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电器零部件表面温升的测量电器的触头、固定的接触联接、导电部分等零部件的温升试验,主要是测量它们的表面温度。过去标准规定的温度计法和半导体点温计法,由于在测量电器零件时误差很大,在“低压电器基本标准”(报批稿)中,除极个别处允许用温度计法外,已不允许用这二种方法来测量电器的温升。现在主要是用热电偶法来测量。这是由于用热电偶来测电器零件的温升时,它尺寸小便于放置、对被测点的温升影响小、热惯性小反应快速、构造简单便于制造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四、线圈的发热与温升的测量用温度计法和热电偶法能不能测量低压电器线圈的温升呢?我们会看到,用这两种方法测出的温升,不能真实反映线圈发热的总貌。线圈和电器其它零部件(例如触头,导电板等)不同,它是用带绝缘的导线绕制的,它有一定的厚度,并且表面还包有绝缘,  相似文献   

3.
五、寿命试验(一)电器的寿命低压开关电器都是用来接通分断电路的,操作次数比较多,因而一台开关能用多少时候,也就是能操作多少次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对于一些频繁操作的电器,例如接触器,这一指标更是评价一台电器质量好坏的主要依据之一。电器的寿命用它的允许操作次数来表示,所谓操作一次是指电器的可动部分从起始位置到终点位置再回到起始位置的一个工作循环。对一般电器来说,操作一次是指接通一次和分断一次这样一个工作循环;对可逆电器(如可正反向操作的转换开关)来说,应按正反向各操作一个工作循环才算操作一次。每小时内电器的操作次数称为操作频率。  相似文献   

4.
三、试验设备及其要求1.冲击试验变压器冲击试验变压器是专门用来进行通断能力试验和动热稳定试验用的一种特殊变压器。它的绕组有加强的结构,以便能经常承受短路电流电动力的作用而不损坏;通过这个变压器可得到多种电压,以便满足各种试验的要求;绕组具有小的内阻抗,以获得尽可能大的短路电流和低的功率因素;其原边电压为10或35千伏甚至更高,以便获得较大的短路容量和减小试验时对电网电压的影响。这种变压器是短时运行的,因此不要装设庞大的散热器,其付绕组短接后可产生几万甚至几十万安的短路  相似文献   

5.
三、接通和分断能力试验(一) 概述开关电器的任务是用来接通和分断电路的。配电电器中的自动开关和熔断器,控制电器中的接触器、磁力起动器和转换开关等,除有其他的技术要求外,它们的接通和分断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技术指标,以确保开关电器在运行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器制造厂在生产开关电器时必须按规定进行型式试验和定型试验中的接通和分断能力试验。  相似文献   

6.
二、发热试验一、电器的允许温升运行中的低压电器,如自动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等,它们的触头、线圈或交流电磁铁的铁心都会发热,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或线圈要在他们的电阻  相似文献   

7.
(三)电寿命试验电器的电寿命试验主要考核触头的电气耐磨性,试验时触头回路通电,并应按产品技术条件或产品标准进行试验。低压电器各类产品的电寿命试验条件见表25(摘引自《低压电器基本标准》报批稿,表中条、项均指标准内款项)。  相似文献   

8.
低压电器是一种量大面广的产品,各行各业都要用到它,看起来体积不大、结构不复杂、价格也不高,但其质量好坏却直接影响到各行各业能否正常、连续、安全地生产,关系重大。许多同志已了解低压电器产品及其质量的重要性,纷纷行动起来。而检验低压电器产品质量好坏的主要手段是试验,为了贯彻执行英明领袖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进一步发展大好形势,配合低压电器行业提高产品质量的工作,我们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电器教研组根据目前使用的 GB998—67“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编写了这个普及讲座,热烈欢迎广大读者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六、电器的触头参数及其动作值的测定(一)触头参数的测量触头结构参数主要有触头的开距和超行程(简称超程)、触头的初压力和终压力等,它们会直接影响电器的温升及通断能力等基本性能,下面介绍其测量方法。1.触头初压力和终压力的测量触头的初压力是电器的动静触头刚刚接触时,触头上所承受的力。触头具有一定的初压力可以减少触头闭合时的跳动和磨损。触头的终压力是动静铁心完全闭合时,触头上所受的力。它保证触头闭合之后,能可靠地接通和承载工作电流,使触头温升不超过允许值,同时保证触头具有一定的抗振动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IEC60947系列标准和现行的或正在报批的低压电器国家标准中有关低压电器的电磁兼容要求,并详细介绍了几个主要的低压电器产品的抗扰度试验和电磁发射试验项目及其性能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与低压电器产品有关的电磁兼容试验项目(传导骚扰电压测量,辐射骚扰场强测量,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及标准。  相似文献   

