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液环真空泵系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实际应用方面,有关系统性能的基础研究非常有限。本文采用流动系统模拟软件Flowmaster对液环真空泵系统进行建模计算,探讨了系统运行工况与液环泵性能和装置性能的相互关系,得到了液环泵参数(转速、叶轮尺寸)和装置参数(管路长度、管路内径、阀门开度、被抽容器压力)对液环真空泵系统运行工况及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工程设计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流量乳化液泵吸液性能差的问题,以乳化液泵的吸液管路为研究对象,建立吸液胶管阀口吸入压力、压力损失及管路参数的数学模型,分析对泵容积效率的影响,并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乳化液泵单个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乳化液泵吸液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了吸入压力、压力损失、管长、管径对泵液力端性能的影响。提出增加吸入压力、减小管路压力损失和最优管径管长等相关措施,为乳化液泵吸液管路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全干式真空泵系统具有启动快、性能稳定、能耗低、环保、寿命长的优势,并在钢液真空精炼上得到了的具体的应用。介绍了全干式真空泵系统和常规真空系统的优缺点,介绍了100 t VD全干式真空泵系统内烟气预处理系统以及干式泵系统的设计方法,讨论了全干式真空泵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为全干式真空泵系统在行业内的设计、选型、运行和投资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集中供热系统中,循环水泵是热工控制和调节的重要对象,它的运行工况对热网的水力工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利用水泵和管路的性能曲线对水泵的运行工况进行分析和调节的方法,指出了节约电能、减轻水力失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离心泵并联是改变输送系统运行工况的一种重要方法。应用两台同型号离心泵设计了并联实验平台,对不同转速、不同管路特性下的离心泵并联运行开展实验研究,基于实验数据分析各种因素对系统流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优化并联泵配置、提高运行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硝基氯苯装置经常因腐蚀问题导致非计划停工,尤其是精馏和结晶系统,腐蚀问题最为突出,严重影响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在现场工艺物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水解试验和热解试验模拟工艺过程,明确了精馏和结晶系统的腐蚀介质来源;通过实验室腐蚀模拟试验和现场腐蚀挂片试验,研究结晶器工艺侧、循环水侧和液环真空泵的腐蚀规律。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腐蚀措施,解决了硝基氯苯装置长期存在的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车用新一代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条件,采用三菱Q系列大型PLC为控制主机,配以气动系统和液压系统,设计出汽车真空泵性能自动检测设备。该设备通过模拟发动机带动真空泵工况及真空泵工作环境,能自动检测出真空泵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结果表明:该设备运行良好,检测结果准确,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高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梅钢150 t RH装置是近年来第一套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RH真空精炼装置.600 kg/h、67Pa蒸汽喷射真空泵技术是该装置的核心设备技术,该泵也是目前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最大蒸汽喷射泵设备.本文介绍了该泵的研制过程和采用的主要新技术、设计参数和运行中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9.
高波  侯昊 《机床与液压》2022,50(10):154-159
针对传统单泵式液压传动风力发电系统在复杂工况时常处于欠功率运行的状态,从而使整个机组工作效率较低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风速-压力反馈的数字式多泵液压传动系统。根据不同风速状态得到相应管路压力,并根据压力状态控制液压泵的切入个数,从而使多泵系统可以快速响应系统状态变化,最大化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以提高系统效率。通过在多泵系统与液压马达之间接入由电磁开关阀控制的蓄能系统,辅助多泵系统工作,提供瞬态的蓄能供能作用,以短时间内抑制液压管路能量波动,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AMESim/Simulink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泵蓄能系统可以适应复杂风速工况运行,工作效率比传统单泵系统更高且更稳定。