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香 《建筑与文化》2014,(7):156-157
本文从漫步式体验的角度出发,对波尔图建筑学院进行解读,发现作品演绎着空间的漫步性,通过剖析和解读建筑作品,探讨建筑漫步式体验如何运用在建筑空间要素设计当中以及空间秩序如何有效地被感知,回归到对人的关怀,对人本身的各种知觉感受,经验和记忆的尊重与引导,以期漫步式体验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实现,为当下及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JKMM的建筑作品,体现出新一代芬兰建筑师以当代方法演绎其建筑文化传统并塑造场所与空间体验的特质,表达出强烈的象征性和精神性。他们强调以主观个体之于建筑的体验,敏感回应空间感知、重视经验与记忆的唤起;其运用传统自然和当代的材料,营造空间光影,完成以建筑状态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在内的多感官体验。这些,也正如同JKMM强调的—注重可持续性和对环境的尊重,体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和建筑师社会责任的回应。  相似文献   

3.
正UED:您的设计理念是什么?这在您的改造过程中是如何贯彻的?在您的改造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它与您参与过的其他建筑改造项目有何不同?戚威:我们希望通过当代的设计手段和审美价值更好地保护老建筑,并令老建筑彰显出新的魅力。"对立统一"的设计观在对南京大学戊己庚楼的改造过程中贯彻始终,主要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时间维度上,历史的手工痕迹和现代的工业秩序共  相似文献   

4.
傅筱(获奖)     
获奖理由:他的设计十分注重建筑的开放性以及建筑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注重人在建筑空间中的体验和感受,以此来体现建筑师的责任和担当。其作品都具有清晰的设计概念,并有较高的完成度,在公共建筑的内、外部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公众,反映出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以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现象学的视角对其进行认知和解读。在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的设计中,通过建筑形体的布局,场地的编织来适应和控制这片新的场地;以简明清晰的几何逻辑定位建筑在场地中的角色关系,并成就建筑的个性化呈现;利用自然光影强化建筑的空间秩序,实现使用者对建筑本身的诗意空间体验。探讨在当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建筑师如何坚守自己的建筑创作理念,并在建筑创作实践作品中保持一贯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建筑的时间性来探讨王澍的建筑作品及思想.试图通过他的作品来阐明并称颂建筑在时间和历史中的多种存在方式,以及当我们穿行其间,或是思考、设计、建造它的时候,建筑如何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具体而言。通过这些作品以及他的写作,来表明空间上的秩序是如何组织以达成那些或缓或急的时间序列。设计创作如何在反复深化中逐渐推进,还有,建成作品如何因变化而持久并且表现各异。本文意欲阐明。建筑的创造性有赖于运动,也正是经由运动,人们才能体验到建筑的秩序与美好。  相似文献   

7.
正我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职业建筑师,而是一位装置艺术家,所以我的作品与建筑空间和装置艺术都相关。我作品所探究的主要是如何与人沟通,以及如何让人去看世界。竹迹探索,重庆展馆在重庆,我为德中同行活动设计了一系列展亭。整个构思需要高度符合现代设计语汇,但设计语言又必须来源于自然。展览空间被德国的知名企业和机构所用,作为德国向中国展现自己文化、科技、经济的展示空间。  相似文献   

