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灾害频发成为严峻的城市问题,增强城市灾害应对能力,推动韧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街区是城市系统的基本单元,开放空间是街区规划设计中重要元素。街区中尺度适宜,满足韧性城市要求的开放空间能够提升城市灾害应对能力。文章以韧性城市视角下街区开放空间规划,基于人性化原则、综合防灾减灾原则和恢复力形成原则三个方面,提出防洪韧性策略、消防韧性策略、防震减灾韧性策略和社区安全韧性策略四个方面规划策略,进而推动街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灾害韧性评估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划师》2017,(8)
构建韧性评价体系是韧性量化的基础,韧性的量化对韧性理论的实践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韧性基线模型(BRIC)为研究基础,结合专家咨询方法,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环境韧性、社区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及组织韧性6个方面构建我国的城市灾害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全国288个地级市的灾害韧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国内城市总体处于较低韧性的状态,不同城市的韧性指数差异较大;城市韧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影响城市灾害韧性的因素主要包含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管理与社会保障等方面。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灾害韧性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17,(8)
当前城市面临着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威胁,如何提升城市应对灾害的韧性并在灾后采取快速有效的措施,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文章以日本神户六甲道车站北地区的灾后重建为研究对象,系统地从环境、制度、个体和社会四个方面剖析了其提升社区韧性的过程,提出了实行"土地区划"政策、建立多元参与机制、注重灾害管理教育和引入社会住宅的韧性社区建设策略,以期为我国防灾型社区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城市韧性视角下社区公共空间规划与管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及时做出防控反应。在此过程中,社区公共空间成为居民居家隔离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本文从城市韧性的解读入手,将侧重以物为主的城市韧性,延展到以人为本的社区韧性,对韧性视角下的社区公共空间规划提出与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相结合,应强化步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柔性,同时,提出以居民需求为优先权、提高社区绿色开敞空间和综合性场馆的配置、整合社区公共空间优势、社区治理现代化促进韧性内生机制;从城市韧性到智慧社区管理的角度,提出有效约束居民行为是提升社区韧性的根本、大数据应用是提升社区韧性的重要路径、社区文化是提升社区韧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于洋  吴茸茸  谭新  赵博 《规划师》2020,(6):94-97
作为疫情防控的基础单元,城市社区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时,良好的应对能力对减少病毒传播、降低灾害损失至关重要。文章通过解读平疫结合的韧性社区内涵,从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层面构建了韧性社区评估框架,结合基层社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表现,剖析社区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足提出规划应对策略。期望为未来城市社区的韧性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社区韧性评估是提升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前提,而且将社区自身与外部的关联关系纳入韧性评估有助于更加系统地认知社区韧性。本文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社区韧性研究的国际经验,从社区自身和社区外部阐述社区韧性内涵,提出经济、社会、设施、空间和治理五个社区韧性维度以及社区、生活圈、城市三级空间尺度,选取相应量化指标,形成外部关联视角下的城市社区韧性评估研究范式。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开展城市社区韧性评估和外部关联特征分析,研究发现社区韧性水平与社区外部存在显著关联关系,据此归纳得到均衡发展型、外部依赖型、自身主导型、综合较弱型四类社区韧性外部关联类型。最后,本文从韧性维度、社区类型两个方面提出了社区韧性提升策略。希望本文从社区韧性评估方法、外部关联特征方面为韧性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灾害来临时,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生活单元,在灾害的感知、监测和防控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从韧性社区的概念、社区风险灾害的分类入手,通过对社区存在的风险灾害分析,将社区韧性评价指标分为建设韧性、社会韧性、经济韧性和组织韧性4个一级指标,对评价指标的选取来源、依据、原则和每个指标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以期为推动城市社区韧性...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使城市面临诸多挑战,为解决城市的水文灾害等问题,改变传统蓄滞洪区防洪建设思路,将韧性城市理念引入蓄滞洪区景观设计,是蓄滞洪区景观建设在城市防洪方面的一种创新性探索。以韧性城市蓄滞洪区为研究对象,简单介绍了韧性城市概念与理念和蓄滞洪区概念与现有问题,并将韧性城市理念与蓄滞洪区景观设计结合进行关联分析,提炼出基于韧性城市理念下的蓄滞洪区景观设计原则与景观生态韧性设计策略和景观雨洪韧性设计策略,促进城市蓄滞洪区景观生态和雨洪的韧性建设,以期为今后的蓄滞洪区建设在提升生态韧性和雨洪韧性方向上提供新的思路和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随着全球范围自然及人为灾害的日益频发,城市管控和应对不确定性事件的能力正经受严峻考验,以防灾减灾和城市管理为目标开展的城市韧性研究已成为规划界关注的焦点1、2。大量学者从城市韧性的概念界定、内涵及评估方法等方面入手开展研究,并尝试通过构建韧性城市提升城乡灾害防控能力3-6。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是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织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重视城市的安全性,各类灾害让城市的治理受到严峻的挑战.从环境韧性、组织韧性、经济韧性、基础设施韧性、社会韧性和社区韧性6个方面构建韧性城市恢复能力评价指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恢复能力评价指标理论模型,分析各指标对韧性城市恢复能力的影响程度.以福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EM的韧性城市恢复能力评价方法是可行的,为提升城市在灾害发生时的快速应对和恢复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措施,并为城市规划发展和管理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韧性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其中社区韧性是韧性在城市内部空间最具实践意义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国际上城市韧性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本文对国外社区韧性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述评。