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气候适应性对于寒地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以充分利用有利气候元素、规避不利气候元素从而实现建筑、环境与人的平衡关系为出发点,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探讨寒地建筑中庭空间形态设计中布局趋光、体形控温、空间紧凑和热稳阻尼的适寒策略.  相似文献   

2.
对寒地建筑表皮的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通过采用适宜的墙体蓄热材料及新型墙体保温系统、双层幕墙及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可以增强建筑表皮的气候适应性,减少由于北方严寒地区气候条件造成的建筑能耗,对建设节约型校园和发展绿色建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建筑、环境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寒冷地区,地域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人的行为习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整体环境。体育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其使用功能、建筑形态、空间性能和应用技术与众不同。本文以寒地体育场馆为研究对象,将调查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从功能适需、形态适地、空间适候、技术适宜4个方面,通过对国内外案例的综合分析,探索寒地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策略。旨在使寒地体育场馆与当地的地域环境有机结合,实现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4.
寒地村镇住宅屋顶设计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村镇住宅屋顶在整体住宅建筑造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文章分析了寒冷地区村镇住宅屋顶适应性问题,提出了屋顶技术形式与气候的互适反射,针对寒地村镇住宅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适宜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真正的绿色建筑是根植于当地具体的气候环境而展开的,寒冷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特征使得该地区绿色建筑不能照搬一般常用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而应该针对寒冷地区严酷的气候环境进行适应性设计。本文探讨了寒地气候环境与寒地绿色建筑设计应变的关联机制并结合设计实践,从形态、空间、表皮三个层面,构建了寒地绿色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对建筑节能减碳以及室内舒适性的提升均有着积极的作用,因而也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而自然界中的生物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适应性策略,这对于提升建筑表皮性能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因此,仿生学能够为气候适应性表皮的设计带来新的切入点。基于仿生学的建筑表皮设计的核心还是在于对自然界中的相关策略进行转化设计,而对自然案例和表皮案例从仿生角度进行分类能够有助于更有效率地寻找相关策略,从形态、结构、材料、行为和系统仿生五个方面进行分类是当前较为全面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7.
拟态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适应行为,是生物为繁衍生息通过自身机能的进化实现对环境适应的自觉应变。建筑拟态是借助对自然形态的形成规律的模仿,实现建筑对环境的自觉应变。应变体现的是建筑在自然环境的作用力下自主塑形的过程。文章探讨了寒地建筑拟态应变的适应性设计策略,从地貌特征的静态摹写、地质变迁的动态还原与地脉信息的地域性表达三个层面,建构了基于地貌特征的寒地建筑拟态应变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然与设计相结合的角度,在场地规划布局阶段,针对寒冷地区建筑所处的具体环境气候特征,从场地气候资源:太阳辐射、日光、风、空气温度、水等自然因素分析,将自然力量的作用和气候资源的潜能发挥到最大程度,在满足人类舒适度的前提下降低对自然能源的消耗,给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巍  郑馨 《门窗》2013,(6):215+218
本文通过论述影响寒地建筑形态的气候因素,对于寒地建筑形态的设计进行了思考,强调树立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观念。  相似文献   

10.
建筑作为一个开放的热力学系统,气候是系统外部的重要环境,建筑需要不断地与环境进行能量的流动和交换.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包括对外部气候的适应以及积极利用气候中的可再生能源两部分.文章将建筑中的能量流通结构分为3类,即能量捕获、能量协同和能量调控,并分别对应界面形态、空间形态和技术形态等3个方面的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寒地气候影响下的建筑形态创作为切入点,分析消隐设计之于寒地建筑的目的与意义,进而提出了寒地建筑形态消隐设计的方法,同时对寒地建筑形态消隐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能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晋 《华中建筑》2014,(8):79-83
绿色建筑是要通过转变建筑设计观念和建构方法来实现,使建筑设计从以往的以"形态—功能"为单一目标,转变为以"形态—功能"和"环境—资源"并重的双重目标。这一过程将更加强调回归建筑本身与气候的自然调节,在绿色建筑所包含的诸多要素之中,气候适应性是基本要素之一。绿色建筑是在气候适应性的基础上的建筑技术、节能与健康的三者统一,分别代表着基于地域气候的建筑技术的正确选择与运用;环境目标的实现;人居环境目标的三方面统一,并结合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两个体育馆建筑设计实践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国土面积广阔,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大部分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区属于典型的严寒地区,这些地区内的城市都是较为典型的寒地城市,其共同特点是拥有四季分明的大陆性气候和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地域气候特征对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更对人居环境规划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充分考虑气候环境特点,深入分析和研究寒地城市空间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是促进严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寒地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环境的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出现和发展。居住功能和商业功能综合为一体的底商式高层住宅也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发展趋势。而我国北方寒地城市具有冬季时间长、极端温度低等气候特征,对底商式高层住宅的舒适性和便捷性造成很大影响。作者对现阶段寒地城市底商式高层住宅的设计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基于此展开对寒地底商式高层住宅趋阳避寒功能布局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气候适应性角度对住宅小区设计进行分析,从对生态的关注为出发点,对住宅小区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进行研究。联系气候条件,从风、光、热环境对住宅小区总体规划、建筑单体的影响等方面做出论述,希望得出促进住宅小区营建可操作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厦门嘉庚建筑是闽南建筑文化的创造性杰作,其建筑中蕴含着许多适应厦门湿热气候的建造经验。本文从校园选址布局、建筑空间特征、材料及构造三个方面分析厦门嘉庚建筑中采用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总结适应当地气候的建筑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5个典型城市的气候条件为例,提出住宅建筑气候适应性优化设计流程。基于Grasshopper参数化性能分析平台,和Ladybug/Honeybee环境分析插件,以热环境舒适度模型、建筑能耗模型和建筑生命周期成本模型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分析。发现哈尔滨和北京气候条件下,住宅建筑应选择nZEB'(权衡最优)设计参数,而上海、昆明和深圳气候条件下,C-O(成本效益最优)解决方案比nZEB(节能最优)解决方案的综合效益更好。基于参数化性能模拟的多目标优化可以有效辅助住宅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建筑》2018,(6)
作为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界面,建筑表皮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已成为合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的新趋势。文章以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为切入点,在阐述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和调控系统,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出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设计路线,以期对其在表皮组件和调控方式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是绿色建筑发展的目标。岭南地区“夏季湿热时间长、雨水多、冬季暖润温和”的气候特征,造成了建筑能耗持续时间长、费用高,给建筑绿色低碳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结合岭南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建筑风格,从建筑的形态布局、建筑被动化设计策略及空调使用行为等方面对建筑的能耗影响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0.
舒欣 《建筑师》2018,(6):112-117
气候适应性设计是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以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为切入点,在阐述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其独特的表皮组件和调控系统。从而归纳出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设计模式,对其在表皮设计策略、表皮组件运用以及调控方式等方面在设计过程中四个阶段的应用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