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探索居家养老模式下智能穿戴产品的适老化设计,以提升老年群体的满意度。以访谈的形式,分析老年人及其子女对智能养老穿戴产品的使用场景及需求,并运用卡片分类及四象限工具对需求进行分类与排序,形成产品设计指导。提出了智能养老穿戴产品的核心需求与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智能养老手环产品。本研究成果可为智能穿戴产品行业提供设计参考,促进智能穿戴产品向适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索多感官体验下适老智能穿戴产品设计要点,为未来适老智能穿戴产品的研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探讨老年人多感官特征,分析目前市场上适老智能产品的现状与不足,以设计学研究中的"多感官体验"为导向对老年人的感官需求进行分析,结合相关产品进行例证。总结出适老智能穿戴产品的设计要点,即极简化、功能化、人性化和美观适宜。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了基于可穿戴智能产品的发展及现状,通过对服务设计和用户黏度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用户黏度研究模型。首先对运动健康类可穿戴智能产品用户需求进行调研,利用Kano模型对用户需求深入分析,进而提出增强用户黏度的设计原则。把服务设计的设计思维及设计方法应用到可穿戴智能产品的生态系统上,将有助于形成可穿戴智能产品的用户黏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蓝牙、无线充电等各项技术的发展,可穿戴市场正在蓬勃发展,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和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已经逐渐走下尖端科技的神坛,为更多消费者带来便利.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可穿戴设备厂商必须在短期内设计出有差异性的可穿戴产品,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成熟的开发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范围.  相似文献   

5.
文章面向专业户外自行车骑行团队,将智能可穿戴技术应用到骑行手套设计中,以强化户外装备功能、信息可视化表达、智能安全预警等安全保障。以用户体验理论为基础,基于用户需求分析,运用用户体验设计方法对目标用户进行调研,针对目前骑行手套薄弱点进行相关可穿戴技术应用的研究分析,提出智能户外自行车骑行手套设计方案。将智能可穿戴技术应用于户外运动装备,可系统保障户外运动安全、增强设备便携性、提升专业团队骑行互动性,为同类运动装备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背景信息 可穿戴设备不再仅是在炫酷的科幻电影中才能看到的东西 (感谢《007》、《少数派报告》、《至尊神探》这些电影!),使用可穿戴设备也不再只是梦想,可穿戴设备已经蔚然成风.最初,可穿戴设备很简单,例如走路或跑步计步器.不过,经过短时间后,可穿戴设备就变得比较先进了,或者说更加智能了,包括更加重视外观设计而不是只重视功能,因此增大了这类设备的总体吸引力.从智能服装、谷歌眼镜、先进的健身活动跟踪器、虚拟现实设备、夜视设备到平视显示器,可穿戴设备已经成为主流消费、军用和工业市场的组成部分."可穿戴设备"可定义为用户可以长时间穿戴的产品,而且由于穿戴了这种产品,用户体验以某种方式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7.
手机可穿戴     
《互联网周刊》2015,(7):15-17
TAG Heuer与谷歌、英特尔合作即将发布智能手表隶属于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的瑞士腕表品牌TAG Heuer宣布即将发布智能手表。LVMH钟表业务主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款智能手表的硬件和软件均来自硅谷。而外壳、指针、设计和旋钮则来自瑞士。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称TAG Heuer将在即将开幕的巴塞尔钟表展上宣布与Google、Intel合作的消息。看来在智能穿戴的浪潮之下,一向高冷的奢饰品品牌也不能免俗。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网规模日益扩大,传统作业模式已不能适应电网发展,而智能可穿戴设备是未来计算机形态和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可穿戴技术可以提升电网作业工作质量、效率及安全作业水平。通过面向电网输、变、配作业应用场景调研,结合智能可穿戴、通信网络及其后台服务技术,提出了针对电网作业的智能可穿戴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了适合电网作业的智能可穿戴系统体系总体技术架构,包括其前端电网作业智能可穿戴终端设备的硬件系统、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架构,以及为前端应用服务的后台服务软件架构等。该套架构设计方案已经在多个科研项目的电力作业现场试点验证。应用效果证明,该方案切实改进了电网作业工作方式,提高了作业质量、工作效率及标准化水平,并能够辅助解决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监护问题。该方案对当前智能可穿戴技术在电网作业的应用研究和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养生作为一种传统的生活理念也重新回归。通过深入分析养生文化的核心思想,运用设计基因的研究方法,论述了养生文化元素的提取思路。提取养生文化核心设计因子,并将其可视化表达,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提取方案进行评价优选,最后联系智能手表的设计特点,将养生文化融入当代智能产品的设计中。在智能产品上讲述中国文化独有的东方智慧,为可穿戴设备设计寻求新思路,推动智能可穿戴市场发展,实现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活动的支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可穿戴智能产品仿佛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油井”,里面不仅有着数不尽的次时代价值,同时更是未来交互的门户之一,为此各大科技厂商纷纷入局可穿戴智能设备的领域,推出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鞋以及智能眼镜等诸多可穿戴产品。而从游戏外设领域出发的雷蛇也一直在布局智能设备,除了此前上市的纳布天神智能手环之外,它于最近推出天隼智能眼镜。那么雷蛇天隼智能眼镜的表现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BMI270是一款专为可穿戴应用开发的超低功耗智能MEMS惯性测量单元(IMU),比以往产品改进了产品的加速度计偏移和灵敏度性能。BMI270包括直观的手势、上下文和活动识别,以及一个集成式即插即用步骤计数器,专门优化用于腕表型佩戴设备的精确步伐计数。BMI270也非常适合其他类型的可穿戴设备,如耳穿戴设备、智能衣服、智能鞋子、智能眼镜和脚踝带等。  相似文献   

