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纳米银与水凝胶两者性能结合,制备医用银离子抗菌水凝胶敷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不使用分散剂,采用水凝胶的纳米孔吸附银离子的方式制备纳米银,使用壳聚糖、冰醋酸、纳米银、泊洛沙姆、碳酸氨、甘油六种试剂制备纳米银抗菌凝胶,并采用类似的方式制备纳米银抗菌凝胶敷料。分别对制备得到的水凝胶敷料进行UV-vis分析,并测试其抗菌性、溶胀性和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添加分散剂和还原剂的条件下,硝酸银可以被还原成纳米银,表明纳米银制备方法可行;水凝胶对大肠杆菌的最大抑菌圈为4.20mm左右,对葡萄球杆菌的最大抑菌圈为3.52 mm左右,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且纳米银的添加,更加增强了水凝胶的抗菌性;相较于其他甘油含量的水凝胶敷料,添加2%甘油的敷料具有更好的溶胀性;银离子抗菌水凝胶敷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促进细胞增殖分化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朱炯霖 《精细化工》2020,37(6):1274-1281
以植物还原剂——金银花提取物和化学还原剂——丙三醇,分别还原硝酸银,制备了两种纳米银溶液。采用浸渍法将上述制备的纳米银溶液分别对棉织物进行功能整理。利用SEM、EDS、XRD、FTIR分析整理前后棉织物的外观形貌及结构,并探讨了整理后的棉织物的抗紫外性能、不同洗涤次数后其含银量、色差和抗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主要通过范德华力吸附在棉织物纤维素的无定形区;与化学还原法相比,植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粒径减小了约15nm,植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溶液整理后的棉织物经过50次洗涤后,棉织物表面的纳米银吸附量及色差变化不大,且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旧达到99%以上,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及良好的耐洗涤性能。另外,植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溶液整理后的棉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达到了36.82,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3.
纳米银具有优异的导电、催化和抗菌等特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医药和军事等领域~([1])。本文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硝酸银为原料,明胶溶液作为助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在室温条件下(25℃)快速制备了纳米银颗粒。研究了加料顺序、明胶黏度以及反应体系pH值对合成纳米银颗粒的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并揭示了其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明胶能够作为纳米银合成的优良助剂,制备的纳米银颗粒分散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2):369-372
针对纳米银粒子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化学还原法中化学试剂的大量使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纳米银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二糖法、多糖法、微生物合成法、植物提取物法等。同时介绍了纳米银离子在净水处理和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认为,糖类作为还原剂可生成具有良好催化及杀菌性能的纳米银粒子。纳米银的形貌可控制备以及生物合成法中微生物及植物的选择技术等是今后纳米银绿色制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纳米银粒子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化学还原法中化学试剂的大量使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纳米银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二糖法、多糖法、微生物合成法、植物提取物法等。同时介绍了纳米银离子在净水处理和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认为,糖类作为还原剂可生成具有良好催化及杀菌性能的纳米银粒子。纳米银的形貌可控制备以及生物合成法中微生物及植物的选择技术等是今后纳米银绿色制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纳米银材料具有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而且其性能可以由形貌、组分和微观尺寸来调控。为了探究多元醇法反应参数对纳米银光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AgNO_3的摩尔比、反应温度以及还原剂来制备不同形貌和尺寸的纳米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较低或还原剂的还原性较弱时,有助于获得形貌可控的类球形纳米银颗粒,对应的吸收峰较窄。在PVP/AgNO_3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150℃,乙二醇为还原剂和溶剂时,纳米银的吸收范围可拓展到近红外区,在太阳能光热转换、光热治疗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载银活性炭的抗菌机理、制备方法及抗菌性能影响因素。制备纳米银的生物法主要是利用植物浸取液制备,这是一种新兴绿色环保方法。银的抗菌作用机理较为复杂,抗菌性能受银离子价态、银颗粒尺寸、银离子浓度等因素影响,不同形态的纳米银其抗菌性能也不相同,纳米级氧化高银抗菌性能表现最好。而新型材料载银活性炭纤维抗菌性能更加优异,耐洗性能好,洗后其抗菌性能未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8.
