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丙烯酸类单体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丙烯酸类单体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归纳分类,主要介绍了对水性聚氨酯膜改性的接枝改性法及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改性的物理共混法、嵌段共聚法、核-壳乳液共聚法和互穿聚合物网络聚合法.  相似文献   

2.
文中介绍了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物理共混,交联共混,互穿网络乳液聚合,核一壳乳液聚合及乳液共聚法。同时从交联改性,有机硅改性,氟改性,纳米改性,环氧树脂改性等5个方面对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乳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相互改性乳液的研究进展。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的方法包括物理共混法、化学共聚的单组分法与双组分法以及聚氨酯固化剂改性法,改性乳液涂膜的力学性能和柔韧性明显提高。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乳液的方法包括物理共混法和化学共聚的直接改性法、间接改性法,改性乳液的固含量提高,涂膜的硬度、耐水性、耐化学品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共混、交联共混、复合乳液共聚、核/壳结构乳液共聚法及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法等,同时从无机纳米粒子改性、氟改性、有机硅改性和环氧树脂(EP)改性等方面对改性PUA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有机硅改性VAc/BA/AA共聚乳液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有机硅改性 VAc/BA/AA共聚乳液胶粘剂的合成工艺 ,讨论了预乳化工艺、乳化剂体系、PVC及改性共聚单体对粘接强度、耐水性等乳液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通过采用预乳化工艺、适宜的乳化剂体系和 PVA,引入有机硅、BA、AA等单体对 PVAc乳液进行共聚改性 ,可以合成综合性能优异的乳液胶粘剂  相似文献   

6.
聚硅氧烷改性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共混和共聚两种改性方法制备了不同聚硅氧烷含量的苯乙烯一丙烯酸丁酯(ST-BA)共聚乳液,测定了改性ST-BA乳液膜的表面性能、吸水率及力学性能,并用SEM对膜断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与共混改性相比,共聚改性ST-BA乳液膜具有互穿网络结构,从而明显抑制了聚硅氧烷向膜表面的迁移以及两相间的相分离过程,提高了改性ST-BA乳液膜的耐水性及耐污染性。共聚改性ST-BA乳液膜中聚硅氧烷含量在10%~15%,改性效果明显,而对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聚硅氧烷改性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共混和共聚两种改性方法制备了不同聚硅氧烷含量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St-BA)共聚乳液,测定了改性St-BA乳液膜的表面性能,吸水率及力学性能,并用SEM对膜断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与共混改性相比,共聚改性St-BA乳液膜具有互穿网络结构,从而明显抑了聚硅氧烷向膜表面的迁移以及两相间的相分离过程,提高了改性St-BA乳液膜的耐水性及耐污染性,共聚改性St-BA乳液膜中聚硅氧烷含量在  相似文献   

8.
醋-丙共聚乳液胶粘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雁  郑海涛  安卫兵 《辽宁化工》2009,38(10):698-700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对改性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具体考察了聚合方式、单体配比、功能单体、乳化剂、引发剂、聚合温度、保护胶体等因素对乳液胶粘剂制备及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所合成乳液胶粘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当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丁酯的比例为1∶1时,共聚乳液具有最佳的粘接性能。功能性单体丙烯酸的加入可显著提高乳液的内聚力。聚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乳化剂的用量3%~5%,引发剂用量1%~3%,温度80℃。该工艺得到的改性醋-丙共聚乳液粒径分布均匀,机械稳定性好,并具有良好的纸塑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9.
共聚型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组成与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醋酸乙烯酯与其它烯类单体共聚,制备出一种新型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不仅解决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耐水性、抗冻性差的问题,而且满足环保要求。实验过程中利用TEM、DSC、旋转粘度计等测试方法分析讨论了共聚改性过程中乳液的组成对乳液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乳液)的特性,从共聚、共混、互穿网络、添加助剂等方法介绍了VAE乳液的改性技术。同时,概括了VAE乳液在胶粘剂、可再分散性乳胶粉、防水涂料、复膜胶以及建筑建材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对VAE乳液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孝行  陈少平  林超强  伍仁强 《应用化工》2010,39(2):213-216,225
以丙烯酰胺(AM)、苯乙烯(ST)、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为原料,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高固含量的AM-ST-DADMAC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总质量分数和三种单体质量配比对转化率和AM-ST-DAD-MAC共聚物无皂乳液动力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DADMAC的配比是影响AM-ST-DADMAC共聚物乳液固含量的主要因素。较佳的工艺条件为m(AM)∶m(ST)∶m(DADMAC)=5∶2∶3,单体总质量分数为63%,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5%,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 h。在该反应条件下,目标聚合物的产率可达89.9%,DADMAC的转化率为71.5%,乳胶粒表面电荷量是1.405 mmol/g,乳液的动力粘度是76 mPa.s。  相似文献   

