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随着市场上500元以下主流规格DVD刻录机的出现.以及DVD刻录光盘价格的不断走低.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青睐DVD刻录。目前DVD刻录分为DVD-R/RW、DVD R/RW、DVD-RAM三大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吧。  相似文献   

2.
目前,普通CD-R/RW刻录机的价格已经相当平民化了.两三百元就可以享受刭刻录机带来的便利.虽然CD-R/RW盘片的容量已经不小.但如果想要备份大量数据.CD-R/RW刻录机却远远无法满足要求了。随着摄像机的普及.个人民用级别的视频编辑系统价格不再高不可攀.自己编辑制作DVD也有可能。对这些朋友来说.可以刻录DVD光盘的DVD刻录机将是最佳选择。因此.现在就先来了解一下DVD刻录技术的规格.以便指导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刻录机。  相似文献   

3.
雷军 《微型计算机》2004,(21):33-33
TDK超硬系列DVD-R/RW刻录盘片是全球首款超硬DVD刻录盘,据称其盘片的耐磨强度为普遍DVD盘片的100倍以上,因此能够在苛刻的环境下实现DVD的高可靠性。目前,已上市的产品包括一款4X DVD-R和一款2X DVD-RW,市场报价分别为38元和55元。虽然速度和价格都不及普遍的DVD刻录盘片那么平易近人,但是对于注重数据安全性的刻录用户来说,却是两款非常值得期待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刘安 《电脑自做》2003,(4):132-132
CD 刻录机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 DVD 刻录机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和 CD 刻录机不同的是,DVD 刻录机的标准至今尚未达成一致,从早期的 DVD-RW、DVD+RW和 DVD-RAM 三驾马车到如今的 DVD-RW、DVD+RW、DVD-RAM、DVD Multi(整合 DVD-R/RW 和 DVD-RAM)和 DVD Dual(整合 DVD+R/RW 和 DVD-R/RW)五足鼎  相似文献   

5.
《电脑爱好者》2005,(2):102-102
LG GSA-5160D外置刻录机兼容包括DVD-RAM、DVD-R/RW和DVD R/RW三大类格式的传统,还将DVD R的刻录速度提高到了极限的16X,并且支持单张盘容量为8.5G的单面双层DVD R DL刻录技术,凸现了“数码管家”全面数据管理的巨大优势,GSA-5160D外置DVD刻录机是目前市场上少有支持DVD-RAM格式读写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电脑自做》2004,(4):24-24
此款美达DVD+RW刻录机在外观方面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面板中包括弹出键、播放键、音量调节键、耳机插孔都是常规的配置,美达的这两款DVD+RW刻录机都采用了Superlink防刻死技术,极大的避免了昂贵的DVD刻录盘出现烧录失败的情况。烧录DVD+R的速度为Max 6X(8X);烧录DVD+RW速度Max 4X(4X);读取光碟速度Max 40X(40X);读取DVD光碟速度Max  相似文献   

7.
《微型计算机》2004,(10):28-28
作为世界顶级的记录媒体公司——三菱化学最近在国内市场推出了一系列8XDVD R.4X DVD RW以及32X时性CD—RW盘片.以满足DVD/CD刻录市场对高速刻录盘片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八戒 《电脑自做》2006,(12):68-70
进入2006年,DVD刻录机已经沦落为装机必备的平民化产品,目前市售DVD刻录机的价格普遍定在300元左右,多款产品更是已经跌入300元以内。在DVD刻录机越来越普及的时候,作为DVD刻录机的数据载体DVD刻录盘片的选择也是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从兼容性、盘片质量、刻录质量各方面。对用户的数据安全都有影响,所以购买适合自己DVD刻录机的优质刻录盘就成了首要任务。因此。今天我们在这里将根据当前市场情况来谈谈如何选择一款优质的DVD刻录盘片。[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伍尉廷 《电脑》2004,(1):24-25
谈到DVD刻录,过往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在两个格式中作出选择,由于DVD RW和DVD-RW的刻录格式之争还未终结,早期市面上的DVD刻录机产品大都采用单一的DVD RW或DVD-RW规格,两种规格的盘片互不通用。直至双格式DVD驱动器的出现,打破了格式间的障碍,也正因为如此,使原本已经充满火药味的  相似文献   

10.
《数码摄影》2004,(12):69-69
GSA-4160B是LG公司最新推出的16速DVD刻录机.该款产品的最大卖点就是全兼容,可以支持各种格式,速度的盘片,如DVD R/DVD-R/DVD—RW/DVD—RAM等等,可以说是“一机在手,通吃天下”。  相似文献   