以膨润土片层结构做模板,将银氨溶液与改性膨润土进行离子交换反应,通过光还原法制备得到了纳米银插层膨润土抗菌剂。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能谱分析测试表征纳米银插层膨润土抗菌剂的结构与成分,并测试抗菌性能和白度变化。结果表明:纳米银插层膨润土抗菌剂的膨润土片层中夹插有球形纳米银,纳米银颗粒的主要粒径为2-8 nm,其中小部分粒径为8-17 nm,这种独特的模板结构确保纳米银抗菌剂结构稳定和性能稳定。纳米银插层膨润土抗菌剂中纳米银含银量为1.04wt%,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0μg/mL。纳米银插层膨润土抗菌剂具有颜色稳定性和持久抗菌性。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制备纳米银。一为化学法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保护剂,硼氢化钠(NaBH4)作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银;二为光化学催化法采用汞灯紫外光照制备胶态纳米银。分别用透射电镜对纳米银进行表征,并利用悬液法对纳米银的灭菌性能及对耐药菌灭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银对耐药菌具有很强的灭杀作用,平均灭菌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10.
利用L-精氨酸作为还原剂兼保护剂,以硝酸银作前驱体,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法绿色合成氨基酸纳米银。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JEM-2100F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不同反应条件制备的纳米银进行表征,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精氨酸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以及加料顺序等制备条件对纳米银形貌及分散稳定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得到粒径(10±2)nm均匀稳定的纳米银。将纳米银分散液涂膜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烧结,结果证明银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16μΩ.cm)和较高的附着力(5A),这预示着其在印刷电子方面的良好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了大小均匀、分散性好的球形纳米银粒子,并研究了其对未水洗羽毛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银对羽毛表面细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当纳米银粒子浓度为1.8μg/mL时,漂洗液中90%以上的细菌已经被杀灭,浓度大于18μg/mL时,对细菌的杀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22,(10):2653-2656
由于纳米银的许多特殊性能均取决于其粒度,因此制备粒度可控且均一的球形纳米银是非常重要的。以硝酸银为银源,鞣酸和柠檬酸钠为还原剂,制备了不同粒度的球形纳米银颗粒。实验分别考察了硝酸银、鞣酸和柠檬酸钠的用量,以及混合温度对粒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的不同粒度球形纳米银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双还原剂液相还原法能够制备分散度好、粒度均一的球形纳米银。随着硝酸银用量的增加,纳米银的粒度变化不大,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鞣酸用量的增加,柠檬酸钠用量的减小和混合温度的升高,纳米银的粒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纳米技术作为当前较火热的新兴科研技术,纳米材料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纳米银是粒径介于20nm~50nm的一种纳米金属银单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催化、光学、传导、灭菌性能,在医学、建筑、航空航天、饮用水处理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未来几年,纳米银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特性,将被更多的应用到医学领域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该文着重综述了纳米银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概述了纳米银的性能、制备、抗菌机理以及与其他材料复合处理水污染等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还原法,以硝酸银(AgNO3)、过氧化氢(H2O2)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为原料制备了纳米银粉无机抗菌剂,然后将其加入到聚丙烯酸酯粘合剂体系中制备纳米银粉抗菌整理液,并通过抑菌圈法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银粉抗菌剂较佳的反应条件为w(AgNO3溶液)=5%,活化时间为12h,w(H2O2溶液)=6%,w(PVP溶液)=5%,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h;当抗菌整理液中银粉浓度为0.5g/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1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7mm。