关部门以及消费者实现间接减排;其次,实施多样化的减排策略组合可以降低风险;第三,将应对气候变化与企业长远发展的顶层战略相结合,加快技术创新,是降低减排成本、实现减排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赵绍武  张萍  汪俊 《山东化工》2012,41(5):63-66
高硫煤制甲醇净化废气回收利用装置,采用国内先进技术高效回收净化废气中二氧化碳,制取食品级液体CO2,对装置开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优化整改。该装置建设运行,实现了CO2节能减排,符合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刘昊 《水泥工程》2021,34(5):1-3
介绍了目前国内的碳中和背景及发展现状,并基于水泥产业碳排放的相关数据,对该行业碳减排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分析。水泥工业9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熟料生产(碳酸钙分解、燃料燃烧),其余的10%来自原材料的准备和水泥制品的生成。指出发展创新减排燃烧、节能降耗技术、提高替代燃料掺烧量以及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是实现水泥产业碳中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