11.
毛回 《个人电脑》2004,10(6):243-243
如果你认为如今已经量产的多格式兼容DVD刻录机。最终能够解决DVD 和DVD-之间长期以来的标准之争,那恐怕就结了。虽然DVD /-R/RW都兼容目前几乎所有的格式,而且DVD RW联盟(DVD RW Alliance和DVD论坛(DVD Forum)现在都开始支持高性能的8X一次写入和4X的复写速度,但“战场”被移到了另一个前沿领域:双层(dual-layer,简称DL)记录。  相似文献   

12.
DVD刻录机的技术目前已相当成熟。对于拥有视频电视卡的家庭用户来说,将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录制下来,一般都是存放在自己机器里的硬盘中或是转刻到CDR做成VCD盘片保存。这样DVD刻录的优势就马上凸现出来,一般一个小时MPEG-2视频件就会轻易吞噬1GB甚至更多的硬盘空间。而DVD盘的容量可以达到4.7G.而普通的CD盘只有70OM。而且DVD刻录机的技术包括制式问题现在非常成熟了,大多数DVD-R/RW在兼容性方面令人满意,而且综台DVDDVD R/RW和DVD-R/RW的新型DVD-Dual刻录机也层出不穷,而且DVD-R/RW已经能够兼容DVD影碟机以及DVDROM,并且市场上有大量的DVD-R/RW刻录盘,那么其兼容性就完全不必担心。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是CD刻录机大丰收的一年。一方面CD—R刻录速度达到了惊人的52倍速,CD—RW擦写速度也达到了24倍速.另一方面价格不断下降.主流刻录机已降到500元以下。然而CD刻录机速度疯狂提升和产品价格不断下降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普通CD—R/RW盘片的容量仅为700MB.如果想要备份海量数据.它就无法满足要求了。在这个硬盘容量动不动就100多GB的时代,人们对海量数据备份的需求呼声也越来越高.DVD刻录机正如初升的旭日。然而.DVD刻录机有众多标准.我们不禁呐喊:DVD刻录机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4.
阿文 《玩电脑》2005,(4):90-91
如今,DVD刻录机主流产品的售价已降到了广大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程度。DVD以其超大的容量和长久的保存时间成为需要大量数据储存的朋友们的首选。可是目前市场上DVD刻录盘品种繁多,用户该如何选择DVD刻录盘片进行数据安全存储?笔者今天就给出一些选购小技巧。  相似文献   

15.
吴敌 《个人电脑》2006,12(1):34-34
这款光雕刻录机白金版的型号为TS H552L,缓存容量为2MB.支持16x写入DVD-R/+R盘片,8x复写DVD+RW盘片,6x复写DVD-RW盘片,8x写入DVD-R DL盘片,4K写入DVD R DL盘片.以及48x写入CD—只盘片和32x复写CD-RW盘片.可以说从规格上来看,除了DVD—RAM,它都可以支持写入.足够普通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16.
现在,DVD光驱已经成为了许多人装机的标配了,不过由于DVD规格有很多种,比如DVD—R、DVD+R、DVD—RW、DVD+RW、DVD—RDL、DVD+RDL以及DVD—RAM等,不少朋友根本搞不清楚这些格式之间有什么区别,刻录机买回来当普通光驱一样使用,很是浪费。针对这个情况,我们来补习一下DVD刻录格式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微型计算机》2004,(7):70-74
与过去CD-R/RW刻录盘刚面世的情况类似,目前的DVD刻录盘市场实在令人难以捉摸,不仅价格差异大,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为掌握DVD刻录盘片的选购技巧,我们特地走访了国内几大城市的电脑市场,以期对当前DVD刻录盘片市场有全面了解,为大家提供第一手现场选购资料。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2004年是DVD刻录年,随着宽带、数码影音产品的普及,人们对数据存储空间的需求迅速膨胀,因此数GB容量的存储空间以及影音文件的高质存储优势,使得DVD刻录机大受欢迎,但面对逐渐走人家庭的DVD刻录机,如何选择DVD刻录盘片却开始困扰用户。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说说如何选择DVD盘片。  相似文献   

19.
程渊  张伟  刀疤  李楠  晓冬 《软件世界》2004,(5):67-68
最近,关于DVD刻录机比较火的话题,除了价格天天都在下跌之外,就是关于DVD刻录机升级的了。其中明基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一个叫做“魔法变脸”的活动,也就是把它们的8X DVD RW通过刷新固件升级到8X的DVD Dual。升级完毕之后,这款刻录机可以以8X刻录DVD R,可以以2X刻录DVD-R。  相似文献   

20.
《数码摄影》2003,(11):29-29
众所周知,目前业界有DVD-RAM、DVD-RW和DVD RW三种DVD刻录机规格,而且互不兼容,使用户无所适从。而LG推出的GSA4040B刻录机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它是世界上第一款兼容三种DVD刻录格式的刻录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