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严巍  王思静  折建荣  刘鹏 《建筑学报》2022,(S2):189-194
针对于先前大多以“自上而下”视角开展海防研究的局限,以闽东海防典型聚落石兰村为例,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针对其“防御性”特征开展研究判读。借助古文献阅读、历史地图转译、田野调查等方法,在梳理闽东海防聚落历史背景和防御思想基础上,从“硬”性的空间防御特征和“软”性的精神防御构成两个方面进行层次化解析,揭示了闽东海防聚落营建中的防御智慧。力图通过整体性、层次化的研究路径构建基于“防御”视角下的海防聚落认知与研究方法。在解析其防御空间的深层内涵进而凝聚地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其“防御性”智慧中规划与营建理念对于启示当今安居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乡村住居环境景观空间的消解和认知表达途径缺失的困境,通过情景、逻辑和构造3种图式以及概念化表达,对景观空间的情景体验、空间感知、秩序构想进行辩证思考。构建景观空间多尺度辩证逻辑层级体系,于大小嵌套空间单元中进行"形势"转换和图式跃迁表达。以闽东地区庄寨为例,从十尺、百尺到千尺3个维度对庄寨多尺度景观空间营造进行图式与尺度规律解析。此外,动态身体时空位移的景观空间感知叠加和静态过白视口进行观景的历时性情景叠加,构成庄寨的2种观景路径。立足于地域,通过空间图式解析景观营建与人文内涵,为乡土建筑及多尺度人文空间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新的视角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永泰庄寨属于闽东地域性风土建筑,其格局衍化和营建过程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与层次,呈现出圈层扩张、逐步完善的特点。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研究永泰县境内庄、寨、厝在空间布局、梁架结构、装饰工艺等方面的共性特征,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永泰庄寨的价值与特征。永泰庄寨具有中轴对称的合院形制、以正厅为核心的单中心布局模式以及典型的穿斗梁架结构等特征。在选址、垒石夯土围护墙的兴起、角楼与跑马道的运用,防御性建筑构造的不断创新等方面则充分展示出永泰庄寨的防御智慧。  相似文献   

4.
永泰县位于福州西南部,现存的庄寨是福建地域性民居代表之一。基此,以永泰县聚星庄寨为例,从文化旅游背景探究闽东地域性建筑在当今时代发展中的保护和更新方式。首先剖析了聚星庄寨传统民居现状及其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继而阐述聚星庄寨微介入式更新保护策略,即在现状基础上深入挖掘该庄寨的文化特色与价值,带动庄寨的经济新发展,在保护中更新,在更新中保护。  相似文献   

5.
豫北地处中原,建筑营造历史悠久,民居作为建筑营造的起源凝聚了豫北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聚焦于豫北民居的成熟定型期-明清时期研究,以寨卜昌为例,通过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等方法,从自然与人文角度分析总结得到营建特点,希望为今后整个豫北民居的研究、修复与重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福建传统防御性民居以土堡,土楼和庄寨为代表,其中土堡与庄寨具有相似的平面空间构成,需要探析其平面构成与演变的异同。该文在梳理福建防御性建筑类型的基础上,以三明土堡和永泰庄寨为研究对象,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分析防御与居住两个部分的平面构成要素,根据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对二者平面分类。在区分土堡和庄寨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总结防御部分的空间类型,绘制居住部分合院的平面类型与演变路径,探析土堡和庄寨两者间演变的异同,总结福建传统防御性民居的空间构成原理,以找到福建传统防御性民居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7.
豫北地处中原,建筑营造历史悠久,民居作为建筑营造的起源凝聚了豫北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聚焦于豫北民居的成熟定型期 - 明清时期研究,以寨卜昌为例,通过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等方法,从自然与人文角度分析总结得到营建特点,希望为今后整个豫北民居的研究、修复与重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风景营建传统的当代价值发掘为核心,从“人文—空间”一体化的视角阐述风景营建传统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人文”与“空间”互动的空间范围、功能区划和空间层级,并结合福建永泰县月洲村的风景实践特征解析,从保护、规划、研究等方面提出传承策略,旨在为当前乡村风景营建提供新视角。研究表明,古人在“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中,始终将聚落与自然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在遵从空间活动特征的基础上,构架“四望—生态”“近村—生产”“聚落—生活”的风景层级,实现人文与自然系统的融合。当代传承应跨越社会形态的认识束缚,从科学体系上弘扬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魏秦 《华中建筑》2010,28(7):47-49
该文通过分析建筑对各种气候因素的控制手段,进一步总结了地区建筑在聚落形态、选址、形态布局与构造形态对气候的应对策略,提出遵循气候的设计原则,结合现代的环境技术作出理性选择,才是寻求地区文化根源与延续文脉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实地调研和地方志研究为基础,从防御性角度对屯堡聚落和民居进行了历时性分析与梳理,指出防御性是安顺屯堡最显著的地域特征,其发展始终伴随着自上而下的制度影响与自下而上的积极应答:屯堡聚落创立于明朝军屯制度,严密的军事编制和组织,使屯堡聚落网络状分布密集;清以后虽由军转为民,防御性仍然不断地强化、升级。  相似文献   

