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从拉丁美洲的地域建筑理论入手,阐述其现代建筑个性创造中的批判地域主义和适度现代性观点;并通过混凝土巴洛克、民族色彩构成和机械化意象论述了拉美建筑个性的3方面基本特征;最后,提出发展中国家建筑自觉现代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李婷婷 《世界建筑》2010,(12):122-127
本文通过上海新天地和田子坊案例的定性比较,对批判地域主义进行理论层面的反思,认为社会背景的变化是批判地域主义理论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反性地域实践的理论可能性,并进行理论层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进入存量时代后,伴随着城市发展更加关注人本价值,以及空间更新与社会治理趋向于协同发展,探讨如何在微更新过程中更好地向公众赋权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实践价值.文章旨在通过对北京双井街道微更新实践案例的总结论述,挖掘城市微更新过程中,新型的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增强现实技术工具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上对公众赋权的途径.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5.
言语  徐磊青  谭峥 《风景园林》2018,25(4):25-33
从空间修复与微更新视角,将公共性理论、行动主义理论结合并融入学科自主性的讨论之中,从行动者网络的角度形成一个公共领域的能动性网络批判性框架,检视与评价社会复愈的著名案例,以期设计行业以此为参考,助力现行国家推行的基层自治、城市双修和社区微更新等空间实践。同时,也系统性地总结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球在地化现实来拓宽学科自主性的可能与范式。  相似文献   

6.
系统梳理上海近十余年大量涌现的以设计促进公共日常生活空间的微更新实践的原因、制度、技术要点和主要挑战.这是存量提质阶段5类城市建设的新工作面;两种城市精细化管理制度起到积极作用;小投入、大改观的关键是使用提升、场所营造、全生命周期设计,以及系统认知和精准干预;需要通过社会设计,才能把空间微更新转变为整合资源,培育社区产...  相似文献   

7.
《新建筑》2020,(4)
道路、桥梁、隧道等线性基础设施空间承载了城市发展所需的物质、能量与人口要素的转运功能,带动了城市的扩张蔓延。在城市化后期,这种原本只为机动性与通达性服务的市政构筑物成为割裂城市空间、制造社会隔离的藩篱。文章回顾了边缘理论及通道空间公共化的经典论述,提出优化通道空间以弥合城市空间裂缝的4个标准,并以此为据分析和评价当下中国建筑实践中边缘弥合的案例,衡量市政设施建设的得失,为后工业化时代基础设施要素向人居空间的持续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老旧社区更新作为重要城市发展与惠民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扩大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具有重大意义。该文以福州苍霞社区为例,在先期调研中针对社区公共空间现状进行摸排,运用多元数据采集社区居民群像特征与社区内公共空间节点的使用频次;同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对社区内现存物质空间进行分析,并生成参数指标,量化分析其构成特征。将社区内公共空间节点实际使用数据与空间句法模型参数指标做匹配度分析,制定相对应的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共享建筑的背景下,通过对校园的观察与调研,原始石大校园的共享空间一直处于一种"表面"共享的状态,高校的公共空间未能被充分利用;教师、学生、外来人员休憩、生活在其间,但他们和公共空间没有真正发生共享关系。笔者希望对校园共享空间的营造,阐明共享空间不应只是设计层面的操作,而是对校园中公共空间现状予以多层次回应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其脱下"表面"共享的外衣,成为真正提供学习、交流的共享场所。  相似文献   