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双泵双马达闭式静液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了由控制阀组将蓄能器连入系统后系统的工作特性;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从吸收压力冲击、能量回收及再利用的角度,建立了系统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容积、不同充气压力的蓄能器在静液驱动系统中吸收压力冲击的效果、在制动工况下回收能量及在驱动工况下能量再利用的效果,得到了系统能量回收率、制动时间随蓄能器关键参数变化的仿真曲线及起步、加速过程车速变化曲线,分析了蓄能器对缓解系统压力冲击、系统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螺旋副螺纹参数对螺旋摆动油缸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优螺纹参数,在现有螺旋摆动油缸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内螺旋环、活塞和输出轴构成的两级螺旋副系统三维模型,然后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合理划分网格并根据实际使用工况进行加载,分析了牙型角与螺距参数对螺旋摆动油缸效率、输出扭矩等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了螺旋摆动油缸综合性能较佳的螺纹参数,分析结果对螺旋摆动油缸性能优化具有一定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焰 《机床与液压》2018,46(8):40-44
液碱卸车完毕后,拆卸管道时管内的残留碱液会流至地面及设备上,需要及时冲洗,且冲洗水会导致污染;同时卸碱的离心泵本身易发生泄漏,导致喷溅。设计一种装置解决上述两种泄漏。该实用新型发明通过高压气体排空管道残余碱液;增添真空泵,控制其真空度,调节离心泵入口处的绝对压力。搭建卸碱小车进行实验研究,分析最终残余现象的原因,最终实现了零泄漏卸碱的要求。此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液体运输领域,不仅能够实现商品液碱,还能实现其他常规及高腐蚀性类化工原料的零泄漏卸载,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绿色环保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加氢反应流出物空冷器系统的腐蚀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系统地探讨了加氢反应流出物空冷器及其上、下游管路系统的腐蚀机理.重点探讨了NH4HS和NH4Cl的沉积规律;FexSy保护膜的组成、结构、性能;运行工况和杂质元素的来源及影响.以镇海炼化公司加氢裂化高硫扩能改造后的运存工况为示例,详细分析了以上因素引起加氢反应流出物空冷器管束冲蚀的实际危害源,提出了该类装备优化运行的工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液体漏加检测功能为研究对象,建立压力检测系统的数学分析模型,推导出影响系统压力变化的影响因子,研究压力检测系统的管径、管长及抽液速度等参数对压力检测精度的影响,揭示了系统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对压力检测精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样系统的管长、管径及抽液速度,对压力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影响比较显著;合理选择管长、管径及抽液速度,有助于改善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压力检测系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弥补净空高度650 mm过小而溢溅频发的缺陷,以真空脱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为基础,分析了真空度、吹氩流量、保真空时间对VD脱气的影响,最终匹配了一套高效变量真空泵系统。经过细致调试,对真空系统运行制度、真空吹氩制度、精炼工艺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生产表明,新钢210 t VD精炼炉具有超大高效低能耗的优点,其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余红梅  王慧  董增寿  陈刚 《机床与液压》2015,43(10):165-168
为了更及时、准确地对运行中的液压泵进行实时监测及故障诊断,提出构建一个嵌入式故障诊断车载终端。该终端以S3C6410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硬件平台,基于BP神经网络构成故障诊断系统,实现了对液压泵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实时故障预警及故障诊断的功能。并且经过实验证明:可通过3G网络更新BP诊断网络的各参数值,不断提高系统的故障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压电泵的输出性能,设计2种结构形式的三腔并联有阀压电泵.选用伞形被动截止阀作为压电泵阀体,分别设计"一字型"和"层叠型"结构压电泵,其中"层叠型"结构压电泵的体积为"一字型"结构的0.85倍.选用水和空气为介质,对2种结构的压电泵进行输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驱动压电振子的正弦交流电信号相位差对三腔并联泵的输出性能...  相似文献   

18.
某炼钢厂由于产品升级,原有50t VOD无法满足生产要求,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结合该厂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该VOD炉的真空泵系统、真空槽、槽车系统、多功能顶枪系统、钢包运输车系统和液压顶升系统等结构和工艺进行了分析改进,将其改造为50t单嘴精炼炉。该单嘴精炼炉完全满足生产要求,且各项主要指标都优于原VOD炉。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自卸车恶劣行驶工况并减轻驾驶员的操作强度,在重型载重汽车上,全液压转向系统得到普遍应用,而液压系统对转向系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根据全液压转向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性能特征,基于ADAMS搭建转向液压系统和机械机构的分析模型,针对转向、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过路障等几种工况进行虚拟试验分析。针对以上工况下,转向系统的响应时间、车辆行驶过程中转向机构所受到的冲击载荷进行分析;并分析系统的结构参数对响应时间和冲击载荷等的影响。由分析结果可知:液压系统使得转向系统反应时间延长;同时,液压系统能够有效地缓冲转向机构受到的冲击载荷。在实际转向液压系统设计中,合理选择转向器与转向动力缸间的液压胶管几何尺寸,使转向液压系统既能有效地吸收车轮遇到的冲击载荷,又不至于严重影响转向系统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