11.
清真寺作为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公共建筑,在独特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下,形成了兼顾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的营建智慧。本文选取我国丝路沿线3座典型的清真寺建筑,系统梳理空间特征、结构体系、材料构造等,总结保温隔热、采光通风等方面的绿色营建技术,利用软件模拟进行量化分析,为实现传统营建技术的现代化转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受地貌气候类型等条件的影响,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山地聚落形成了独特的聚落空间形态。文章结合实地调研,以蓟州山地聚落为例,进行选址高程采样和综合分析比较,从聚落的生成发展过程即"主观选择—被动适应—主动利用"三个层面,结合地势、地貌、气候、资源、空间等多方面因素,对北方寒冷地区山地聚落营建中的生态智慧进行分类解析,以期寻求一种适宜的建设策略来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指导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山地聚落的营建方向。  相似文献   

13.
黔中安顺本寨作为屯堡建筑集团中典型的军事防御聚落,以大院建筑单元最能体现军屯文化的防御空间营造智慧.本文通过梳理本寨基本概况和防御层级构成、大院建筑基本特征,依次从外部防御、平面设防和精神防御三个层面总结大院建筑单元的特有防御策略,延续传统地域建筑的防御智慧.  相似文献   

14.
石勇美  罗力兵  陈晴  王先华 《城市建筑》2022,(17):168-170+179
本文以实地调研、当地居民访谈、文献资料为依据,对苗王城的历史进行梳理,分析苗王城产生的历史背景。以村落建筑为切入点,从区域、村落外围和村落内部三个层级,由外到内分析苗王城防御体系。重点以苗疆边墙、军事防御建筑群、自然防御、人工防御、街巷、寨门、单体建筑等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类型建筑的功能分析苗王城的防御特征,为苗族传统村落和民居的防御性和有效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民族村寨建筑的视角,调研桂北三江高定侗寨,首先分析了村寨民居建筑现状、发展及主要公共建筑情况;其次从建筑形成的居住组团、村寨沿山界面以及建筑与村寨整体空间形成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最后从人居环境角度得出村寨总体环境氛围呈现出的和谐状态,值得城乡规划与建设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并要求树立"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重要的基础。这对于今天的建设事业来说,就是要树立对中国民族建筑即中华传统建筑的文化自信,提升并深入发掘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首先是真正保护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把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精神文脉融入现代化城乡规划建设和建筑创作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同时,大力促进中国特色建筑教育改革,培养懂国情的新一代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7.
冉秦川  徐桐 《住区》2021,(3):6-14
宗祠作为传统聚落的宗法社会结构权利合法性的象征,其在色彩象征意义与文化结构中的地位对应.本文选择的闽中地区(永泰同安镇同安村)民族迁徙的历史强化了上述宗祠在社区结构中的象征性意义,故以同安村传统建筑色彩要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以祠堂色彩要素为核心.在空间维度解析传统建筑色彩特征,其中具体分为自然色彩、建筑色彩、装饰色...  相似文献   

18.
张伟  李柔锋  陈洁 《四川建筑》2014,(3):78-79,83
嘉绒藏族地区是川西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理县、马尔康、北川、小金等地,是藏、汉、羌三个民族汇聚之处,同时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这一地区的建筑又区别于其他藏族建筑而独具特色。文章以木堆藏寨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探索嘉绒藏寨建筑空间,为民族地区乡土建筑保护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空间是村民生产和生活的集合,它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也是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作用的结果。本文以萝卜寨为例,从村落形成环境、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建筑布局特色三个方面建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认知分析方法,解读羌族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取岭南传统建筑中的三间两廊形式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实地测量,获取室内外的风速、温度、湿度等数据,梳理分析三间两廊中的热环境情况;同时对案例进行风、热压的模拟,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室内的通风情况。综合实测数据和模拟结果,提炼出适应湿热气候的传统绿色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