将抗菌试验后的试样放置6个月后,抑菌环仍然清晰未受细菌感染;该纳米银粉无机抗菌剂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和抗菌持久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有效克服传统生物农药有效成分吸收慢、药效持久性短和药效不稳定的弱点,对纳米银制备及提高生防菌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方法]利用化学液相还原法,在氨水存在的情况下,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保护剂,还原氨银溶液,制备纳米银;以番茄灰霉病菌和白菜软腐病菌为供试菌,进行纳米银与生防菌剂协同抗菌作用的研究.[结果]经富集、清洗、超声处理后得到的纳米银,扫描电子显微镜鉴定其平均粒径在100 nm以内,形状规则,纯度在90%以上;纳米银与硫酸链霉素对白菜软腐病菌的共毒系数为244.3,对大肠杆菌为315.4.[结论]纳米银可有效提高拮抗菌的拮抗活性,完全抑制灰霉病菌丝生长;其与硫酸链霉素结合可显著提高对白菜软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硝酸银为银源,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保护剂,采用超声微波辅助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保护剂用量、还原剂用量对纳米银粉体晶相、微观形貌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制备的纳米银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0 min,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为0.3 g,还原剂用量为2.11 g时,超声微波加热反应可制得结晶性较好、粒径较小且分散较好的纳米银粉体。实验提供了一种高效、简便、环保的纳米银粉体制备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化学法反应时间长、产物晶型不完整、颗粒容易团聚、反应体系不环保等问题,在纳米银的产业化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无患子提取液为还原剂,制备了含有纳米银的无患子复合抗菌液,考察了无患子提取液用量、温度、硝酸银摩尔浓度等因素对纳米银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并借助UV-Vis可见分光光谱、X射线衍射(XRD)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表征;通过抑菌环法探讨了复合抗菌液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由UV-Vis图谱可知,复合抗菌液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SPR)在418 nm左右,说明该复合抗菌液中有纳米银的存在;XRD图表明合成的纳米银为面心立方结构;TEM图表明合成纳米银粒径为10~40 nm。由此获得的含有纳米银的无患子复合抗菌液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显著协同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变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植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对人参病原真菌的高效抗菌作用,以减少内吸性杀菌剂对环境的污染。[方法]采用植物还原法,以黑心菊超声水提液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银溶胶,并对纳米银粒子进行全方位表征;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纳米银溶胶、内吸性杀菌剂和2者的混合物对3种人参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纳米银粒子平均直径为1.8 nm,且分散性均匀,产率为89.99%;14.29 mg/L纳米银溶胶(均低于3种内吸性杀菌剂质量浓度)对Botrytis cinerea、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和Fusarium solani的抑制效果均为最好,EC_(50)值分别为1.6919、2.1046、4.3868 mg/L,EC_(90)值分别为39.5124、20.5182、78.6884 mg/L。[结论]植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与内吸性杀菌剂相比具有更高的抗菌活性,纳米银溶胶-内吸性杀菌剂复配物与内吸性杀菌剂相比,大量减少了内吸性杀菌剂的使用,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归纳了碳纳米管增强纳米银复合材料(Ag/CNT)的制备途径及性能变化,阐述了Ag/CNT复合材料在水离子体检测、抗菌、催化、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并指出:在制备方式中,在吸附型CNT沉积纳米银(Ag/a–CNT)复合物质制备过程中,由于CNT表面基团的保护效应,致使纳米Ag在CNT表面均匀分散,同时,CNT大的比表面积又增强了银纳米粒子的吸附作用。Ag/a–CNT将是以后CNT增强纳米银复合材料主要的制备方式。另外,纳米银的加入不仅可以增强复合物质光学和热学性能,而且还能产生复合材料新的其它性能和应用。如何在保证复合材料应用效果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和实现工业化生产都将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纳米银材料具有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其性能可以由形貌、组分和微观尺寸来调控,因此可控制备性能合适的纳米银是很关键的一步。本文介绍了几种纳米银的制备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不同的制备方法使得纳米银的性能在各领域得到更为针对性的应用。纳米银材料在医学、催化、电子工业、水处理方面起着的重要作用,成为广受关注的纳米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