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立窑卸料装置的结构对卸料均衡性的影响及对策徐斌四川自贡市水泥厂(643010)机立窑实现优质高产必须要有稳定的热工制度,确保立窑底火的四个要素:即温度、厚度、高度和均匀完整性处于正常的状态。底火的均匀完整性,实际上就是指立窑是否偏火和偏火的程度,垮...  相似文献   

2.
就机立窑的操作而言,实质上就是在煤料配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实现上火速度、卸料速度和加料速度三平衡,从而使底火位置在“动态”下稳定于喇叭口之中。生产中,往往存在因卸料、加料操作不当,将底火拉深,影响机立窑产、质量的现象。为此,我们采取了两项措施来稳定底火,防止底火拉深。 措施一:根据本公司Φ2.9×10m机立窑料封管安插在钢板机机尾卸料的特点,由料封内通风阻力公式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众所周知,机立窑看火操作全过程中,无论是统一操作方法、提高看火工操作技术水平、坚持暗火连续煅烧操作、提高产质量、降低能耗、稳定热工制度、促进良性循环等都是围绕稳定“底火”开展一系列工作的。 但是,笔者在国内部分机立窑水泥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时,发现实际生产中接触最多、谈论最多的“底火”一词,却缺乏全面认识、深刻了解。稳定  相似文献   

4.
普立窑和机立窑在生产过程中,均常见一处底火层与另一处底火层不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即一处底火层位置高于或低于另一处底火层位置,俗称“偏火”。在普立窑调整偏火操作上积累的“一压二引三返火”、“一挤二引三补火”等经验,对调整普立窑的偏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普立窑改造为机立窑或新建的机  相似文献   

5.
水泥熟料生产的整个热过程都是靠消耗燃煤来进行的。窑内热工制度的稳定与耗煤的关系极大,同时也能稳定熟料质量,因此,要节约煤耗,首先就要稳定热工制度。就机立窑看火现场来说,就是稳定底火。一般来说,底火稳定了,整个机立窑的热工制度也就稳定了。  相似文献   

6.
1前言机立窑生产过程中,采用晶种烟烧技术,生料易烧性得以显著改善,物料透气性好,上火速度相应加快且均匀稳定,窑内通风阻力相应降低,中部通风良好,烧成反应能力强;坚持暗火操作连续稳定进卸料,可大大减少炼边、结圈、偏火等异常窑况的发生。因此,该技术推广应用以来,在促进机立窑增产、提高熟料质量。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效果。但是,采用晶种烟烧技术后底火层变脆,如果在生产操作和相应的工艺配套措施上,不适应该技术的工况要求,将会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如:卸料速度过快易拉断底火层,形成料块架空,导致塌窑抽…  相似文献   

7.
3 底火不稳定的处理 3.1 底火不稳定的判断 要处理底火不稳定,自然必须先知道底火是否正常,即通过一些现象和粗略的数据来进行判断。 3.1.1 底火不稳定的主要表现形式 通常把底火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位置”——过深或过浅、平衡或偏火,“整体”——完整或断裂等现象的变化,作为判断机立窑的底火是否正常、稳定的不成文的指标,即底火是否正常、稳定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0前言在机立窑生产熟料的过程中,实现加料速度、上火速度和卸料速度的相对平衡,是保证机立窑热工制度稳定的关键。其中,对上火速度的控制,体现在操作中就是稳定“底火”,控制好窑内物料高温层的位置与厚薄,避免出现“偏火”现象。但因立窑生产技术的先天不足,其在银烧过程中多少总会存在着中心通风不良、导致“底火”不稳定、发生“偏火”、熟料不能速冷及f-CaO偏高等问题。目前,大部分立窑锻烧过程中对热工参数缺乏必要的监控,操作工凭经验获得的常常是滞后的信息,因而无法及时对饭烧制度进行调整上调整过程中容易引起熟料质量…  相似文献   

9.
上述是对底火的认识,是稳定底火的基本条件,既有理论分析的一面,也有操作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窑横断面通风不均是立窑的主要弊病之一。边风盛,中部通风阻力大,常会诱发中部底火异常。立窑操作的关键是稳定底火,而底火的核心是中部底火,因此就有了“看着中间火操作”一说,如果中火控制不好,就会引发诸多的异常窑情,一般说来:中部底火层掉入直筒部分不超过1/3,中部烟气上升轻快有力,无粉状物堆积,全风操作窑面无大的呲火。中部无底火断裂、抽心等窑情时,就可以认为中部底火正常。否则均可认为中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窑情。  相似文献   

