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石油学校秉承"控制规模,提高质量"的办学精神,积极配合石油企业战略发展,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全面提升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指出了原有的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缺陷,阐述了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理念下,建构符合油气田发展的,与未来发展相结合的新型石油天然气技能型初中级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石油企业对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进行了石油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多样化培养途径等改革。研究出了一套新形势下科学规范完整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精、能力强、适应快、素质高的石油工程类高级专门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科生国际合作和复合型专业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油教育》2003,(6):10-12
石油大学(华东)承担了“油气资源勘查开发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部分研究任务,并根据项目研究的预定规划和项目组的分工,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与探索:一是在石油工程专业开办了涉外石油工程方向试点班,二是启动了与国外石油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计划,三是对石油主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四是进行了石油主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和本硕连读培养的改革试点,五是加强了对专业师资队伍的外语能力培养与培训。这些改革和实践为进一步加强油气资源勘查开发国际合作人才的培养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石油专业紧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石油能源战略的实施,石油石化企业急需大批高素质石油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石油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立足石油石化企业人才需求,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计、制定培养方案,加强工程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国家石油行业发展的需要,石油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油气行业背景、创新型人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需要,特别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石油工程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走低,对国内石油行业的冲击也在不断增加,最明显的就是油企用人规模不断缩减,这也给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带来了挑战。针对目前石油行业现状,结合卓越工程师新型培养模式,长江大学结合自身石油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对目前的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工业加速实施国际化战略,传统的石油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内外两个油气开发市场对石油工程专门人才的要求。根据学校长期培养石油工程人才的办学经验及条件,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办学新机制、培养适应国际化市场的石油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新模式、新方案。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合作培养石油石化类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浩 《石油教育》2011,(3):85-87
产学研合作是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提出了石油院校联合企业和科研院所培养石油石化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石油工程本科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石油企业、学校、学生高度重视并参与。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其中,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来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关键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培养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为中国石油石化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本文从学生培养方案、教学质量保障、俄语语言教学和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探讨了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专业实习是卓越石油工程师培养计划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提高石油工程本科专业卓越班实习的教学质量,建立了专业实习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增加了自主学习的内容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分量,教师在实习的每个单元结束时,要及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是一所在石油工程领域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国际化教学研究机构,通过整合多学科的研究力量,开展与石油工业界紧密结合的跨学科研究,并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石油专业研究生。经过38年的发展,石油工程学院在人才选拔、学生激励、资源建设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形成了值得我国高校借鉴的石油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东北石油大学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石油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同时石油行业的高速发展对石油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石油行业要求的卓越人才是目前石油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具有石油特色安全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油工程人才缺乏安全基础知识,安全工程人才缺乏石油行业背景,而我国目前急需复合型人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有着雄厚的石油工程专业教育背景,将安全工程与石油工程相结合,从行业背景的角度培养"软安全"和"硬安全"相结合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目前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该成果针对21世纪以来复杂多变的能源形势和石油工程人才需求的新特点,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和多个省部级重点教改项目研究成果为支撑,提出了"拓展方向、强化特色、引领发展"的专业改革思路;以满足行业人才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为导向,创建"标准+拓展"的分类人才培养模式,规划分类培养模式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立足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和专业特色,构建"3+4"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石油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科优势、"引智计划"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注重培养和引进开放型和国际型师资。  相似文献   

15.
近十多年来,企业成人高等教育在石油系统取得了很大发展。各石油企业成人高校为石油企业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加强石油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充实管理人员队伍做出了贡献。但近年来,随着油田生产形势的发展,一线对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大批专业人才。在这种情况下,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培养油田生产一线需要的在实际技能方面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生产操作和生产技术管理能力的亦工亦干的技能型人才,势在必行。1990年以来,各石油企业成人高校先后实行教改,把学历教育从以往的普通高校专业教育模式转…  相似文献   

16.
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油工程专业设有三个专业方向(即钻井技术、油气开采和油气集输),该专业实行宽专业招生,分方向培养。即第1-3学期在统一的基础平台上组织教学,第4-6学期分方向培养。油气开采于1995年列为集团公司首批教改重点项目和原国家教委全国教改试点专业,2000年通过结题验收后,被授予全国“高等工程专科示范专业”称号;钻井技术和油气集输分别于1998年和2001年申报为全国教职工改革试点专业。石油工程专业改革近8年来,在探索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师资队伍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石油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专业学科为代表的石油地学类专业是长江大学的特色优势专业。长江大学石油地学类专业的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90年代初的"三结合"时期;上世纪90年代初~本世纪初的"厂校合作"时期;本世纪初以来的深入合作时期。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工学交替、基地实训、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项目主导等。产学研合作育人给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新机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8.
目前石油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石油特征,复合型、国际化、研究型、实用型的工商管理人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石油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其石油背景优势,将核心竞争力渗透到工商管理相关专业,培养具有鲜明石油特色、充分满足石油企业现实需求的工商管理人才。因此,改革现有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石油特色的个性化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为石油企业服务是石油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责。石油职业院校应根据目前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坚持“三个并举”的办学方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互动机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展职工培训和订单培养等措施,积极为企业服务。石油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就是要立足油田,面向社会,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坚持“三个并举”。所谓“三个并举”,即立足油田和面向社会并举,学历教育和职工培训并举,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并举。坚定地树立为石油企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思想,既是石油职业教育职责所系,使命所归,也是石油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良好机遇,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两个体系”办学的职教办学思路,为企业一线培养紧缺人才。一是“以多岗适应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学历教育体系”,建设以石油特色专业为龙头,以创建能力培养特色精品课程为主线的新教学体系来实现。二是“以专岗适应能力为主线的多层次岗位培训体系”。通过拓宽培训服务渠道,提高石油岗位培训的专门性程度。  相似文献   

20.
浅谈石油工程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和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 ,培养合格的石油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有必要建立石油工程综合实验能力培养机制。实验内容和配套的实验管理以强化工程意识为主线 ,通过建立综合实验机制和开放型实验建设 ,达到对学生石油工程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