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食用香味物质是化学结构明确的物质,来自化学合成或动植物,通常不直接用于消费.食用香精由食用香味物质、天然香味物质和非香味的食品成分组成,用于食品加香.食品的风味是食品功能属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气味和滋味组成的,带给人的嗅觉和味觉在香、味以及口感等方面的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感受,它对食品的感官功能属性、食品的可接受消费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食品美妙滋味的合理组合和释放不再单单局限于由食品香料和香味添加物构成的食用香精来达到,而是涉及到更多食品风味配料的合理开发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食品添加剂香味料的开发应用汪清泉(广州百花香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370)食品用香料是指用于食品强化香和味的一种添加剂,食品用香精因具有较浓烈的香味成分,所以仅需极小量使用于食品,即能产生令人喜爱的香味效果,因此食品用香精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食...  相似文献   

3.
食用香料香精安全性与国内外法规标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食用香味物质是化学结构明确的物质,来自化学合成或得自动植物.通常它们不直接用于消费.食用香精由食用香味物质、天然香味复合物 (如精油) 和非香味的食品成分 (食材和食品添加剂) 组成,用于食品加香.食用香精配方按使用情况而变,食用香精的安全性取决于其全部组分的安全性.如果食用香精的全部组分均符合法规要求,则其安全性是有保证的.本文对食用香料香精的安全性和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进行了回顾和论述,并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食用香料香精法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4.
香料香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香料香精的发展简史食用香料是一类能使嗅觉器官感受到气味的物质 ,由于有些物质具有刺激味觉器官的能力 ,故常将凡能刺激味觉或嗅觉器官的物质统称为“风味物质”。也有一些称为香料的前驱物质 ,在食品烹调或加工过程中因受热等原因而产生香味 ,就食品添加剂而言 ,食用香料是指能赋予食品香气为主的物质 ,个别食用香料兼有赋予食品特殊滋味的能力。香精是由多种香料 (有时加有一定量的溶剂和其它添加剂 )调配出来的 ,具有一定的香型、可直接用于产品加香的混合物。香料的历史悠久 ,可以追溯到 5 0 0 0年前。黄帝神农氏时代 ,早有采集树…  相似文献   

5.
1 基本概念1 .1 香料香料 (Perfume)亦称香原料 ,是一种能被嗅感嗅出气味和被味感品出香味的物质 ,是用以调制香精的原料。香料的分类为 :香料天然香料 动物性天然香料植物性天然香料人造香料 单离香料合成香料1 .2 香精香精 (PerfumeCompound)亦称调合香料 ,是由人工调配出来的多种香料的混合体 ,香精具有一定的香型 ,如玫瑰香精、茉莉香精、薄荷香精、菠萝香精、柠檬香精等。1 .3 香的本质香气和香味都是芳香成分的质与量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客观存在 ,香原料和香精所含芳香成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是物质内容 ,而香…  相似文献   

6.
《中外食品工业》2006,(4):62-62
简介 关于香料的定义:香料是能够让食品/烟草等具有口味和/或气味的物质。 欧盟立法定义以下类型的香料: 天然的、天然等同的或人造香料植物或动物源性的香味调料加热后产生香味的加工香料,以及烟熏香味剂  相似文献   

7.
冰淇淋生产中香精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概念香料(perfume)亦称香原料,是一种能被嗅出气味和味感、品出香味的物质,是用以调制香精的原料。分为天然香料与人造香料两大类。香精(perfumecom-Pound)亦称调合香精,是由人工调配出来的多种香料的混合体。香精具有一定香型,如玫瑰香精、茉莉香精、薄荷香精、菠萝香精、柠檬香精等。由于一种香料很难满足人们对加香产品香气或香味的需要,所以调香师往往根据加香产品的性质和用途,将数种乃至数十种香料调配成调合香精。即配成香精以后加入到各种食品中去。一个比较完整的香精配方应该由主香剂、辅助剂、头香剂、定香剂…  相似文献   

8.
香料香精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行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目前国际上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香精多达几千种,因此制定相关的法规标准进行监管及评价很有必要。美国及欧盟等相关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食品用香料香精的监管及安全评价体系,在国际香料监管及评估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重点介绍了欧美关于食品用香料香精的监管机构和组织:美国食品用香料香精主要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监管,但其将香料评价工作交由食品香料与萃取物制造者协会(FEMA)执行,FEMA主要工作是通过FEMA GRAS计划确保食品用香料的安全;欧盟食品用香料的监管工作主要由欧洲理事会(COE)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负责,其中EFSA是制定食品安全法规的权威机构,主要公布欧盟许可的食品用香料名单。总结了欧美关于食品用香料香精安全性的评价方法,包括暴露量评估及毒理学评估方法。在美国,人均摄入量(PCI)×10法是最被认可的暴露量评估方法,每日最大摄入量(MSDI)法被EFSA认为是最适合一般使用的香料物质摄入量的评估方法。在毒理学评估方面,毒理学关注阈值(TTC)法是目前欧美基因毒性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欧美对于香料香精的安全性评价体系具有高度相似性,可为我国食品用香料香精监管及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食品用香精是指用于食品强化香和味的一种添加剂,具有较浓烈的香味成份,仅需小量使用于食品,即能产生令人愉快的香味效果,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食品用香精由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以及可以食用的溶剂、色毒、载体、反应产品、发酵产物和附属物经调配而成,多为水剂、油剂、乳化体、粉末和浆状。其在营养价值上虽不能与天然食品相比,但由于香精与天然食品的香味具有一定的像真度,且使用方便和售价低廉,不像天然食品往  相似文献   