12.
VAc—BA—MMA 三元共聚乳液的研制及其耐化学腐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 VAc-BA-MMA 三元共聚乳液的制备和产品性能,讨论了 MMA 不同含量对共聚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烯丙基-联苯醚的合成及其共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非离子型疏水单体烯丙基-联苯醚(ABE),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表征了单体的结构,并分别用乳液法和溶液法合成了ABE-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三元共聚物。溶液法合成的共聚物为细小颗粒,平均粒径为900 nm左右,比表面积为14.93 m2/g,水溶性较差;而乳液法制备的共聚物水溶性较好,特性黏数大,达37.69 dL/g,耐热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4.
潘珊珊  张玉红  何培新 《粘接》2011,32(2):49-52
在不加入任何传统乳化剂的情况下,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表面活性功能单体(surfmer),作用于乙酸乙烯酯(VAc)与丙烯酸丁酯(BA)的共聚乳化体系中,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P(VAc/BA/AMPS)三元无皂乳液,该乳化体系在聚合以及贮存过程中都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考查了单体配比、AMPS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单体配比为mVAc:mBA=8:2,AMPS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0%,引发剂过硫酸钾(KPS)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6%,反应温度为80℃。所制得的乳液粒径约为144nm,且单分散性好,固含量在42%以上。  相似文献   

15.
VAc-BA-AA三元乳液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 (NH4) 2 S2 O8-Na2 SO3氧化还原体系引发醋酸乙烯 (VAc) -丙烯酸丁酯 (BA) -丙烯酸 (AA)三元乳液共聚合 ,研究了引发剂、乳化剂、聚合反应条件对聚合转化率 ,乳液粘度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体系动力学与经典 Smith-Ewart的乳液合理论不一致。反应速率 (Rp)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乳液的稳定性受乳化剂浓度的影响。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丙烯酸的浓度对三元共聚乳液的稳定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VTMS/MMA/St三元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含有机硅氧烷的三元共聚物乳液;研究了单体配比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并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测试了共聚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中成功地引入丁有机硅链节.聚合过程中部分硅氧烷部分发生水解,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温度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7.
高速卷烟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建华  赵斌 《江苏化工》1998,26(1):15-17
研究了以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三元共聚体系合成高速卷烟胶;讨论了聚乙烯醇、共聚单体、温度、乳化剂对卷烟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丙烯腈乳液共聚物与PVC共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乳液共聚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得到耐热PVC共混物,研究了共聚物组分含量对PV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流变性的影响,用热分析法以及维卡软化点测定仪对共混物的耐热性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共混物的微观结构与形态。  相似文献   

19.
It was studied how to localize carboxyl groups at the particle surface in a preparation of styrene (S)/butyl acrylate (BA)/methacrylic acid (MAA) polymer emulsion. The relative distribution of carboxyl groups in the emulsion was determined by conduct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in serum, at surface, and inside particle. By seeded (two-stag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at S–BA–MAA terpolymer emulsion was first prepared at low pH and then second stage polymerization of S–BA was continued at high pH, S/BA/MAA polymer emulsion particles in which carboxyl groups are localized predominantly at the surface could be prepared.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work deals with the preparation of magnetic acrylate terpolymer nanocomposite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is nanocomposite was applied for the removal of diesel oil from artificial seawater by magnetic separation. Magnetic terpolymer nano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a,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were measured by the Brunauer–Emmett–Teller (BET) method. Contact angle (CA) measurement showed superhydrophobic properties of magnetic acrylate nanocomposite. Kinetics and isotherm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oil sorption fits the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and the Langmuir isotherm. Magnetic acrylate terpolymer can be regenerated for six cy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