8.
通过案例分析,挖掘大师设计思想内涵,探讨具现代启示意义的设计方法,推动岭南建筑的创新发展;基于设计学,从体验视角,以现场观察方法、置换植入方式,对北园酒家的地方性体验设计方法深入研究并总结归纳;发现大师作品中蕴含的对广府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创新思想、场所体验设计理念、空间游观表达方法等宝贵经验迄今为止依然具有时代意义,是当代设计师的重要借鉴;空间体验是最直接感受并领悟地方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内涵的设计手段,结合现代建筑体验理论探索岭南传统建筑的传承创新之路,契合时代发展趋向和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9.
高震 《重庆建筑》2023,(4):29-32
疫情给人居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并有可能产生持续的影响,后疫情时代,城市建筑空间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回应这些变化,成为亟须思考的问题。该文以应对后疫情时代三次典型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概念思维为研究基础,探索这一背景下设计的差异和共识。三次作品设计中都考虑了建筑空间适应性和人的多样性功能需求,但思维脉络不尽相同,基准杯作品走“高技派”路线,谷雨杯作品体现建筑空间“大数据智能化”,天作奖作品是“实体空间的强化”。通过对作品概念思维的整理分析,为未来城市建筑空间设计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释了二年级建筑基础设计课程在前期调研阶段通过对学生进行空间认知、空间操作、空间思维和空间体验的训练,促进其后期设计方案的生成,并以独立式小住宅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前期知识的积累并结合自身体验将其有效转化为设计技能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6)
家具与陈设设计是室内设计的延续,是建筑空间的再次规划和创造阶段,对为人类提供良好、优美的活动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室内家具与陈设设计能体现出设计者的审美水平,设计思维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设计流程中,设计者只有将设计思维融入其中,才能设计出出色的作品。文章主要对家具与陈设设计进行分析,明确设计思维教学的关键在于对设计主体思维方式的培养,探究在家具与陈设设计过程中如何培养设计思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诗意地生活"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品质"开始超越"价格"在市场经济中占领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筑空间的体验设计随之应运而生.建筑空间体验设计强调的是体验者的心理活动和情感需求,注重建筑空间和体验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讲究建筑空间的时间、距离、角度等多方位的变幻体验,是情感活动由虚到实的外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建筑装饰设计创造既具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能体现文化内涵,它所传递的是一种附着空间实体之上的艺术审美理念,是人类文明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每一个建筑设计与气候、地域、历史文化等相关,体现各具特色艺术装饰风格的建筑,仿佛是一个个凝固的音符,构筑着自然与城市美丽的乐章。建筑本身深藏的独特性在其内部体量,建筑装饰艺术通过赋予这个空间以确定的外观,而创造了其独有的天地。如何表现建筑主题、表达建筑空间、营造切题的时空氛围和人性化建筑装饰空间,是每一个设计师的建筑艺术修养,建筑装饰设计手法与功力的考验,不可等闲视之,设计师每做一个设计都要应功能、应地、应势、应人、应物,既具功能适用性又体现精神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国内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实践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建筑过分强调绿色建筑的概念与技术,盲目追求绿色建筑的指标,反而忽视了与建筑的整合,缺乏建筑学的价值。文章通过几个项目实践,探索如何在绿色建筑作品中体现技术科学和设计文化的整合,让绿色建筑能回归到建筑设计的本源,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六角鬼丈教授四个设计作品的分析介绍,展示了建筑师注重人的体验和感觉、强调建筑空间、介导艺术精神等等独特的设计思想和作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杰弗里·巴瓦的建筑注重人在空间中的体验,他坚持认为建筑应该结合人的感官被直接体验,不能被随意赋予其他意义。基于此,巴瓦建筑中的结构设计也充满了对技术理性和艺术感性的思考。而在建筑结构中,柱子是最直接影响人的具身感知的部分之一,该文以巴瓦建筑作品中的柱元素设计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剖析、比较等方法,梳理巴瓦建筑中柱元素的发展脉络,分析归纳其4点特征,并进一步解读其柱元素设计对建筑空间的塑造及其对人具身感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设计从环境基地入手,在有限的场地范围内,尊重用地现状,创造适宜的室内外空间,赋予建筑清晰的功能流线,合理的功能布局,做到新建外科大楼既与老院区协调一致又具备先进的流程和现代化设施,创造经济、高效、便捷的就医环境和体验,最大程度体现出医院设计中以人文本、建筑与功能流程相融合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8.
王帅 《四川建筑》2012,32(5):57-60
通过解读卒姆托在瓦尔斯的温泉浴场设计,从建筑体量、材质以及不同空间的联系入手,解析了这个在自然环境中朴素谦和存在的建筑所体现出的丰富性。并试图在卒姆托创造的世界中体验建筑,探寻其在地域性层面的启示,以及从体验中挖掘其独具的精神隐喻。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立医院南院为例,从建筑师、使用者、病患陪护者3个不同的角色,感受、体验医疗建筑,通过对医疗建筑空间尺度的设计,空间氛围的营造以及医疗建筑设计中被忽视的细节三大方面论述,设计体验,体验设计,量化指标,得出对医疗建筑设计的评价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华中建筑》2021,39(6)
双螺旋石拱桥基于2016年"中国·龙泉竹建筑双年展"的举办得以建造。该文基于对双螺旋石拱桥的设计文本阅读、建造考察和场所体验,结合对建筑师葛千涛的多次采访与交流,从形式的生成与空间的营造两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该建筑,试图理出并分析场所、在地性、意象、风格派、解构、建构、材料等诸多关键要素和创作思想在建筑作品中的体现,继而探寻双螺旋石拱桥创作背后的"场所精神,乡土建设"这一竹建筑双年展主题的精神内涵和外延,及设计师"艺术乡建"的创作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