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本文着重从空间塑造,视觉景观.植物配置等方面解析了新加坡怡丰城(Vivo City)购物中心休闲广场的规划设计特点,以期对国内的大型购物中心、休闲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购物与娱乐广场(S.E.P.)上海的"桥"由于黄浦江有轮渡,所以我们将S.E.P.置于江上,这片区域也是上海的商业中心。这一方案,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S.E.P.不会占用分毫商业中心地段。S.E.P.是一座特殊的人行桥,把两边江岸商业中心联系起来。上海的新与旧也能结合起来。最近的一座桥将横跨4500m至5000m。将城市商业中心用行人通道连接起来。作为商业综合体的一部分还能美化江面。所选地点江宽约480m,快艇、货船和大型邮轮  相似文献   

3.
上海来福士广场由新加坡凯德置地(中国)控股集团、淡马锡控股、新加坡政府投资房地产有限公司、信和置地和上海南京路交易中心共同投资兴建,是一座集51层甲级智能化写字楼、8层大型购物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上海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进行实地考察与调查,分别就城市中心型商业中心、门户型商业中心、城市副中心型商业中心与社区型商业中心四种类型.结合案例进行详尽论述.对比分析。认为交通枢纽型商业地产体现的是一种交通综合体的混合开发模式.而现代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的开发也更加趋向于以交通功能的完善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综合体开发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Shopping Mall这种时下大型商业中心最普遍的形式为基础,探究大型商业中心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了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定位,城市与商业中心的交接以及商业中心自身的优化设计。思考相互之间的影响,探究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的城市商业中心层次丰富、过渡平缓,按照分散均衡的模式组织布局,同时不断拓展和丰富城市商业核心的规模与功能,并且擅于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汇聚商业人口。昆明市城市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借鉴了这些有益经验,在昆明市中心城区内构建三层六级的商业中心体系,指导了片区级商业中心的多因素选址布局,并多元扩展了城市级商业中心的规模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大连开发区文化中心选址在开发区金马行政中心区,占地7.7万m2,基地地形方整,东西长约300m,南北长约280m,北高南低,总高差约6.7m,东高西低,总高差约7.2m,基地北临通往海港的城市快速路东北大街,南面以连接行政中心与商业中心的城市主干道金马路为界,该基地位于开发区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汇集处。文化中心为集歌舞剧院、图书馆、艺术展示中心、广场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文化设施。本次方案设计采取国际邀请招标方式,参加投标的单位有:加拿大CPC建筑设计顾问公司,日本株式会社安井建筑设…  相似文献   

8.
《城市建筑》2005,(11):74-75
中信泰富广场是一幢高级商业大楼,使用功能包括面积达74 000m2的商场和30 000m2的办公楼,建造在上海商业中心的心脏地带,总规划面积可达145 000m2.  相似文献   

9.
张翔  曾任之 《中外建筑》2022,(12):22-27
新加坡以“花园城市”(Garden City)著称。自2012新加坡绿色计划(Singapore Green Plan 2012)提出至今,作为“花园城市”的升级版,“花园中的城市”(City In A Garden)已逐步成为指导新加坡城市发展的长期战略。其中,建筑物的立体绿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也使得立体绿化元素在新加坡各类型建筑中被普遍采用。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新加坡建筑立体绿化的建筑形态与热工性能等,较为忽视其社会功能性。本研究基于对六项涵盖医疗、居住、体育和教育等功能的典型建筑案例的实地调研,结合文献综述,提出了新加坡立体绿化空间在社会交往及公共可达性、区域经济效益和都市农业三个方面的社会功能性定性理解框架。该框架可为进一步的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相关案例也可为我国建筑业的立体绿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城市热点问题——城市竞争为切入点,分析了与城市竞争力结合的城市形象设计研究,并结合上海城市形象设计案例,初步对城市形象系统(City Image System)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数据 的大样本、易获得的优势,为研究城市提供 了更便捷有效的数据支撑。本文通过2 016 年大众点评网的餐饮数据,对商业中心的空 间分布形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空间句 法的理论与方法对点评数据拟合进行相关 性分析;结合空间句法对城市形态的定量分 析,剖析长春市商业空间分布与现状城市形 态结构之间的矛盾;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了疏解原有城市形态中心功能以完善中心城 区空间结构的建议,以期增强长春市中心城 区的空间效率。  相似文献   

