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循环经济     
《工业炉》2008,30(5):21-21
循环经济:在技术层次上,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的“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核心是提高资源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它的技术经济特征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内进行处理,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在技术层次上,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的: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核心是提高资源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它的技术经济特征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3.
潘海涛 《冶金管理》2022,(20):24-26
<正>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排放形成的物质单项流动的经济,此种经济模式下,侧重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产品生产加工后又把生产经营的副产品排放到环境中,并未过多的考虑副产品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随着自然资源的短缺、枯竭及开采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资源-产品-再资源的物质流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这种生产及消费模式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污染物低排放的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的循环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新创 《冶金管理》2004,(12):38-40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再利用”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资源化”原则是指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可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微观层面上,循环经济要…  相似文献   

5.
推进低碳炼铁 促进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是按“减量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基础,降低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减少污染、减少排放,特别是要降低消耗化石能源,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宣钢在“十五”期间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经济活动,本着低开采、低投放、高利用的原则,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生产流程和生产设施的优化、集成与创新,使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达到最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吨钢耗新水降到7.6t,高炉渣自消化率提高到20%,烧结球团尘泥、炼铁尘泥、炼钢尘泥和轧钢系统氧化铁皮利用率达到100%,焦炉煤气放散率、高炉煤气放散率分别达到1%和5%以下。  相似文献   

7.
崔红 《柳钢科技》2006,(2):57-59
1前言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吨钢综合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15%-20%,资源有效利用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40%。据统计,我国2005年钢铁产量是3.4亿多吨。如此高的产量,钢铁工业必须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转轨。按照循环经济三原则,钢铁生产过程要做到三个最大化:一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投入;二是最大限度实现生产过程、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三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8.
《重钢技术》2006,49(4):41-41
传统经济采用“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运行模式,而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运作过程。有专家认为,再生资源是21世纪惟一增长的资源,但目前我国废钢铁、废旧塑料等再生资源远未得到充分利用。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规划》提出,到2005年,国内要达到回收废旧塑料500-600万t,实际上,我国2 004年回收的废旧塑料只有约200多万吨,而当年可回收的废旧塑料达1400万吨。  相似文献   

9.
张永生 《南方金属》2007,(1):1-3,16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环保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现在广东钢铁工业的经济运行模式要尽快由"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单向经济增长模式向"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节约型循环经济模式转变,提高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节约型社会     
《工业炉》2008,30(6):34-34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费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于段,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12.
《天津冶金》2006,(3):64-64
按照循环经济三原则,即资源投入减量化、资源利用循环、废弃物资源化的要求,钢铁生产过程要求做到三个最大化:一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投入;二是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过程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三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和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3.
金晖 《中国钢铁业》2006,(12):21-24
一、循环经济理念能源缺乏和环境恶化困扰着今天的人类,随着资源频频告警,环境屡亮红灯,一个全新的理念—循环经济孕育而生。循环经济树立的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它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的封闭式经济增长方式。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物质闭环  相似文献   

14.
节约型社会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费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同时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尽快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本刊讯)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中国钢铁工业迎来了技术发展的新时期。依靠科技进步,研究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生产成本,开发高品质的钢铁产品,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正成为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物质流分析是对工业过程物质代谢进行定量化分析的一种方法,对冶金行业进行国家层面的金属物质流分析可以分析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潜力,评估流向环境的耗散流及废物流,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可能途径,为资源政策和环境政策提供基础信息。对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企业的金属生产过程进行全流程物质流分析,可以通过对物质的流向和流量进行调控,从源头减少资源的消耗,从而找到增大资源利用效率并改善环境的途径。本文对物质流分析方法在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有色冶金节能》2005,22(3):43-44
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使循环经济迅速从概念走向前台。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教授王维平在日前提出,循环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关键词”。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把一个线性的过程变成环状的过程,以期减少末端的废物排放,降低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升经济质量。  相似文献   

18.
山东铝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仓4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创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模式的资源节约型企业。  相似文献   

19.
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党的十五大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作为冶金企业来说,搞好冶金渣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能源,而且可以减少排渣占地和对环境的污染,使冶金渣作为宝贵的二次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推进节能减排 建设绿色钢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需求大幅上升,经济增长和环境制约矛盾凸显。为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产值(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十一五”规划提出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其核心是落实和实施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