12.
《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的修订任务是由国家标准总局和一机部在1978年正式下达的。在修订过程中,曾组织低压电器行业内外的37个单位收集、分析了IEC及国内外有关标准,开展了17项试验验证工作,召开了6次验证工作技术讨论会和验证成果总结鉴定会。成立了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天津电器研究所、北京电器研究所、苏州电器研究所、一机部七院、上海华通开关厂、沈阳低压开关厂及柳州开关厂等8个单位组成的标准起草小组,完成了标准草稿、审查稿的编写工作。这次修订标准时,遵循了电工产品应积极采用IEC标准的方针,采用了IEC标准的内容,有的方面有所补充或更加具体。此外,还引用了不少验证工作和测试技术、测试设备的研究成果。与GB998-67《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相比,有的地方更确切和合理。为积极贯彻执行本标准,审查会议认为必须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1.各地区低压电器试验协作网点及工厂。首先应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原试验设备加以充实、调整、改造,以达到执行新标准的要求,建议部局及有关领导部门给予支持。2.各试验协作网点应积极创造条件,分头举办《低压电器测试方法训练班》,以培养掌握新测试技术的试验人员。3.有条件的试验协作网点及工厂,应选择部分产品进行试验,以进一步考核本标准的合理性。4.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拟定统一的低压电器试验报告内容,并予以推广。5.积极收集IEC及国际标准,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吸收到我国标准中来。6.建议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内成立《低压电器测试技术研究小组》,交流国内外新的测试技术及方法。为使读者能及时了解到新修订的《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的内容,我们在这期刊载了这个标准的报批稿,以供参考。如所刊载的内容与以后国家标准总局颁布的正式标准内容有不一致的地方,以正式颁布的标准为准。  相似文献   

13.
国标《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审查会议于1981年9月18日至9月24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领导机关、制造厂、使用、科研、设计及高等院校等共57个单位94名代表。这个标准的修订任务是由国家标准总局和一机部于1978年正式下达的。三年多时间内由一机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组织行业内外37个单位,收集、引用、分析IEC等国内外有关标准资料。吸取了各方面对GB998—67《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的意见,开展了17项试验验证项目。由于参加单位同志的努力,完成了试验验证和分析研究工作,先后召开了6次验证工作技术讨论会和验证项目成果总结鉴定会。并成立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天津电器研究所、北京电器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与低压电器产品有关电磁兼容试验项目(雷击浪涌、射频场应的传导抗扰度、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及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与低压电器产品有关的电磁兼容试验项目如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静电放电抗扰度和雷击浪涌抗扰度试验及标准。  相似文献   

16.
国家标准《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的修订和专用测试设备的研制任务,是由国家标准总局和一机部下达给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及有关单位的。经各单位和有关同志的努力,使验证试验工作基本完成。为及时交流和审定,以便将审定意见作为修订国家标准的依据,1980年10月20日~25日在青岛市召开了国标《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验证工作技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一机部电工总局科技处及科研、大专院校、生产使用等36个单位的63名代表。另外,参加山东省机械厅  相似文献   

17.
介绍子IEC60947系列标准和现行的或正在报批的低压电器国家标准中有关低压电器的电磁兼容要求,并详细介绍了几个主要的低压电器产品的抗扰度试验和电磁发射试验项目有其性别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IEC(60947系列标准和现行的或正在报批的低压电器国家标准中有关低压电器的电磁兼容要求,并详细介绍了几个主要的低压电器产品的抗扰度试验和电磁发射试验项目及其性能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IEC6097系列标准和现行的或正在报批的低压电器国家标准中有关低压电器的电磁兼容要求,并详细介绍了几个主要的低压电器产品的抗扰度试验和电磁发现试验项目及其性能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广大制造、使用、设计、科研等单位的有关同志能及时了解到关于在1977年1月24日~2月5日在上海召开的国家标准《低压电器基本标准》全国审查会所通过的国家标准《低压电器基本标准》(报批稿)、附录及其编制说明等内容,本刊予以刊载,以供参考。此报批稿正在上报一机部、国家标准计量管理局审批,如所刊载的内容与以后一机部、国家标准计量管理局颁布的国家标准《低压电器基本标准》内容有不一致的地方,以一机部、国家标准计量管理局颁布的内容为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