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甘草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介绍甘草酸的研究现状。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甘草酸的提取、纯化以及抗炎抗病毒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新的发展。结论甘草酸有良好的研究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甘草酸是甘草中含有的三萜类物质,属酸性皂甙,甙原为甘草次酸,其钙、钾盐是甘草的主要甜味成分.甘草酸具有肾上腺激素类作用,亦有消炎、抑制病毒、促进脂肪代谢等作用.目前已有许多保健食品使用甘草作为其原料之一,而且甘草酸也已用于临床,但保健食品中的甘草酸的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本文参照有关文献,[1,2]应用反相HPLC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甘草酸,方法的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均较满意,本方法可用于测定保健食品中的甘草酸.  相似文献   

3.
为甘草酸粉末(D101纯化后)寻求一种最佳脱色工艺。用粉末活性炭对甘草酸粉末的80%乙醇水溶液进行脱色实验,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最佳脱色条件。以甘草酸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酸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脱色率。结果显示,粉末活性炭脱色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溶液pH〉活性炭加入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甘草酸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52nm,在此波长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溶液的pH为6、粉末活性炭的用量为4.5g/100mL乙醇水溶液、温度为80℃、时间为6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测得成品甘草酸中甘草酸平均含量及平均脱色率分别为95.32%和62.13%。  相似文献   

4.
甘草酸的提取、精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乌拉尔甘草为原料,对甘草酸粗提和精制的众多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对甘草酸粗提的众多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先加酸水提法和稀氨水提取法较适合工业生产,而氨性无水乙醇提取法较适合实验室提取高纯度甘草酸。甘草酸提取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是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酸量和甘草等级。  相似文献   

5.
以含氨0.6%的65%乙醇溶液为浸提溶剂,探讨影响微波辅助提取甘草酸的主要因素,最终确定微波辅助提取甘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固液比(g/mL)为1:9,微波处理时间4.0 min,微波功率为中低火,提取次数3次.在此工艺条件下,甘草酸的得率为12.59%.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复合甜味剂甘草酸铵、三氯蔗糖、赤藓糖醇和甘氨酸的配方比例。实验结果表明:甘草酸铵复合甜味剂的配方比例为甘草酸铵100%、甘氨酸12%、赤藓糖醇10%、三氯蔗糖2.5%。该甘草酸铵复合甜味剂甜味比较纯正,甜味强度约为蔗糖的690倍。  相似文献   

7.
甘草中甘草酸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剂,该文采用HPLC法测定了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与分布,为甘草中甘草酸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甘草中甘草酸含量因种植区域不同而不同。甘草酸含量在甘草的根茎叶中分布也不同,在甘草根中含量最高;在甘草根的不同组织和部位中,甘草酸含量的分布也不均匀,在甘草根粉状组织和芯部中含量较高,在甘草根皮部和纤维中含量偏低。甘草酸含量随甘草生长周期逐年增加,在生长周期前三年,甘草酸的增加率较高,但是增长率逐年降低。据此,在食品应用领域中,可根据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甘草。  相似文献   

8.
超声强化甘草酸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以甘草粗粉为原料,用氨水作为溶剂,在超声场的介入下对甘草酸提取率和粗品纯度的影响,与未加超声场的传统方法相比,超声场的介入可显著缩短提取时间,并获得较高的提取率。由正交试验获得超声强化甘草酸提取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可获得含甘草酸74.6%的粗制品,提取率87.9%。  相似文献   

9.
以内蒙产黑皮甘草为原料,用醇氨溶液作溶剂,采用正交试验对热回流提取、超声提取、微波提取以及超声微波联合提取甘草酸的工艺进行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甘草酸,得出醇氨法提取甘草酸的最佳工艺为微波提取.具体工艺为:微波功率250W,微波时间7min,料液比1:15.通过此工艺,一次提取甘草酸粗品的得率12.9%,纯度31.3%,提取率90-3%.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甘草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定了四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由进样峰面积测出甘草酸的含量,确定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氨:乙醇:水提酸沉法提取的甘草酸含量为最高,为工厂的大规模生产甘草酸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以甘草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制得甘草酸单铵盐,并利用工业乙醇和80%乙醇为重结晶溶剂对其精制纯化。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新的溶剂法工艺条件为:热回流法提取的甘草酸,经工业乙醇浸提、浓氨水氨化,在酸化过程中,先加一定量冰乙酸调节pH到4.5,再加前述2倍量冰乙酸制得甘草酸单铵盐粗品,其含量达66.7%,得率为2.58%。获得了结晶精制纯化工艺为:经工业乙醇、80%的乙醇和工业乙醇对粗品交替重结晶三次,固液比分别为1:40、1:15和1:40,最终甘草酸单铵盐含量达80.1%,得率为1.36%。  相似文献   