12.
《微电脑世界》2014,(4):86-88
随着谷歌眼镜的推出,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经开始成为一种趋势。日前索尼在穿戴装置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其智能眼镜SmartEyegIass的原型产品。  相似文献   

13.
新观察     
《互联网周刊》2014,(15):12-13
正微软研发可穿戴产品Alice,为盲人导航7月15日消息,微软正开发名为"Alice band"的可穿戴设导航备,帮助盲人轻松辨识周围环境。智能科技的服务设计应为所有用户考量。与Android L的色盲显示模式一样,微软Alice旨在帮助盲人和视力存在缺陷的人能在日常活动中更自如。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产品智能化的进程,但是智能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自身设计缺陷和外部因素而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从而威胁到人民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以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安防设备和家居设备3类典型智能消费品为对象研究智能消费品的质量安全风险,梳理智能家居设备的信息安全等问题并分析其原理。最后,从标准与法规、设计与运维、文化与消费引导3个层面提出了智能消费品新型质量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虽然各家厂商对智能穿戴设备的理解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不是赋予传统产品另一项传统功能,而是作为整个数据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随身终端,满足人们对个人信息服务更高的要求。只有实现这一点,智能穿戴设备才不会显得多余,从而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电脑时空》2014,(7):5-5
从去年开始,可穿戴设备成为了科技热门词汇,从谷歌眼镜到JawboneUP手环,再到苹果未面世的iWatch,无数概念产品、半成品以及小批量成品纷纷来到用户面前,2013年被很多圈内人誉为“穿戴式计算年”,似乎穿戴设备即将铺满整个地球。前段时间,众筹网站点名时间正式宣布放弃众筹,将专注于智能硬件首发平台,为智能设备提供专业的服务,由此可见智能设备的巨大市场。  相似文献   

17.
资讯前沿     
《电脑迷》2014,(10)
正华硕进军智能型穿戴市场2014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IFA)于9月5日盛大登场,华硕率先在3日举行全球新品发布会,由全球副总裁陈彦政、设计副总裁杨明晋,以及资深产品经理尤彦博领衔发表首款与Google合作及结合Android平台的全新智慧表——ASUS ZenWatch,以精湛的美学、智能的贴身应用与健康/运动管理三大指标性独家设计,宣告华硕正式进军智能型穿戴装置市场,完美体现以使用者为核心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成都2014年8月15日电/美通社/--从2014年10月开始,智能手环可以像手机一样刷ROM了。知名可穿戴式设备平台服务商和方案商咕咚将推出全球首款可用于所有智能手环产品的ROM 1.0,这是一个创新概念,也意味着从软件层面上触动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另一个研发触点。之前的情况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GoogleGlass智能眼镜的备受关注,穿戴式智能设备也开始慢慢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被看做是下一代改变人们生活的产品。除了GoogleGlass智能眼镜外,智能手表也是当下火热的穿戴式智能设备,三星与索尼均相继发布了自家的智能手表。而在国内,发布首款智能手表的便是盛大GeakWatch。  相似文献   

20.
可穿戴计算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穿戴在人体上进行各种应用的国际性前沿计算机技术,是智能环境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可穿戴计算技术并非是简单地把计算机微小化后直接穿戴在人们身上,它需要解决很多关键性的技术才能真正发展起来,以满足人们的应用需求。其中最重要的四项技术为人机交互技术、嵌入式控制系统技术、无线连接技术和高效能源技术。若将可穿戴计算技术应用于智能服装,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智能环境。因此,可以用Android智能手机作为上位机,AVR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采用蓝牙无线通信方式,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作为能源,为运动受限的病人设计一款智能保暖服装,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