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S油田目标井组水驱期间油井采出程度差异大的问题,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影响采出程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筛选出影响采出程度的主要因素为油井产水量、油井有效厚度、主力层地层系数。通过拟合得到油井水驱采出程度的经验公式。利用所得经验公式对目标井组相邻油井进行了采出程度预测,计算出的采出程度与实际值较为接近,精确度为0.96。研究成果为预测海上层状油藏油井水驱采出程度提供了有效途径,为油田后续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秦皇岛32-6油田为研究对象,结合海上稠油砂岩油藏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对采出程度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建立了秦皇岛32-6油田采出程度随井距、原油粘度、提液时机、油层厚度、采油速度和纵向渗透率非均质性变化的数值模型。通过对比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可知,不同条件下采出程度的主控因素不同。其中,井距对采出程度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地层原油粘度和纵向渗透率非均质性,而提液时机、油层厚度和采油速度的影响较小。此外,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无因次化,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不同地质、流体物性、开发等因素表征采出程度的关系式,更直观地表现了不同因素变化对采出程度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根据双河油田Ⅴ下层系油藏特征建立非均质模型,得到不同模型剩余油分布模式;分析不同地质、开发条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注采井组生产井综合含水率达到95%时,采出程度、剩余油非均质程度与不同因素(提液速度、井距、平面渗透率级差、地层倾角、油层厚度)的关系式。分别应用回归公式和数值模拟对双河油田五点井网的采出程度、剩余油非均质程度进行计算,二者结果误差均小于10%。综合运用回归公式定量描述剩余油及井组剩余油分布模式对今后实际油田注采井组单元后期开发调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稠油油藏注弱凝胶调驱效果的主控因素,定量预测和评价不同矿场条件的弱凝胶调驱采出程度及其增加幅度,以渤海N稠油油藏典型参数为原型,建立数模井组模型,运用正交试验法设计水驱、弱凝胶调驱试验各25组,对影响弱凝胶调驱效果参数进行了多因素交互分析,得到了影响采出程度增加幅度的4个主控因素及其排序,并通过一元和多元非线性回归,得到注弱凝胶采出程度及其增加幅度的多因素预测模型。利用该预测模型对3个井组弱凝胶调驱矿场试验进行了实例计算,预测误差在10%以内,吻合度较高。该研究成果对稠油油藏弱凝胶调驱方案的设计和调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区块整体调剖调剖剂用量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油田现场对区块整体调剖优化设计的需要,研究了一套简单、快速的调剖剂用量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以井组数值模拟为基础建立调剖剂用量优选模型,调剖剂用量的多少主要考虑调剖目的、渗透率变异系数、油井含水、采出程度、油层厚度、注水井日注水量、区块相对渗透率曲线、原油粘度、Kv/Kh和调剖剂的残余阻力系数等影响调剖效果的主要因素,采用该技术对辽河油田锦16块第三层系进行了整体调剖优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增洞降  相似文献   

6.
高含水期采出程度是编制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直接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评价。因此,采出程度预测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进入高含水期开发的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有7口密闭取心井,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用6口密闭取心井的资料研究了对采出程度影响显著的参数并确定了各参数与采出程度的定量关系式;用另外1口密闭取心井的资料,根据确定的采出程度定量关系式计算该井的采出程度,计算出的采出程度与实际采出程度比较接近,一类油层采出程度的精度为77.65%,二类油层为94.30%,三类油层为90.95%,达到了精度的要求。该方法为预测非取心井采出程度提供了有效途径,为油田开发方案调整、措施井层优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上部分油田注水后存在吸水能力下降、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等问题,从注水量的合理性、注入水的利用率、井组内注入效果等方面对海上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了海上油田的合理油水井数比、合理的存水率及井组内注水的有效利用等问题,得到了海上油田注水的效果评价方法,应用此方法对海上LD油田进行了注水效果评价,找到了此油田存在的注水量不足、存水率偏低、部分井组存在注水水窜问题,并提出了下步注水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调剖措施效果参差不齐、油藏适应性分析仅局限于室内实验结果等问题,依据海上油田大量井组调剖措施矿场数据,在对各主要影响指标数据处理基础上,运用综合效果评价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影响海上油田调剖措施效果的主要因素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正韵律油藏调剖措施效果优于反韵律油藏;油藏平均渗透率为2000×10^-3~3500×10^-3μm^2,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3~0.5,油藏综合含水为60%~80%,采出程度为0.45~0.60,吸水剖面变异系数为0.3~0.7时,调剖效果均较好;调剖措施实施2轮次时,调剖效果最好,之后效果逐渐变差。该研究为下一步海上油田进行调剖措施的优化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油田开发动态指标多步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时了解单井、井组及区块开发状况,需要对油田各类动态指标作准确而快速的短期预测。油田生产数据一般都是非线性的小样本时间序列,而且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常复杂的。根据单变量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思想,在选取模型参数的时候综合考虑了油田的实际适用性,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时间序列多步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针对江苏陈堡油田某单井月度含水率的时间序列,分别在含水率低、中、高等不同时期进行了多步预测,一步预测有很高的精度,5步范围内绝对误差不超过10%。对江苏陈堡油田老井月度产油量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多步预测,在峰谷处相对误差较大,而峰谷之间预测较好。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多步预测效果,能够准确而快速地短期预测油田开发动态指标值。  相似文献   

