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贞 《风景园林》2011,(1):72-77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绿地在域市化进程中的变化和环境承载力分析,针对本区域的绿地空间格局及其生态功能转型对区域(社区)生态健康的影响,提出农田一农村以及河流是未来生态城市和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点和景观纽带的低碳绿地发展思路.并认为对区域绿地的城市化建设应有一种制约机制,而提出低碳概念和建立定性或定量指标也是今后绿地建造的重...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景观概念,分析了山城滨江地带的自然特质和形态特征以及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威胁,并根据生态城市理论和当代景现设计学原理,在建构山城滨江地带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城滨江地带景现规划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9)
城市化是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重要阶段,也是实现社会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当今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推动我国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理念不断发展。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景观生态设计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基于此,该文针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后期的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戴伟  孙一民   《风景园林》2019,26(9):83-92
三角洲地区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长期积累的生态问题也更加突出,暴露出的空间脆弱性问题日益显著。面对自然基底脆弱、自然灾害扰动趋势增强等因素在时空上的高度叠合,迫切需要提升三角洲地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扰动的能力。首先从景观角度分析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提出韧性规划是对现有三角洲地区规划转型的论点,认为鲁棒性、适应性、学习—转化能力是三角洲地区韧性规划的核心能力,系统性、协同性、底线性、预判性是三角洲地区韧性规划的主要思维特征。其次,进一步从优化整体格局、构建流动性载体、加强对韧性技术策略的研究和应用、重视跨尺度协作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格局—连通—关键点"的韧性规划框架。最后,阐述韧性规划作为三角洲地区规划转型的新理念,应用于具体案例的空间布局时须以人为本,依托自然环境,以自然流动性为规划导向;须基于预判式过程,充分构想能够应对不同情景的预案;须整合生态智慧与现代技术,明晰兼顾鲁棒性与适应性的功能分区管治体系。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7,(12)
随着我国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对于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的规划也给予了相应的重视,特别是人们的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增长之后,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力求为百姓创造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需求。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涵义,分析了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说明了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并提出了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措施,希望给正在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城市带来些许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袁嘉  杜春兰 《风景园林》2020,27(4):50-55
城市植物景观的系统稳定性、观赏效果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维持正面临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严峻挑战。近年来,生态系统关键种的保育研究为城市植物景观提供了增强环境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分析关键种对于城市植物景观的重要生态功能,综述国内外关键种的研究应用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建“城市植物景观—关键种”协同共生体系的设计框架。从环境要素设计、关键种选择与吸引、植物筛选及种植、营巢生境与庇护生境设计、踏脚石生境与迁徙廊道设计等方面探讨关键种与城市植物景观协同共生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提供风景园林实践中以关键种与植物景观协同共生来提升城市植物景观功能的有效途径,以及“城市植物景观—关键种”协同共生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归纳、设计框架和应用范式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在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中,已经不能单一考虑景观效果,而是需要将景观重构与生态修复以及文化传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基于此,论文以新乡市凤泉湖右岸景观设计作为实际案例,提出"生态、景观、文化"三位一体景观设计理念,塑造地块内生态、景观、文化要素为一体的城市滨水景观,探索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韦新宇 《规划师》2022,(S1):94-98
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深挖公园景观生态内在和外在价值,构建稳定、协调、可持续的公园景观,对缓解城市过度建设带来的人居环境、生态、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凸显人、城市、自然“人—城—园”和谐关系,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分析生态与景观的共同特征,探索生态元素与景观功能、生态过程与景观空间的内在联动关系,提出“景观特征—景观功能—空间格局”的景观生态设计策略,构建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共融的空间格局。同时,以广西独秀峰公园为例,通过打造“独秀峰—秀湖”山水生态基底,制定针对各类景观的生态设计策略和措施,实施“两核六大生态”项目,进一步促进公园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生态效益产生,以期为公园景观生态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公园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俞孔坚 《中国园林》1998,14(1):17-21
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空前的城市化进程中,现代中国园林专业必须面对重大的实现问题,放下小农园林思想包袱,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应在现有专业领域基础上,努力成为居住社区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自然保护地的规划,城乡整体景观和生态规划,国土规划,城市设计,旅游地规划设计等方面起主导作用,成为维护自然生态过程,黑市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坚。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当代社会思想和关注热点,结合湖南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文中简称"临港新区")总体规划中景观规划的专业实践,分析了滨江、临湖与丘陵相间地带的自然特质和形态特征,以及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生态景观威胁。根据生态城市理论和当代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反规划"创新手段为途径,以建构"山、水、绿、城"景观特色和生态安全格局为目标,提出了多种特殊自然资源集合型城市新区景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生态环境急剧退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低碳城市是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对策之一.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低碳园林开始受到了城市管理者和规划人员的重视.但目前低碳园林仅处于概念层面,缺乏具体的实施途径.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低碳园林概念及其与低碳城市关系辨析的基础上,从生态学角度探讨了低碳园林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增加城市绿量、改善景观布局、选育应用功能性植物、建设近自然园林、综合利用水资源及引导居民参与园林建设等低碳园林规划建设的生态学途径,以期为低碳园林和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颜姣   《风景园林》2021,28(7):39-53
庄园遗产景观是指包含花园和农业用地的历史乡村庄园集群。在气候变化、工业发展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庄园遗产景观正面临水生态环境失衡、空间碎片化和文化特征消失等挑战,而这些挑战只能从区域规划尺度去应对。以荷兰海德兰省巴克塞比克地区为例,在考虑地方景观异同的同时,以景观自身特性为基底,结合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诠释了一种旨在提升庄园遗产景观韧性的多尺度景观设计方法。发现森林砍伐为地域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对水系统与生态多样性造成了负面影响。基于在区域尺度上对庄园遗产景观历史发展的分析,森林景观恢复(FLR)作为主要设计策略,旨在从不同尺度上对“退化的”景观进行生态功能修复并提升人类福祉。这种新的空间设计方法将在不同尺度上促进文化遗产景观发展。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illustrates everyday practices of a marginalized population in areas of interrupted urbanization. These practices arise from the coincidence of an urban form produced and reproduced according to a Fordist logic of mass production for mass consumption and a Post-Fordist society with diverse needs. The paper focuses on practices that, while reconstituting needed urban elements, remain nevertheless unsanctioned because of a rigid imaginary of how urban space ought to be lived. These practices exemplify how residents respond to existing material and institutional restrictions by adopting hidden and clandestine forms of urbanization that allow them to reconstitute their urban space. The Phoenix metropolitan region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se response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call for a form of urban planning that is more adaptive and responsive to residents’ needs, aspirations, and desires.  相似文献   

14.
