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种计算最小负荷裕度的实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小负荷裕度能量度从当前运行点到电压失稳点的最恶劣的一种演化,为电压稳定预警提供更多信息。文中提出一种计算最小负荷裕度的实用方法。结合控制中心实际,得到一种负荷模式以及模式波动的表示形式,从而建立实用的连续潮流模型和求取最小负荷裕度的优化模型,推导了负荷裕度对于负荷模式的灵敏度,并采用序列线性规划法来快速、有效地求解最小负荷裕度。给出的期望负荷裕度和最小负荷裕度为电压稳定预警提供更丰富的规则信息。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改进的逼近理想解在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多目标决策的逼近理想解技术(TOPSIS),建立了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模型。并采用正交投影法对方法进行改进。为客观反映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根据粗糙集理论,从属性的差异度出发,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与专家的主观权重相结合,生成TOPSIS法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分级标准和待评价方案贴近各自理想方案的贴近度,确定待评价方案的承载能力。实例计算表明,本文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模糊模式识别法在中长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水文要素的历史演变特征及历史演变法的预报思想,将待预报年所在周期的前(m-1)年要素值为待征指标(m为周期年数),组成待识别样本.再把该周期贴近周期的前(m-1)年要素值做为待征指标,组成c个模糊模式(c为贴近周期数),然后利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4.
将统计综合法和总体测辨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实用的电力负荷建模方法。将调查统计、 仿真计算和动模实验相结合,为典型负荷节点建立了可以实际应用的负荷静 、动态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计及网络影响的高一电压等级的负荷模型。在以上的负荷建模 中还计及了补偿电容对负荷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电力市场的合同分解中应用确定性电量分解算法需要制定典型负荷曲线,历史负荷中的异常数据必然影响典型负荷曲线的有效性。文中借鉴计算统计学的等高线图法,采用系统聚类方法构造谱系树,将样本映射到叶结点,提出一种新的负荷形状畸变识别方法,并将其与传统的 t检验法相结合,应用于负荷异常数据的识别和修正。应用该方法对浙江电网的历史数据进行了异常负荷的识别和修正,分析结果说明其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质评价指标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水质评价标准存在的模糊性,基于集对分析理论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模糊联系度水质评价模型。首先计算各评价指标值的分级联系度,对样本指标值做初步分类;再计算各评价样本与水质标准之间的综合联系度;最后通过置信度准则评判评价样本的水质级别。为突出不同评价指标的贡献率,将熵值赋权法和超标加权法引入该模型,并通过理想点法进行权重的合成,实现了多种赋权方法优势的融合。将模型应用于闽江渔业水域的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组合权重的模糊联系度水质评价结果更贴近实际情况,评价结果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7.
孙成 《水利水电技术》2019,50(11):166-174
针对传统方法在研究水电配电网电力空间负荷密度的特性时存在电力负荷密度预测精度较低、用电高峰期出现供电紧张、运行稳定性较弱、安全性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LBAN模型的电力空间负荷密度预测方法。利用跨小波空间算法对水电配电网电力扰动信号进行去噪,获取电力空间滤波信号,根据DLBAN构建电力空间负荷预测模型,对待测区块指定最合适的类标签进行修正。利用DLBAN预测模型完成配电网电力空间负荷密度预测,得到其属性呈正相关性,从而实现对水电配电网电力空间负荷密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电配电网的应用中,城市第二产业的负荷密度的稳定性较强;不同用户的休息时间与负荷密度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第三产业的用电时间具有周期性,且负荷密度较大,对整个水电配电网区域负荷密度的贡献度较大,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负荷模型向量基的概念,把基于元件的建模方法(综合统计法)和基于量测的建模方法(总体测辨法)结合起来,以聚合理论为基础,把实测点的负荷模型外推到其他未知点。通过负荷调查统计建立负荷模型系数矩阵,由实测点的负荷模型,通过不相容方程求最小二乘解,得到该地区的负荷模型向量基,区域内的其他任意未知点的负荷模型均可通过负荷模型向量基求出,建立该地区的负荷模型参数库。该方法已应用于实际电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对研究时段内多个负荷水平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的基础上,采用多维正态分布抽样技术,提出了一种同时计及节点负荷相关性和负荷预测不确定性的电压稳定概率评估方法。通过对负荷样本多次抽样后进行连续潮流计算及模态分析,可以获得系统功率极值、母线与支路参与因子的统计信息,以及系统在给定负荷水平下电压失稳的概率,从概率角度指出具有潜在电压稳定问题的区域,实现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概率评估。通过对IEEE 57节点系统进行分析计算,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就模糊聚类数、负荷预测不确定性和节点负荷相关性对电压稳定评估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无历史数据的新老城区空间负荷预测,一般采用分类分区法,所有同类小区基于统一的分类负荷平均密度预测其负荷。针对这一不足,基于空区推论的思想对分类分区法进行了改进,提出现有面积(不含新城区)上的分类总负荷减去有历史负荷数据的老城区的负荷即得到无历史负荷数据的同类老城区的总负荷;同理,规划面积(含新城区)上的分类总负荷减去现有面积上的分类总负荷即得到同类新城区总负荷,再结合面积算得无历史数据的新老城区的平均负荷密度,进而预测其负荷分布。这样使得有、无历史数据的老城区和新城区采用不同的负荷预测思路以提高其预测精度。该方法几乎不增加收集原始数据的工作量或附加的数据较易获得。