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胡海云  孟德昀  谢宝昌 《微电机》2004,37(3):16-17,5
当电枢电流换向时,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绕组的电感和反电势导致电流的波动,从而导致了转矩的波动。文中提出应用傅立叶级数系数的电流控制算法,能明显减少转矩波动。  相似文献   

2.
非理想反电动势无刷直流电机的转矩脉动抑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伺服系统中要求电机转速平稳,抑制转矩脉动是实现转矩平稳的关键,而非理想反电势会引起较大转矩脉动。为了有效平滑无刷直流电机转矩,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根据定子电流和反电势与转矩表达式的关系,对于一台给定的电机,只要其反电势一定,通过优化定子电流就可以消除主要的转矩谐波分量,从而达到减小转矩波动的目的;通过坐标变换在厶=0时求解产生恒定电磁转矩所需的q轴电流,并在dq坐标系下通过矢量控制对q轴参考电流进行跟踪实现转矩脉动抑制。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和分析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特点,为实际电机的控制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换相转矩波动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利用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控制特性优化PWM抑制法,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无刷直流电机转矩波动抑制新策略.该策略根据采样得到的电机转速和相电流,实时修正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值,并且调节换相过程中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时间,使换相电流的下降和上升速率近似相等,从而基本保持非换相电流恒定.仿真和实验表明:与传统的PWM抑制法相比,该控制策略有效抑制了换相转矩波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波动产生原理,提出了基于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的转矩波动抑制新方法,该方法对两个三层前馈式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离线和在线训练,采用误差反传算法修正神经元间的权值。其中一个网络用于在线估计电机换相参数,另一个网络利用估计出的参数对换相过程中端电压瞬时调节,形成一个电压自校正调节器。该调节器通过调节端电压使换相过程中相电流下降和上升的速率近似相等,保持回路中总电流幅值不变,实现对换相转矩波动的抑制,该方法不需预知系统的精确参数,且对环境变化有自适应调节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解决无刷直流电机转矩波动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鸣 《微电机》2002,35(5):11-13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转矩波动,从电机本身的设计着手,提出采用Y-Δ混合连接绕组代替星形绕组,通过分析发现,可以减少转矩波动。  相似文献   

6.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以其效率高、噪音低、易维护等优点在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存在较大的转矩波动,这就限制了它在高精度系统中的应用。直接转矩控制具有瞬时转矩控制的特点。它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观测电机的磁链、转矩,并将此观测值和给定值进行比较,差值经滞环控制器得到相应的控制信号,再综合当前的磁链状态来选择相应的电压空间矢量,实现对电机转矩的直接控制。该文尝试将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用于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以期达到抑制转矩波动的目的。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抑制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转矩波动,并且具有很高的动态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7.
8.
认为无刷直流电机换相时电枢磁动势的摆动是造成转矩波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种方法-利用电流PWM调制,减小脉动转矩处于峰值附近时非换流相电流,来减弱转矩波动。  相似文献   

9.
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的抑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无刷直流电机由于功率密度高、控制容易而获得广泛应用.但高、低速下由电流换相造成的非换相相电流的失真会导致转矩脉动.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抑制非换相相电流脉动来抑制转矩脉动的新方法:即在高速下,采用降低续流相电流下降速率来间接控制非换相相电流;在低速下,直接控制非换相相电流.控制系统由模拟电路实现,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小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转矩脉动,在分析无刷直流电机换相及间接位置检测原理的基础上,改进了传统反电动势法的检测电路,对反电动势相移进行了补偿,以消除电机中性点电压和阻容滤波对反电动势检测电路的影响。为进一步抑制转矩脉动和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在采用换相电流预测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转矩脉动综合抑制策略有效地降低了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转矩脉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准确地实现了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流预测控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换相转矩脉动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无刷直流电动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换相转矩脉动的问题,提出基于电流预测控制的换相转矩脉动抑制方法。首先分析换相转矩脉动产生的原理;然后采用电流预测控制同PWM_ON导通方式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在换相期间对开通相和关断相同时进行PWM调制,控制开通相的电流上升斜率和关断相的电流下降斜率相等,保证非换相的相电流保持恒定,从而减小换相转矩脉动;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在全速度范围内明显减小换相转矩脉动,验证了所采取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陈国强  王辉  周健 《防爆电机》2006,41(4):20-24,41
针对方波直流无刷电动机转矩脉动控制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低速和高速情形下直流无刷电动机转矩脉动抑制的方法,提出基于母线电流控制的直流无刷电动机转矩脉动抑制的方法,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系统能有效地减小转矩脉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无刷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分析了无刷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波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电流滞环跟踪PWM控制方式来减小电磁转矩的波动。最后分别从理论推导和实验证明了采用电流滞环跟踪PWM控制方式时输出电流波形更接近理想的方波电流,减小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电磁转矩的波动。  相似文献   

14.
针对脉冲宽度调制方式对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过程中电磁转矩脉动影响的问题,对双极性PWM调制方式与上斩下不斩PWM调制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双极性PWM调制方式可以通过消除截止相上的二极管续流现象,消除因二极管续流引起的电磁转矩脉动,仿真结果中,两者的截止相电流脉动最大分别为0.12A和0,试验结果两者的截止相最大电流脉动分别为额定电流的20%和5%,表明双极性PWM调制方式可以减小换相期间的转矩脉动.  相似文献   

15.
一种使用重叠换相法的无刷直流电机平均转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使用重叠换相的平均转矩控制,这种方法可以同时抑制无刷直流电机由反电势畸变和换相引起的转矩脉动。平均转矩控制将每个开关周期内的平均转矩作为控制变量,在每个开关周期内使其等于给定量,因此可以抑制由反电势畸变引起的转矩脉动。而对于换相转矩脉动,该方法结合重叠换相法,对高速时的转矩跌落进行补偿,其中重叠角度通过检测关断相电流的过零点来实现。文中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适用不同反电势的无刷直流电机,具有通用性强,控制简单的特点。仿真和实验都验证了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无刷直流电机由反电势畸变和换相引起的转矩脉动。  相似文献   

16.
在单相交流电源供电的电机驱动系统中,逆变器的直流母线侧通常并联一个几百或几千微法的电解电容,使用大电解电容稳定了母线电压,然而电解电容存在着寿命短,可靠性低等缺点。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新型无电解电容功率变换器,该电路实现了电网侧与电机侧的功率解耦,通过功率平衡原理,使得电机侧的功率趋于稳定,并且具有寿命长,电网侧电能质量高等优点。同时,针对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大的缺点,在电机侧通过移相控制信号对转矩脉动进行了有效的抑制。最后,分别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无电解电容变换器及其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无刷直流电机的转矩脉动抑制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电机运行状态的理论分析和建模,得出了换相转矩脉动的大小,并对电机在不同速度区间提出了不同抑制换相转矩脉动的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对这种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程善美  施莹杰  陈志勇 《微电机》2005,38(4):56-58,92
针对传统无刷直流电机方波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改进,提出了新的全范围调速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在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传统的H_PWM-L_ON调制方式对BLDCM的非导通相引起续流电流的原因,以及由此续流电流导致非换相期间(传导区)的电磁转矩脉动的现象.通过原理分析及数学推导,提出在三相逆变桥入端加上前级直流变换器,利用单一直流母线电流的反馈闭环来控制电机的新策略.该方法在理论上彻底地消除了BLDCM在传导区内的转矩脉动,并且利用试验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说明比较适合用高精度要求下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