10.
浅谈食品香料的生理功能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香精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食品香料作为其原料有严格的安全卫生规范,同时具有某些生理功能。本文将对香辛料、单体香料、精油、美拉德反应香料等的生理功能作用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快速蒸发电离质谱技术(rapid evaporation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REIMS)是环境电离-质谱技术迅速发展的最新成果, 也是近几年质谱检测领域的热点。通过电离切割组织或其他生物样品产生的含丰富特定区域生物特征的气溶胶, 借助高分辨率质谱对其进行原位、在线、实时、快速分析。随后进行计算机数据建模与可视化, 实现目标物质的快速检测。本文综述了REIMS技术的发展概况、主要结构组成、检测原理、采用的常规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在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包括肉品掺假鉴别、风味物质检测、品种鉴别、干果真实性评估、果汁风味物质鉴别等。主要通过对当前快速蒸发电离质谱技术在不同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等相关研究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食用香精香料作为食品工业一种重要原料,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该文论述食用香精香料功能、香精香料安全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展望如何严控食用香精香料安全性及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食品香精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与食品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关系.HACCP体系是一个确认、分析和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性危害的系统方法.通过分析食品香精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性危害,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制定控制和纠偏措施,可以保证食品香精生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香料香精行业总体保持增长,但发展速度放缓,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2020年我国香料香精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00亿元,其中食品用香料香精的产量及销售额超过香料香精行业总量的三分之一。截至2020年底,我国食品用香料香精生产企业有近1000家,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分布不均衡,相对集中;规模相对较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为保证食品用香料香精安全,在我国主要是由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主的标准体系两部分内容,构成食品用香料香精管理的制度体系。研究针对食品用香料分包装难以获得生产许可、食品用香料生产许可针对产品发证、食品用合成香料不允许复检、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数量较少、新品种审批速度较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前置等问题,提出针对行业和产品特点实施科学有效管理、进一步简化新品种审批程序并建立和完善安全评估体系、允许采用和执行除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外的其他标准、加强科普宣传树立行业正面形象等建议与对策。希望为我国食品用香料香精行业更快发展,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时候 ,罐头食品是比较安全可靠的食品。但如何使罐头食品象家庭烹饪食品那么好吃 ,使罐头食品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生产一些特殊营养罐头食品 ,就必须选择若干有功能的食品添加剂。文中介绍了一些食品添加剂在罐头食品中的应用情况 ,旨在进一步促进罐头食品在提高其色香味和口感的同时 ,能开发出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特殊营养罐头。  相似文献   

16.
牛力  韩婷  景亚娣  贾智勇 《酿酒》2021,48(2):4-6
西凤酒作为老牌四大名酒之一,近年来,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对产品工艺不断传承和创新,推出“陈年凤香型、凤香型和绵柔凤香型”等特色凤型产品.通过成立“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改进提高传统酿酒技艺、设置质量控制“七大关卡、五十五道防线”和建立CMA资质认定、CNAS认可实验室,全方位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  相似文献   

17.
产酯酵母主要属于产膜酵母或假丝酵母,能产生以酯香为主体的香味物质,对发酵食品的风味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该文对产酯酵母的主要来源与产酯机理进行简单总结,并综述了产酯酵母在白酒、果酒、黄酒以及酱油中的风味提升研究与应用,对产酯酵母在发酵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为相关行业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加热方式对冷冻豆沙包成熟后的食用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采用万能蒸烤箱蒸制、传统蒸笼蒸制、微波加热三种方式分别对冷冻豆沙包进行加热,测定豆沙包的水分迁移、质构、色泽、比容、蒸煮特性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不同加热方式对冷冻豆沙包的食用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影响显著差异(p0.05)。从水分分布分析,微波加热的豆沙包质子迁移率的变化最小;经质构分析,传统蒸笼蒸制的豆沙包硬度和咀嚼性最低;微波加热的豆沙包的L~*值最低,a~*值最高;传统蒸笼蒸制的豆沙包比容最大,失水率最小;p H值最大的是微波加热的豆沙包。通过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从万能蒸烤箱加热的豆沙包中分离鉴定出52种、传统蒸笼加热55种、微波加热5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成分类别主要包括醇类、酸类、酯类、醛类、酮酚类以及其他类化合物。综合以上指标,充分显示传统蒸笼蒸制更适宜冷冻面团的加热,该实验结果可为冷冻面团加热方式的选择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茶叶加工中美拉德反应对品质形成与安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拉德反应主要是氨基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之间发生的非酶促反应,广泛存在于热加工食品中。茶叶是重要的农产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美拉德反应对其香气、色泽、滋味品质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美拉德反应在食品加工中研究的深入,其产物的功能性与安全性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基于此,本文重点从美拉德反应对茶叶香气、色泽、滋味形成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为探索茶叶加工中合理利用美拉德反应,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而减少其不利影响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园园  娄爱华  沈清武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7):339-344,351
烟熏食品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并且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于烟熏食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风味,而是更倾向于它的安全性。传统的烟熏食品由于受到加工技术的限制,其风味以及安全性都不及现代液熏食品。因此,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烟熏液及其制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烟熏液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介绍了烟熏液的主要组成成分,同时将传统烟熏与液熏法做对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烟熏液中的不安全因素苯并芘,以期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