11.
胡天鑫  周正良 《水泥》1991,(9):38-39
一、机立窑卸料装置的缺陷生产实践中,在生料配方、配煤量、煅烧操作方法都正常无误情况下,机立窑有时出现突发性底火破裂、塌边、抽心等不正常窑况。经人工修补底火,并在底火正常后继续开机下料,但不久又可重复出现底火破裂而塌边或抽心情况,这种情况可连续几个班或几天内反复出现,严重影响机立窑生产。在打开小窑门检查时可发现,虽窑内熟料结块情况正常,窑温适当,但窑内有半边或大半边不下料,打开机立窑底部检修门入内检查发现:两个进风管以及连接板上边堆积着大量熟料,下部为大块熟  相似文献   

12.
三平衡:即指加料量与卸料量保持平衡;卸料速度与底火上升速度保持平衡;加料速度与底火上升速度保持平衡。或者说,在机立窑的连续操作过程中,把握好加料、卸料、用风这三者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分析了实现机立窑闭门操作的基本条件,认为要搞好机立窑闭门操作的关键是:提高认识,做好窑前工作和系统管理,确保风、煤、料、操作适当和稳定。  相似文献   

14.
颜廷富 《四川水泥》1996,(6):39-39,44
29 什么是底火上升速度? 答:底火上升速度.目前尚无定义。通常可以按下述两种解释和认识。 (1)底火上升速度.就是物料反应速度。即物料在立窑内完成预热以后,在高温状态下,完成水泥熟料烧成所需时间。这个时间耗用越短,则底火上升速度越快,窑的产质量越高。 (2)底火上升速度,就是高温带向上“移动”的速度。这在立窑停止卸料,“返火”时比较容易直观地理解。由于我国立窑水泥厂大都改为机立窑,上述“向上移动”的速度已基本与物料下沉速腰平衡,所以,平时是“看”不到底火在不停地上升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地消除立窑的偏火和改善窑内的通风,我们在东辽县水泥厂φ1.7×6.5米塔式机立窑上进行了腰风试验。众所周知,立窑的底火对正常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正常生产时,立窑的底火一般呈锅底形,反映了窑内的通风情况。可以认为,窑内风速或风量的分布曲线就是底火层的形状曲线,而底火层的厚度分布,同样可以看作是煤的燃烧速度(或物料的煅烧速度)与各点散热情况的综合反映。或者说,不管底火的形状、厚薄如何,均是窑内风量分布的结果。因此,如果窑内的通风情况假设为理想状态的  相似文献   

16.
周彪  王树春 《水泥》1995,(3):40-41
盘塔式机立窑扩径改造为塔式机立窑周彪,王树春,王骅,张燕荣,王兰奎安徽省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230051)直径在Φ2.5m以下的盘塔式机立窑由于结构限制,改造过程中一般只作相应的扩径,因此存在着中部底火拉深,熟料能耗较高等问题,扩径改造效果不明显。对...  相似文献   

17.
冯彬祚 《水泥》1998,(7):34-35
在机立窑上,采用塔式或盘塔式卸料装置时,塔尖的更换是十分麻烦的,需要将窑内底火吹灭,卸空全部物料,拆除旧塔尖,安装新塔尖,重新填窑点火,给连续生产造成损失。本文根据某厂3号机立窑塔尖使用周期日益缩短的现状,分析影响塔尖使用寿命诸因素及防范、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4用风操作 机立窑连续作业中,用风操作的原则是:以底火能承受风的能力为前提,尽可能增强补风意识.目的是:将新鲜空气鼓人窑内,让废气排出窑外,充分发挥风的助燃作用,使生料在窑内加热升温、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熟料,并及时被冷却.  相似文献   

19.
1前言我厂为立窑生产厂家,有四条Φ3m×10m机立窑生产线。近年来,单窑时产一直在8.5t左右,出窑熟料烧失量也常常超过1.0%,窑工普遍反映,物料上火太慢,不能大风大料煅烧,加料稍大,底火就拉深,无法使立窑达到高产,且底火难以稳定,容易偏火。由于物料上火过慢,偏火部位底火极难纠正,比如在偏火时,用小风养火,但不停止卸料时,因用风量减少,物料燃烧速度变得更慢,底火更是拉深,经常出现深粘边,结大块在喇叭口以下,处理起来相当困难,有时甚至出现烧熔铁砖的现象,卸红料也是常有的事。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燃…  相似文献   

20.
东关水泥厂烧成车间自1988年以来,针对窑上看火现场的技术管理标准,把对看火工的必备素质要求融为一体,提出看火操作十条纲要,有力地促进了机立窑的良性循环,减少了异常窑况,实现了熟料产量、质量的稳定提高。 1 有高度的质量意识。当生产与质量发生矛盾时,产量必须服从质量。 2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底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