12.
对常温下超高压提取甘草中甘草酸的工艺进行探讨。以甘草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和超高压力对甘草酸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15min,乙醇体积分数49.50%,液固比13:1,提取压力382MPa,甘草酸提取率的最大预测值为14.61%。按最佳工艺验证试验5 次,甘草酸平均提取率为14.6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9%(n=5)。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18α、18β-甘草酸单体抗酒精性肝损伤作用。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18α-甘草酸组,18β-甘草酸组。除正常组外,各组灌胃给予40%酒精,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每天给药一次,持续4周。于第4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给药结束后,将所有大鼠麻醉处死,检测血清和肝脏中的生化指标,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与模型组相比,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单体对肝功能及抗氧化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作用;18β-甘草酸对糖、脂质、蛋白质的代谢具有显著性调控作用;病理切片结果显示,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均对肝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因此,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单体对酒精性肝损伤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中18β-甘草酸在调节糖、脂质及蛋白质代谢方面的作用优于18α-甘草酸。  相似文献   

14.
超高压法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甘草酸的超高压提取工艺。以水为提取溶剂,采用正交设计,考察了压力、保压时间和固液比三个因素对甘草酸粗品收率的影响,得出甘草酸超高压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压力400MPa、保压3min、固液比1∶10。通过此工艺,甘草酸粗品收率可达11.71%,粗品中甘草酸含量达73.09%。超高压法提取甘草酸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节约溶剂,提取物杂质少,能耗低,工艺简单等优点,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甘草黄酮和甘草酸联合提取溶剂系统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联合提取甘草黄酮和甘草酸的最佳溶剂并确定其浓度。方法:利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分别用不同溶剂联合提取甘草黄酮和甘草酸,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甘草黄酮和甘草酸的含量最高分别达2.96%和8.18%。结论:70%BWE混合溶剂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静态吸附从3种树脂(CAD-40、DM-130、860021)中选择吸附量较大和洗脱效果较好的CAD-40树脂作为纯化甘草酸的最佳树脂,考察动态吸附过程中各因素对CAD-40树脂吸附和洗脱甘草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获得CAD-40树脂纯化甘草酸的最佳条件为:层析柱Φ2×30 cm,装柱径高比为1:10,上柱液浓度7.0 mg/mL、加样量为5.0 mL,洗脱最佳条件为:洗脱剂乙醇浓度95%,洗脱液流速1.0 mL/min.此条件下洗脱产物甘草酸纯度可达53.3%.  相似文献   

17.
甘草酸(Glycyrrhizic aid)又名甘草皂甙,甘草甜素。是从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光甘草(G·glabral·)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三萜皂甙。呈白色片状结晶;分子式:C_(42)H_(62)O_(16);结构分子量:822.92;熔点:220℃。甘草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国外早有文献记载。如在日本,作为法定的食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甘草菊花复方中甘草酸和总黄酮的联合提取工艺。方法以甘草酸和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固液比和提取次数对甘草酸和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适提取工艺。结果优化的的甘草/菊花中甘草酸和总黄酮的联合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90℃,固液比1﹕12,提取次数2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甘草酸二胺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甘草酸二胺注射液稀释40倍时,用灵敏度为0.125EU·mL^-1的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无干扰作用。结论甘草酸二胺注射液细菌内毒素限值确定为1EU·mL^-1,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控制其热原。  相似文献   

20.
张钦 《烟草科技》2001,(1):10-11
为验证甘草酸三钾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甘草酸三钾与甘草浸膏的应用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卷烟中添加0.02%的甘草酸三钾就能有效地降低卷烟的刺激性,达到除杂与改善余味的目的,效果优于甘草浸膏,而用量仅为甘草浸膏的1/9.在烟草中加入甘草酸三钾还能改善烟支的燃烧性,有利于降低卷烟焦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