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PLC在水电厂负荷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水电厂负荷控制中的应用,从系统的组成开始分析了系统的整体功能及系统的设计过程。通过对控制过程及实现过程的分析,以逻辑图的方式展示了PLC控制程序对上网负荷控制的清晰流程。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轻松地完成全厂的功率调节,实现对上网负荷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抛载法是在发电机运行状态下测量发电机电磁参数的一种方法,通过介绍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力发电厂5号水轮发电机改造后d、q轴抛载试验的内容与方法,分析并计算出发电机主要电磁参数。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电力负荷与电力系统广域动态特征的相关度分析方法。以发电机相对功角作为系统广域动态特征,构造研究广域相关度问题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包括系统当前运行状态及各发电机功角的相关度指标,并计入了负荷时变性的影响。以特征向量之间的相异度作为分类标准,采用Chameleon聚类算法对特征向量空间进行分类。对分类结果进行频繁模式挖掘,根据相应关联规则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最终确定负荷的广域相关度。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是否计入负荷时变性并不影响研究结果的总体趋势,体现了该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为进一步开展广域负荷建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粘弹性文克尔地基矩形板的稳态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颜可珍  夏唐代 《水利学报》2005,36(9):1077-1082
本文研究了粘弹性地基上矩形板在受到运动常值荷载和运动谐和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问题,得到了薄板的动力响应的解析表达式,计算和分析了板的固有频率和临界速度。通过算例深入分析了荷载运动速度和频率及地基参数等对板的动态挠度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荷载运动速度、频率和地基刚度对板挠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光纤传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安全监测技术,利用光纤传感机理,对四川省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二维模型随机裂缝进行实验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果,能准确捕捉到初裂荷载和初裂位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概率论原理,通过建立条件频率曲线的方法,论证推悬比的频率曲线,即悬移质发生的条件,相应推移有条件频率曲线。以长江新厂站实测资料例,对如何建立频率的曲线的工作程序,方法、图表等,作了详细说明,为泥沙工程中确定推移量、延长推移质系列、改进泥沙测验布局,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底层泥沙交换和状态概率及推悬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韩其为  何明民 《水利学报》1999,30(10):0007-0017
本文首先论述了床面层泥沙静止、推移(滚动与跳跃)和悬浮三种运动状态及它们转移的临界条件,四种基本转移概率和由它们构成的九种状态转移概率。接着利用数字计算结果,给出了四种基本转移概率,并分析了它们的特性。在这个基础上计算了泥沙在床面层处于静止(床沙)、推移(推移质)、悬浮(悬移质)的状态概率。最后作为状态概率的应用给出了推悬比的公式。  相似文献   

18.
广西电网电源结构不甚合理,已建水电站调节能力差,火电机组调峰能力不足,电网峰谷差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大量调峰容量。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是解决电网调峰、调频,减少弃水调峰电量损失的最佳措施,是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ckflow,a two-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sediment movement was established.The complexity of the watercourse boundary at the confluence of the main stream and the tributary was dealt with using a boundary-fitting orthogonal coordinate system.The basic equat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total sediment load model,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format,and key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using the orthogonal curvilinear coordinate system were discussed.Water and sediment flow in the Chongqing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were simulated.The calculated water level,flow velocity distribution,amount of silting and scouring,and alluvial distribution are found to be in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data,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numerical model and calculation method are reasonable.The model can be used for calculation of flow in a relatively complicated river network.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利用水库实测淤积量和水库上、下游水文测站泥沙测验成果估算水库推移质淤积量的方法 ,并用此法对我省石泉等七座大中型水库的推移质淤积量进行了估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