10.
安塞油田重复压裂选井选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了提高安塞油田重复压裂的效果,进行了选井选层的深入研究。通过对安塞油田以往重复压裂效果的分析,挑选出对重复压裂效果影响明显的参数作为安塞油田重复压裂选井选层样本库参数,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各样本库参数的评价方法,进而最终建立了安塞油田重复压裂选井选层样本库。最后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多因素非线性生产统计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分析了安塞油田重复压裂选井选层样本库,并对3种分析结果取交集确定最优井层。通过测试样本检验,所用方法的选井选层结果与实际增产效果结果符合较好。该方法能为安塞油田下一步的重复压裂选井选层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陆上油田钻井学习曲线模型仅考虑了井深的影响,对于海上油田复杂定向井井型不适用。通过分析研究钻井工期的影响因素,引入了定向井难度系数,对陆上油田钻井学习曲线进行了修正,并推荐了渤海及南海东部油田定向井难度系数对钻井工期影响的修正系数,建立了海上油田钻井学习曲线模型。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可为海上油田钻井工期设计和进度安排以及钻井作业费用的精确预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海上高含水油田群液量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上油田群联合开发涉及因素众多,高含水阶段往往因受到生产设施能力的约束而难以发挥最大产能,因此基于现有设施能力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最大产油量和最少产水量是这类油田群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通过综合考虑海上油田群生产各环节,基于广适水驱特征曲线建立了油田群单井液量优化模型,通过惩罚函数法求解得到单井最优日产液量,实现了油田群级别的单井液量优化。应用实例计算表明,液量优化后油田群的年产油量得到显著增加,含水率明显下降,降水增油效果显著,同时实现了油田群各生产因素对原油产量影响的定量表征。该方法基于平台-井筒-油藏一体化统筹考虑,所需数据简单易取,计算结果可靠,现场实施方便,具有投入低、收益高的优点,在海上油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河流相稠油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受原油黏度大、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系统复杂等制约,低产低效井井数占比逐年增加。为了改善海上油田开发效果和实现降本增效,以N油田09砂体为例,开展海上河流相稠油油田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措施分析。结果表明,09砂体低产低效井成因可细分为储层物性差、采出程度高和工艺出砂三种类型;影响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措施的因素除了成因外,还有剩余油分布、井型、油柱高度、水平段长度等因素;在综合各因素的基础上,针对09砂体每一类低产低效井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其研究成果应用于N油田低产低效井的综合治理,增加产能400 m3/d,提高采收率约0.2%,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老井重复压裂优化选井、选层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兴强 《特种油气藏》2005,12(4):74-75,82,i0012
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结合红岗油田30多年的开发经验确定了目前开发阶段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并依据母样本的实际数据,建立了一套多因素非线性计算模型,以达到优化选井、选层的目的.该套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系统地认识油田储采比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对储采比与开发时间、采出程度、油田稳产及储量替代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储量较为稳定的油田,在双对数坐标下,储采比与开发时间和采出程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储量和产量变化较大的油田相关性较差。据统计的国内外50个油(区)田稳产期末储采比看,平均储采比为8.5,近几年我国储采比在16以上,储量替代率在1.0以上,稳产基础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前聚合物驱的注聚体系参数主要是根据油层有效渗透率进行设计,存在一定偏差。通过建立单层注采井线性流模型,根据达西定律计算单层井组平均渗透率,再将各小层渗透率用有效厚度加权平均,同时考虑纵向上各小层的连通方向数得到井组综合渗透率。该渗透率计算方法在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注聚参数设计中应用,更准确地表征了以注入井为中心的井组综合渗流能力,为准确设计井组注聚参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优化了注聚参数与油层的匹配性,改善了聚驱驱替效果。  相似文献   

17.
精细油藏动态分析的研究尺度已经达到井组级别。经典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侧重整体研究,对井组尺度的研究精度和灵活性不足。为了精细分析井组尺度的开发指标,基于流管法建立了水平井组开发指标预测模型。通过流管渗透率、流管体积和流管长度描述了井间非均质性、井控储量、井距等关键参数。基于Buckley-Leverett水驱油理论,对流管法模型进行了求解。模型应用结果表明:(1)对比模型计算结果和ECLIPSE模型计算结果,两者误差小于5%,证实了模型计算的准确性;(2)以井组地质油藏和生产数据为输入数据,求取的开发曲线可作为井组开发的理论曲线,实际井组的开发曲线与理论曲线偏差较大的井组,意味着地质油藏认识与油藏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需要修正认识。该模型对加深地质油藏认识,指导油田生产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多因素随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藏工程基本理论为基础,从油田产量递减的基本规律入手,提出了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开发指标因素的多因素随机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以往计算参数单一、对指标变化不敏感的缺点,实践证明,该模型应用效果较好,能够真正反映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扩大聚合物驱工业化应用规模 ,在聚合物驱一次潜力评价的区块中优选出双河油田北块Ⅳ 1— 4层系。利用理想井组模型进行水驱历史拟合及聚合物驱潜力预测的结果表明 ,采用能反映区块纵向非均质性的井组地质模型拟合全区综合含水率、采出程度来预测区块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潜力的方法是可行且可靠的 ,基本能反映聚合物驱潜力。与利用常规筛选标准进行潜力预测相比 ,利用理想井组模型进行聚合物驱潜力预测方法可以定量预测聚合物驱油效果。经计算 ,双河北块Ⅳ 1— 4层系聚合物驱可提高采收率 10 90 % ,增加可采储量 12 0× 10 4 t。  相似文献   

20.
逻辑斯谛模型在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逻辑斯谛模型是一个属于增长类型的模型,经过简单的推导得到了开发时间、原始储量、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以及采出程度与开发时间之间的关系。矿场实例运用表明:该模型计算简单、预测精度较高,可作为油田制定中、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