李冠衡  李慧  董丽 《风景园林》2019,26(S2):16-22
园林植物是构建城市生态或区域风貌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城乡规划从业者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但传统城乡规划教学体系尚未对此模块有较为完善的设置。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从城乡规划植物景观课程的变迁和实践探索入手,结合课题项目与教学经验,不断改进课程设置。以期从城乡规划知识背景为出发点,通过对“城乡规划植物景观”课程教学组织的优化,达到加强学生对树种类型及空间分布、植物生境及生长状态、树种类型与文化背景、居民生活与优势种植、历史发展与城市变迁以及植物景观与区域风貌等方面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实现从课堂教学到实践应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陈媛   《中国园林》2022,38(8):24
在国际范围内荒野保护运动持续发展的同时,中国 的荒野保护体系正在稳步建立。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 速,城市中自然荒野空间的开发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在不断扩 张的城市范围内尽可能保留与规划荒野景观,已经成为国内风 景园林设计师关注的问题。在梳理了城市荒野课题相关背景和 研究进展后,探索了荷兰的城市荒野实践经验,并选取3个不 同尺度和类型的代表性案例,分别对案例的项目背景、设计要 点和场地功能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自然优先、野性保护、 控制扰动和公众参与4点原则,并辩证地提取了可指导中国背 景下不同尺度城市荒野景观营造的策略,为构建中国荒野体系 提供了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16.
China's cosmetic cities: Urban fever and superficial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uring the la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China experienced a period of extraordinary growth and change. In just over 50 years, the country has been transformed from a semi-feudal society dominated by foreign interests to an economic superpower wielding authority throughout the world. A particularly feverish pace of intense urbanization has been underway since the 1980s wh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stituted a program of economic reforms under the direction of Deng Xiaopeng, Mao Zedong's successor. This 'fever' is causing an increasing pace of physical change to the nation's urban landscape. While many industrial cities in western countries developed over a period of two centuries, China's cities have been radically transformed or established in just two decades. This paper frames the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text within which China's urban landscapes are now being modernized; its focus is on the post-Mao transitional period. Through a set of field observations the paper comments upon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design influences on the nation's urban landscapes. These observations raise important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urban fabric. While it is possible to find examples of sensitive and appropriate approach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landscape design supported by enlightened policy-makers, such examples are rare and the norm is a 'cosmetic' approach to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ocal planning and design activities. Critical issues are raised and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help curb these activities that are increasingly destroying the ecological, socio-cultural and historic urban fabric of China's cities.  相似文献   

17.
陈英桦 《城市建筑》2013,(16):167-167
园林景观是人造自然环境的表现形式,其根据地区活动场所的改造要求,编制了一套完整的园林景观方案。经现场施工后,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景观区域。本文介绍了城市园林的生态价值,并提出了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艺术性设计方法,希望对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以西雅图绿色基础设施研究为例,从概念、策略、结构和规划研究方法4个方面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rban GreenInfrastructure,简称UGI)进行分析,指出西雅图模式吸纳了马里兰绿色基础设施研究的精髓——内部连接的自然区域和开放空间网络,同时立足于城市既有结构和城市生活这2个不可忽略的方面,构建了一个鼓励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由五大交织的网络系统构成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大规模物种灭绝、快速城市化以及工业土地利用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并削弱了地球上所有生命所依赖的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城市外围的自然土地已不足以确保人类自身的生存。为减少负面的环境影响,修复必不可少的生态系统服务,重塑人与自然元素的联系,并创造更健康、更具韧性的城市景观,有必要在城市和工业景观中采用具有超高生态功能并能引起公众强烈共鸣的种植方式,从根本上转变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介绍了美国Phyto景观设计工作室应用的基于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方法,解释创新的种植系统如何重建城市多样而丰裕的生境。阐述了植物之间、植物与人、植物与更大的环境如何联系的3个核心原则,通过案例说明该种植模式的应用,并讨论使其适应中国城市独特环境和社会政治背景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