10.
李佳敏  杨震 《风景园林》2023,30(8):44-50
[目的]剩余空间是城市存量更新中具有特殊潜力的公共空间,具有数量多、分布泛、规模小、现状杂、效益低等特征,针对其复杂特征,多采用微更新模式进行优化。在实践中普遍面临空间物质性和社会性的耦合问题,从社会设计视角分析城市剩余空间问题本质,反思设计目的、主体、产物和过程的社会性,可提升微更新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效果。[方法/过程]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同时展开思考:在认识论层面,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设计者思考“为谁而设计”“与谁一起设计”和“由谁来设计”,理解在此过程中的价值导向、实践模式和自身角色;在方法论层面,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设计者兼顾具体做法和整体策略,最终探索得出剩余空间微更新从空间设计迈向社会设计的路径。[结果/结论]城市剩余空间问题本质是社会网络不协作,需要依赖社会创新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网络修复。从认识论来说,设计者要围绕为公共利益而设计的价值导向,推动完善与多元参与主体一起设计的实践模式并把握自身作为辅助设计执行者的媒介角色。从方法论来说,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在视野聚焦、方向把握、平台搭建和制度保障方面积极行动:1)关注真实与具体的日常生活;2)以“接近性”为空间设计的标尺;3)多元参与平衡空间利益;4)空间设计同步社会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3个实践项目,体现新媒体艺术对数据的利用和呈现,在这种呈现中形成的从数据到信息再到叙事的逻辑过程,以及这种数据可视化的新媒体艺术,在传播传统文化及地缘性时对大众形成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城市更新下的场景品牌营建关乎城市空间品质与经济效益。老旧街区空间更新由政府主导,力求公众利益最大化。基于在地文化肌理研究,从穿插式短板修补、生态环境修复、人民群众共建共享、艺术人文语言植入等多角度探索城市更新的新路径。以上海市南昌路为例,构建街区更新过程的分析框架,包括文脉基底研究、现状可行性分析、更新内容糅合。同时植入系统性、有组织的社区活动为更新建设创造更多契机,以期寻求南昌路美好街区生活范式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经过改革开放后城市快速扩张时期,上海已逐步进入存量更新的城市建设阶段。在全球城市竞争深化、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如何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切实改善人民日常生活体验等本质问题。聚焦公共性与日常性的公共空间建设也成为上海城市空间转型的路径之一。近几年上海以“全球卓越城市”为愿景,在城市发展思维、空间转型、治理模式等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一批典型项目体现了上海城市在公共性、日常性公共空间建设方面思考与实践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14.
ADEPT建筑事务所与Topotek1事务所最近在丹麦的集镇—奥本罗完成了一个历史城区的改造。在基于当地现状条件完成的公共空间再设计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创造了紧密的联系,通过趣味性的设计手法以及对传统材料的创新使用,使历史悠久的城区中心为公共空间的更新做好了准备。此项目的改造基于历史城区中心的特征、规模及过往经历完成,同时也为街道和广场增添了现代感。为满足城市中各类型公共生活而设计的铺装和城市家具强调了这一新特征。在创造从宏观到细节之间明确关联性的过程中,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历史城区中心的鲜明特点,同时也通过局部细节的处理使不同的公共空间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周榕 《世界建筑》2014,(9):33-35
作为一个在理论和设计两个领域都卓有建树的建筑师,李晓东在其建筑思想和实践方面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在对中国传统空间思想进行深入研析和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李晓东采用强化场域界面、渲染纯一意境、控制建筑尺度、弱化物质表现、淡化形式识别等手段,构建出一系列身份特质鲜明的具有现代中国性的文化结界,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省思性的样本。  相似文献   

16.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公共空间概念正在被瓦解,而新的公共空间范畴还没有被建构,在这一转折时期,大都市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空间状态,如空间分享,就是伴随网络社会而生的空间使用新模式,与这种模式相关的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也不断涌现,如陌生人社会的再凝聚现象、超空间社会与实体空间的相互映射,以及分享作为一个新的空间权力等问题。本文以上海半层书店的社会实践为案例,分析了独立书店这一奇妙的双重角色空间,从空间消费到空间分享转变过程中存在的社会学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小安 《建筑与文化》2009,(11):104-105
城市建筑景观的目的是自然和谐,这是造园的一种审美理想。我们以色彩设计的方式对陶然园建筑外观和园林景观进行设计,要求色彩与自然和谐,与环境相连。通过陶然园项目思考和实践,对建筑景观色彩与空间营造思想进一步探索,归纳出用融入自然环境,形成大气文化氛围,呈现自然野趣的生态,将自然与人文思想在山水之间体现,以水墨如画的空间色彩景观表现出江南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上海进行了大量以老旧住区公共空间为主要对象的更新实践。尽管在实践中,政府和规划师通过加强公众参与来提高更新方案生成过程的民主性,但居民细碎化、不理性的意愿表达反而使规划师陷入处理大量意见矛盾的困境中,这反映出在追求民主化的住区更新过程中高效公平的机制设计有所缺失。以上海3个老旧住区的问卷调查为依据,通过将空间更新措施与更新空间类型进行组合,并让居民对更新措施进行重要性排序,得到能够一定程度上代表居民集体意愿的更新措施列表。基于可能出现的集体意愿的理性缺陷,以实现住区集体福利最大化和公正分配为目标,对上述由居民意愿形成集体决策的机制设计提出修正和补充策略。  相似文献   

19.
旅游型乡村的公共空间微更新,应在旅游相关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现状下,满足村民公共生活的空间需求,从而活态保护聚落人文风貌,深化旅游体验维度.以苏州明月湾村为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量化乡村社会网络模型的结构特征,并结合GIS推导村居公共生活需求的空间分布;同时,收集村内旅游业相关POI数据以明确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的空...  相似文献   

20.
张天洁  侯英裕 《风景园林》2021,28(12):107-111
在世界范围兴起的废弃铁路景观更新热潮中,部分国家政府已认识到空间改造背后还需要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以增进更新过程与结果的包容性。实现该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协作式规划。据第三方组织属性,将协作模式划分为专家引导型、机构引导型和政府引导型3种,结合案例研究,剖析其协作机制及如何在协作中促进包容性。研究发现:1)专家引导型协作模式适用于用地类型多样的市中心地区,易产生空间的多样性;2)机构引导型适用于闲置用地较多的近郊地区,能够为沿线未来发展预留空间;3)政府引导型适用于规划较成熟且建设已成体系的片区,有利于政府管控,使政府能够进行跨片区协作。期望研究结果能为中国废弃铁路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