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淹水处理对寒地水稻生长规律及产量的影响,通过水稻淹水试验模拟洪涝胁迫状态,分析不同淹水深度和淹水历时条件下拔节孕穗期水稻的分蘖、株高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淹水深度为1/3 h时,茎蘖消亡幅度小于对照处理,淹水历时7 d比淹水历时3 d的茎蘖消亡幅度小。淹水深度为2/3 h和3/3 h时,随着淹水历时的延长,茎蘖消亡幅度逐渐增大。淹水深度逐渐增加,水稻株高增长幅度越大,淹水历时越长,水稻株高增幅越明显,株高最大增加15.4 cm,比对照处理增高5.8 cm。长时间没顶淹涝(3/3 h~7 d处理)对水稻产量危害最大,产量降低46.63%。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寒地水稻洪涝致灾的阈值指标和洪涝灾害影响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水稻节水灌溉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试验观测成果,分析了水稻株高、分蘖力、叶面积以及根系生长等生理生态性状受水分胁迫作用而发生变化的内在生理变化机理,研究、探讨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作用下,水稻各生育阶段的水分敏感指数产生差异的生理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3.
将微润灌溉技术在大棚中进行应用。试验对比了微润灌水器地表和地下两种应用形式对娃娃菜生长、耗水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娃娃菜生长期内,灌水量、株高和日耗水量均随着生育期的进行先增大后减小;地埋微润灌溉娃娃菜全生育期株高、展开外叶片数、根面积、根长和产量均高于地表灌溉,但灌水量、日耗水量和全生育期总耗水量低于地表灌溉;地下灌溉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地表灌溉。因此,地下微润灌溉是微润灌溉应用较为适宜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水稻间歇灌溉和浅水灌溉两种灌溉模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耗水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溉模式下水稻的耗水过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出先逐步上升,到达顶峰,然后下降的趋势.两种灌溉模式的总耗水量比较,显示间歇灌溉模式较浅水灌溉模式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其组成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覆膜处理对土壤温度和水稻生长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淹水(CK)、裸地旱种(NM)、透明膜覆盖(TM)、黑膜覆盖(BM)、双色膜(正面银色反面黑色)覆盖(BWM)5种处理。测量了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壤深度处的土壤温度,水稻株高、茎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覆膜处理能够提高0~25cm土层的土壤温度,TM比BM,BWM具有更好的增温效应。与NM相比,TM,BWM,BM的产量分别提高18.7%,14.4%,12.1%;与CK相比,水稻旱作会减产,但能显著提高水稻的灌溉水利用效率。TM处理下能有效改善土壤的保温保墒能力,能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水分短缺或易发生季节性干旱而温度不是限制水稻生长的地区,透明膜覆盖旱种更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1 基本概念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比较多,如气候、水分、养分、盐分、品种的遗传特性和管理水平等。只有当所有这些因子都充分有效的时候,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才能达到其潜在值。当某一生长因子处于限制状态时,它就会限制水稻的生长速度,产量就会受到限制。 灌溉时,水稻的实际产量主要由水分条件控制。描述水稻产量与需水量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水分生产函数,其表达式为: Y=f(x) (1)式中x—水稻需水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晋祠水稻的种植面积、口感和品质均有所下降,为了挽救晋祠大米的品牌和口碑,利用当下有限的晋祠泉水进行晋祠水稻的节水灌溉试验是十分必要的。基于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三种灌溉方式对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浅-湿-晒处理的各项田间农艺性状指标,除株高外,均优于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处理生育期的耗水量分别为10 040 m3/hm2,7 790 m3/hm2,12 485 m3/hm2;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处理生育期的水分生产率分别是0.795 kg/m3,0.793 kg/m3,0.596 kg/m3。通过节水灌溉试验,为当地水稻灌溉定额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稻覆膜旱作技术是通过覆膜旱作旱管来控制水稻根区土壤水分,充分利用降雨且辅以适时适量灌溉的技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水稻覆膜旱作对土壤水热、土壤养分、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生长的影响,分析了在不同地区覆膜旱作水稻产量变化,探讨了水稻覆膜旱作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提出覆膜旱作水稻水热传输过程、不同薄膜材料的优选及不同地区实现覆膜旱作水稻的增产是水稻覆膜旱作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及方向。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微型蒸渗器和土壤水分烘干称重法测定了洋葱不同节水灌溉技术条件下灌溉水消耗及水分利用效率,并结合气象数据比较不同灌水技术的优越性,测定了洋葱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生育期耗水规律、土面蒸发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洋葱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石羊河流域,洋葱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能有效地减少作物生育期耗水量,不同节水技术可减少洋葱耗水量1 60 mm以上,其中棵间蒸发减少90 mm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水源、基础设施、技术掌握难易程度等选择适宜洋葱的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辽宁东部地区节水灌溉,以东港灌区为例,选择东研18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淹灌和节水灌溉处理,对水稻的分蘖、干物质、叶面积、耗水量、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节水灌溉与淹灌处理的水稻分蘖、叶面积指数消长、干物质状态趋于一致;节水灌溉和淹灌的水稻实际产量差异不大,淹灌结实率较高,节水灌溉有效穗...  相似文献   

11.