首先,梳理了学术界社区韧性的概念和内涵,并将其归纳为能力、过程和目标三个部分;其次,从评估对象、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三方面阐述了社区韧性评估体系;然后,从理论研究、政策导向和实践三个维度讨论了社区韧性的提升策略;最后,总结了社区韧性的国外研究成果,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并从社区发展、规划和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启示总结,以期为我国未来社区韧性的评估、提升乃至规划范式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魏琴  孙弘  李文星 《住区》2022,(6):68-75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国,灾害呈现不确定性与损害性特征,对于城市防灾的挑战愈加严峻。为充分应对灾害的发生,城市传统防灾必将走向韧性视角下的综合防灾,社区是城市防灾的基本单元也是主要的受灾体。本文从灾害频发暴露出的社区发展不足出发,系统性对韧性及防灾等概念进行解析,通过进一步梳理社区防灾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出当前社区防灾遇到的问题,并从韧性角度对贯穿社区综合防灾的防灾信息平台、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公众参与四个维度提出横向与纵向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气象灾害事件明显增多。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相比,在防灾减灾建设方面相对薄弱,导致农村地区在遭遇灾害后损失较大。此外,目前大多数防灾减灾的研究重点在城市,对农村的关注较少。本研究从农村社区韧性入手,以阜宁"6·23"龙卷风灾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农村社区韧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农村社区韧性的指标权重,然后计算出23个重灾村的韧性得分,并通过与实际灾损情况的比较研究,探究龙卷风灾害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本文针对阜宁受灾地区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提升农村社区韧性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城市普遍受到气候变化和城市扩张的干扰,广州琶洲中东区作为珠三角的微观城市组团,是珠三角韧性演进表达的载体,以其为例探索整合城市与生态环境的韧性设计机制。首先辨析了城市韧性的分析方法、策略及评价体系,对珠三角的脆弱性进行背景研究;然后通过对琶洲中东区的脆弱性分析和灾害模拟,提出3个层次的韧性整合策略,包括连接现有破碎的蓝绿系统的结构性策略,构建基于公共交通为导向(TODs)、垂直水岸的步行可达空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分散式雨水存储系统与多用堤岸模式的节点处理;最后利用GIS、Fragstats和Depthmap等软件平台和数据分析手段,对韧性策略和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并给予反馈,从而构建起微观城市组团层面全过程的"分析—策略—方案—反馈"的韧性城市设计框架。结果表明:运用基于"策略—反馈"机制的方案设计有助于提升景观连接度、空间集成度,有效适应洪涝干扰,更好地落实城市韧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社区洪涝灾害社会脆弱性与韧性的研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城市洪涝灾害频发,增强城市社区抵御灾害的能力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之一。综合减灾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依靠洪涝灾后补救行动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明晰灾前社会系统固有特征造成的脆弱性,以及灾后社会系统应对及适应灾害的韧性,对降低灾害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城市社区洪涝灾害社会脆弱性及韧性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了社会脆弱性特征、发生过程及机理、韧性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研究提供指导。基于脆弱性评价—运行机理—韧性优化的思路,对社区尺度洪涝灾害社会脆弱性与韧性研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通过上述研究以实现社区尺度洪涝脆弱性与韧性研究的理论创新,为我国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社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城市中老旧住区面临的雨洪灾害日益严重的问题,梳理国内外有关承洪韧性的相关研究,探讨承洪韧性的内涵与作用,建立了城市老旧住区雨洪管理影响要素与承洪韧性的关联框架。根据城市老旧住区的基本特征和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提升可浸区百分比、提升雨水贮存率,以及提升雨水利用率等方面提出了基于承洪韧性理念的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策略。再以天津川府新村为例,针对该住区现状存在的雨洪灾害问题,模拟验证了相关策略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以及不确定风险的干扰,使城市面临着灾害风险的多重压力。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细胞,韧性社区的建设能够缓解城市面对风险的压力,成为城市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我国城市老旧社区存量大、风险突出,社区空间又作为社区各要素的物质载体,老旧社区空间的安全发展成为社区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社会生态学韧性特征研究,从稳健性、多样性、冗余、适应性、自组织性等五方面研究社区空间韧性的本质特征,结合对老旧社区空间的现状研究,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城市老龄化社区与老旧社区呈现出一定的重叠,在风险社会语境下,这种重叠产生的社区脆弱与不足更加凸显。该文基于韧性社区的现有研究基础,提出从社会、环境、制度三个层面建构城市老龄化老旧社区更新模式及设计策略,旨在通过增强社区韧性来提升风险社会下的老年人居住生活品质。最后以广州市某老旧社区为例进行韧性提升方法的设计构想,为后续城市与社区更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巨大的环境干扰与冲击城市作为人类主要聚居地,而社区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其环境与社会系统具有脆弱性。国内外有众多关于韧性社区的相关研究,大多数是从城市规划角度、韧性社区评价标准角度讨论韧性社区的含义体系与构建,但是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韧性社区构建以及韧性提升讨论相对较少。本文从绿色基础设施角度探究韧性社区的构建得出相应策略以指导社区韧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评估是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和防范化解突发风险的关键内容。首先,在综合梳理和总结社区韧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设施韧性、制度韧性、空间韧性和社区生活圈支撑韧性6个领域构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评估框架。其次,以湖北省武汉市4个典型的新旧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获取相关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GIS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句法等方法量化评估社区韧性水平。最后,根据评估结果,从社区生活圈、社区两个空间层次,新建社区、老旧社区两个社区类型分别提出差异化的提升策略。以期构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评估框架,探索不同类型社区的韧性特征并提出差异化的韧性提升策略,对于提升社区防灾能力、治理能力和支撑韧性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