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设计使用年限下地震作用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不同地点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统计分析 ,探讨了不同设计使用年限下具有相同概率保证的结构地震作用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和加固时地震作用的参考取值  相似文献   

2.
赵永胜 《砖瓦》2023,(6):104-106
世界上部分大城市先后发生了若干次大地震,有的地震震中位于城市中心,地震灾害的频繁出现,危害着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引发各种次生灾害。因此,进行建筑抗震设计,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下的安全性能,是从事建筑工程设计从业人员的一项基本任务。设计师在对建筑物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抗震技术的研究和使用,使建筑物得以长期有效的使用。隔震建筑技术在历次地震中都有良好的防震效果,为此,对建筑结构隔振概念设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简要描述,浅析隔震建筑概念设计内容,找出隔震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点,将其概念设计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建筑结构的设计中,从而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下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国家对中小学校舍的安全问题表示极大的关注。2009年我国下发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通知》,在通知书中明文规定:全国各类中小学校的校舍要进行一次统一的排查,并且保证学校建筑都达到7级抗震标准,如果设计抗震等级低于7级,要全部进行抗震加固,并保证在加固完成后才能继续使用。本文通过对校舍加固工程的探讨,分析校舍加固工程的重要性和技术难点,望广大同行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4.
王玉岚 《国外建材科技》2009,30(5):60-64,73
基于汶川地震造成的建筑结构震害分析,从正确进行建筑物选址、注重抗震设计、提高低烈度地区的抗震设防标准、全面实施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改造、提高学校和医院的抗震设防标准、开展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性能研究、推广和应用新型抗震建筑结构体系、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增强全民的抗震意识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建筑结构抗震安全性能的措施。结果表明,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并保证施工质量的建筑物,是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地震后,国家部署了对全国中小学校舍进行抗震加固的工作。对于校舍建筑中砌体结构超高超层问题的解决,采用喷射混凝土技术加固承重砌体,改变原结构体系,以保证抗震加固后建筑在后续使用年限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谭潜  徐虎  徐彦卿 《四川建材》2009,35(6):92-94,97
汶川地震再次引起全国对抗震鉴定加固的关注,重点是对教育和医疗机构建筑的抗震鉴定加固。从现场收集资料,对现场资料整理分析排查,以现场资料为依据对建筑物进行抗震鉴定。结合工程实例,并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提出抗震加固措施,以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保证房屋的正常、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7.
某建筑主楼建造年代较早,建造时未考虑抗震设防,为消除抗震隐患,需按照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鉴定。经鉴定,该房屋结构体系存在严重的抗震缺陷,建筑材料老化严重。为增强其抗震能力,按照抗震加固技术规程进行合理的抗震加固设计,并对加固后的结构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的加固试点美国洛杉矶地处地震设防区,该地区有两万多座无筋砖石结构。因1971年洛杉矶附近圣费尔南多河谷(San Fernando Valley)地震造成的破坏,美国在1976年对抗震加固的规定标准提高了40%。当地还规定1933年以前的老砖石建筑不能使用。本文介绍的约翰·马歇尔高级中学(John Marshall High School)校舍改建加固工程,就是1931年建造的。该校的加固改建工程(包括修建行政教学主楼和一座较小的教室楼),要求达到现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现阶段的部分建筑不仅抗风险能力差,而且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其在地震来临时难以起到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既有建筑结构抗震性能,需要对已经完工的建筑进行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切实提高既有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保证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本文简要分析了对...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对该主楼模型进行自振特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反应谱法计算混凝土搅拌站主楼横向和纵向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结构仍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抗震性能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