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岔路河镇灌溉试验站水稻试验田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求作物产量与水分的定量关系,提出适合当地实际的满足节水增产双重目标的灌溉管理模式,得出控制灌溉能够提高农田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减少了单位灌溉面积的用水量,获得了较高的作物产量和用水效益,适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调亏灌溉不同灌水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调亏灌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设计了玉米不同生育期亏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拔节-孕穗期复水后玉米株高生长速度最快,进行亏水处理对玉米根系有显著抑制作用。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水分亏缺对玉米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程度排序分别为:拔节-孕穗期>三叶-拔节期>孕穗-灌浆期>灌浆-成熟期。在三叶-拔节期进行适宜程度的亏水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玉米不但不会减产,反而能提高玉米产量性状。该研究为寻找作物高产、节水的技术方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提高水分生产率,使水稻生产达到高产、节水、优质、高效出发,探讨了湖南省水稻综合节水灌溉技术问题,提出节水灌溉不是单一技术,而是综合技术,它包括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不同灌溉条件下的水稻需水规律及水分生产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田需水量包括植株蒸腾、棵间蒸发、田间渗漏3部分。研究表明,水稻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所形成的蒸腾量中包含了一部分无效蒸腾,无效蒸腾量的减少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反而会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和优质效应。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产生了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3种常见的灌溉方式探讨了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的需水规律、灌概定额和生产率的差异,为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空育131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灌溉方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灌溉技术下,耗水量大小为湿润灌溉〈浅湿灌溉〈常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大小为湿润灌溉最高,浅湿灌溉次之,常规灌溉最小,方差分析表明,在水分利用效率上湿润、浅湿、常规灌溉差异显著;净效益大小为湿润灌溉〉浅湿灌溉〉常规灌溉,差异显著;与常规相比,湿润灌溉和浅湿灌溉的净收益分别提高了16.7%和16.2%。  相似文献   

16.
以土壤饱和含水率为上限,以50%、60%、70%饱和含水率为控灌下限,对水稻全生育期生理生态变化及产量结构与常规灌(即淹水灌溉)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0%、60%两种控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常规灌高,但产量相对较低;4种处理中只有70%控灌的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与常规灌相比增产2.6%、耗水量减少41.4%,效益十分显著,是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在管理方面,水稻控制灌溉必须在水稻完全返青,即叶片顶部没有黄尖现象后方可实施,否则对水稻的茎蘖数有明显不利影响。水稻控制灌溉灌水时间除可实时监测预报外,还可根据灌水间隔或地表特征简易掌握,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70%控灌一般间隔46 d灌水一次。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不同灌水方式对玉米的耗水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8.
以空育131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灌溉方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灌溉技术下,耗水量大小为湿润灌溉<浅湿灌溉<常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大小为湿润灌溉最高,浅湿灌溉次之,常规灌溉最小,方差分析表明,在水分利用效率上湿润、浅湿、常规灌溉差异显著;净效益大小为湿润灌溉>浅湿灌溉>常规灌溉,差异显著;与常规相比,湿润灌溉和浅湿灌溉的净收益分别提高了16.7%和16.2%.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田灌溉技术从常规的地面灌溉方式逐渐发展出管道灌溉、喷灌、滴灌、波涌灌、微灌等多种方式。有人将常规灌溉方式之外的其它灌溉方式概称为高新节水灌溉技术。这些新的节水灌溉方法与常规灌溉方法每亩地所耗用的水量有一定的差异,习惯上将此种差异称之为节水量。由于采用的计算方法或认识的不同。计算出的节水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滴灌灌溉方式对木薯生长性状的影响,设置了5个不同的滴灌灌溉处理方式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对木薯不同生育阶段的生长性状影响明显,适当的灌水对木薯的株高生长、茎粗变大、绿叶数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