12.
南京水游城商业开发模式在所谓的第四代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将自身特色和对国内商业市场的理解与传统购物中心、生活时尚中心的特点相结合而孕育出的一种创新商业模式。南京水游城强调体验式购物,在满足人们一站式购物需求的同时,融入体验式消费,时间性消费的新型购物理念。在南京水游城的商业模式中购物已不再是最重要的功能,通过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四大功能一体化打造出新一代"时间性消费之城"。  相似文献   

13.
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商业建筑模式的发展,我国的商业模式从远古先民的"市集"到当今风靡大江南北的购物中心(MALL),日臻丰富的商业经济需求在传统百货业的"目标性消费"与购物中心的"一站式消费"的基础之上孕育出了以体验式消费和主题性建筑设计为特色的新一代大型商业中心.南京水游城作为近年来这种商业模式的代表在建筑设计和功能美学方面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为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商业运营的差距,以差异化理论为指导,提出了重庆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商业利用的发展模式:即结合重庆已运营的1、2、3、6号线轨道站点实际情况按照商业运营特点进行整体化分类;给出了交通枢纽站、核心商务站、居民住宅站、创智产业站、文化旅游站等五类不同站点地下空间的商业业态布局。最后,结合重庆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经营情况,针对连锁经营、自营、租赁经营、合资经营、委托经营五种地下空间商业经营模式进行了系统化分析及阐述,为重庆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现在社区商业中心,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成为提升社区品质和居民居住水平的一个有效保证。文章通过桃浦五村商业综合楼的设计,分析了在社区商业中心中,区域位置,周围商业环境,道路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商业的多样性设置,商业空间和商业造型,对商业的影响和利导,试图总结和分析商业设计在城市社区级别的一些合理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于洋  姚璇 《室内设计》2021,(3):106-115
地铁站是衔接城市空间与交通系统 的关键节点,其邻近商业空间成为近年来的 研究热点。作为联系郊区与城市核心区的重 要枢纽,郊区中心型地铁站邻近商业空间的 发展演化在提升郊区经济活力、满足居民生 产生活需求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 文利用自组织理论分析了成都市犀浦地铁站 建立前后站点邻近商业空间的演化过程,发 现影响商业空间发展的因素包括自组织、他 组织、外部环境等三个方面,并据此提出了 此类商业空间自组织演化的规律、方式、动 力和根源。最后提出郊区中心型地铁站点邻 近商业空间的发展策略,为站点地区商业空 间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山市柏景台商住楼坐落在中山市城区长途汽车站斜对面,是一座集商、住、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用建筑。该工程地下二层为停车场,地上1~7层裙房为大型购买商场,8~29层塔楼(三幢)为高级公寓,30~31层为设备层。建筑总面积为7.8万m^2,总高度为95m  相似文献   

18.
杨志远 《建筑技术》2006,37(9):674-675
广州中华广场两塔楼施工过程中,需对已营运的商业中心进行防护,防护棚跨度24m,安装高度45m,吊装能力限制在3.2t内,安装和拆卸过程中不允许在现场电气焊作业,且无条件设置施工脚手架,为此在结构布置形式、材料选型、节点处理及安装拆卸中采取措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百年建筑》2005,(12):66-71
文化,建筑所处地点及使用人群的差异,产生了建筑的文化特征.文学艺术讲求文化.建筑亦讲求文化。失去了文化内涵的建筑,便缺少了血气.日显苍白无力,而摸不着方向的建筑更是不伦不类,然而,综观当代中国的建筑.气色红润者有几?  相似文献   

20.
以武汉市251148条商业POI数据为基础,利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最邻近距离分析等方法识别武汉市整体及多类型商业中心,分析各类中心的集聚特征。结果表明:①武汉市整体形成“区域—市—组团”商业中心体系,光谷、武广、中山大道为武汉市商业空间的3大核心区域;②不同类型的商业中心在空间上呈现分异性,特别是居民生活中心和商务办公中心;③中心圈层的各类商业中心具有“沿江、沿主干道”集聚分布的特征,外围拓展圈层的各类商业中心围绕经济产业园区分布,远城区圈层的各类商业中心围绕行政中心进行布局。最后,将上述研究结果与武汉市相关规划进行比较,总结商业中心的现状与规划在等级、数量、空间布局方面的差异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