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核农学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述了我国核农学的创建与发展历程以及核技术农业应用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我国核农学始于1956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科研协作网络、学术交流网络、国际交流网络。这三大网络全面推动了中国农业核技术应用的核农学的形成与发展,在辐射育种、航天育种、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产品辐照贮藏和保鲜加工、辐射害虫防治、低剂量辐射刺激增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此外,文章还就中国核农学今后的发展构想以及核农学优先发展的主要领域提出了构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核电子学的现状和广泛应用的情况。阐述了核电子学的学科特点及其存在和持续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对论和非相对论理论模型来描述奇特核的性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预言了26,27,28P存在单个质子晕,而27,28,29S存在双质子晕。最近,MSU的最新的实验发现了26,27,28P核存在单个质子晕。采用相对论Hartree-Fock(RHF)理论研究Fock项和矢量介子对奇特核性质的贡献,研究表明:交换项和矢量介子对非常丰中子核的性质的影响是非常不同于对稳定线附近核性质的影响。同时,采用形变的Hartree-Fock-Bogoliubov(HFB)理论研究了某些轻核同位素链的性质和形变。  相似文献   

4.
5.
环境研究中的核科学技术战略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柴之芳 《核技术》2000,23(6):431-432
为了促进核科学技术与环境科学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提高这一跨学科领域的水平,适应我国重点基础研究的国家目标和21世纪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化学学部和地学学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核分析技术开放实验室于2000年3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组织了“环境研究中的核科学技术战略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乃彦院士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三个学部和中国科学院基础局核科学与大工程处均派代表与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0余个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核科学技术与环境研究的30余位代表,会上交流了25篇高质量的报告,并对一些专题进行了热烈、认真的讨论。与会代表认为,这是一次高水平、高层次、高效率的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1) 交流近十年由基金委资助有关这一领域的重要成果。(2) 研讨核科学技术与当前生物环境地球化学的相关性,以及环境研究对核科学技术的需求。(3) 探讨根据我国环境特点,发挥和加强核科学技术的作用。(4) 展望二十一世纪核科学技术在环境研究中的发展趋势。(5) 研讨“十五”期间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2002年9月26日报道】 在降低环境影响的同时,能更有效而持续地进行能源生产是全球未来发展的关键。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估计,在今后20年内,世界的能源需求将增加57%,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 由于能源需求将大幅增加,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控制因化石燃料消耗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寻找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高质量且可持续的能源生产方法。核能无疑是可满足上述要求的一种能源:拥有长期的资源保障,如果使用得当,核燃料可在数千年内保证供应;无温室气体产生。在法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中,核电占76%,可替代能源(主要是水利)…  相似文献   

7.
黄波  项亚平 《同位素》2011,24(Z1):1-6
核仪表(核子控制系统)具有非接触测量、精度高、反应快、稳定性好,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特点,因此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生产过程复杂、自动化程度高、现场环境比较恶劣的钢铁制造流程在线检测,并在实时控制系统中作为不可缺少的基础仪表提供各种重要检测数据。本文主要介绍核仪表在国内外钢厂应用现状、发展、技术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进行了神经元网络在200MW核供热站报警处理和故障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以向传播算法(BP)、并以200MW核供热堆中事故和报警信息训练网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给宾的报警模式,有很容易地诊断出故障原因。且具有较好的容错能力。在传感器失效,样本未经训练等情况下,仍能诊断故障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2020年中国核能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中国核电发展面临形势的分析,强调了核电发展战略是我国电力发展战略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加快核能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重点研究了核电发展的铀资源需求与资源供应保证能力、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等问题,以及中国核电发展面临的其他主要问题。阐述了2020年中国核能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有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核农学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技术是农业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在中国形成了一门以核技术农业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一核农学。核农学是农业科学和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高新技术,是非核动力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核技术应用一个卓有成效的科学领域。核农学涉及到许多基础理论、方法学和应用技术及工艺等一系列问题,在具体应用中需要不断研究创新才能发挥其作用。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我国重视了上述各方面的研究,核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包括诱变育种、  相似文献   

12.
柴之芳 《核技术》2001,24(9):764-769
讨论了21世纪环境研究的若干前沿领域,包括:(1)经济性分析和危险性评估;(2)环境监测和生态学;(3)化学品和环境;(4)能源体系和环境;(5)工业生态;(6)人口和健康。随后探讨了该分析技术在在这些前沿环境研究中的重大机会和挑战,提出应当做好以下工作:(1)充分利用和开发核分析技术的固有特点;(2)加强核分析技术在环境污染物的定量和科学的危险性评估方面的作用;(3)发挥核分析技术在环境分析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作用;(4)开拓核分析技术在环境污染化学种态及其效应研究中的能力;(5)建立可用于研究新型生物分子标志物及其环境毒理的核分析技术;(6)重视核分析技术在新型污染物的鉴别及其溯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核分析技术在大气环境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庄国顺  郭敬华  Zhou Q  Duce R A 《核技术》2001,24(9):770-775
核分析技术(尤其是中子活化分析)以其检测限低、精密度高、不破坏样品等优点成为气溶胶元素分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核分析方法所产生的大量可靠数据对气溶胶领域研究近一二十年来的重大发现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以中国气溶胶对太平洋生产力乃至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为例,评述了近20看来气溶胶研究的重大成果和发展,并阐明了该分析技术在大气环境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世界核电国家的发展战略历程与我国核电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世界上主要发展核电的国家的技术路线、发展战略历程及其经验与教训;当前国际上核电发展的动向及前景;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我国核电自主化取得的成绩、具备的能力以及为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所做的努力;我国核能开发利用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世界核电国家的发展战略历程与我国核电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世界上主要发展核电的国家的技术路线、发展战略历程及其经验与教训;当前国际上核电发展的动向及前景;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我国核电自主化取得的成绩、具备的能力以及为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所做的努力;我国核能开发利用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6.
固体核径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士伦 《核技术》1996,19(10):581-584
介绍最近几年固体核径迹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径迹形成机制和探测方法研究固体核径迹在核物理、高能和相对论重离子核反应,原子物理、空间科学、宇宙射线探测、地学、测氡和核孔膜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我国核医学电子学的创立及发展过程。概括起来有三个阶段:简单的功能测定仪及核素闪烁扫描仪的研制和应用,γ相机及其数据处理系统研制和生产,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的应用。计算机在核医学及核医学仪器中的应用也做了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18.
李文罡  陈绍亮 《核技术》2002,25(5):388-392
双核素技术在核心脏病学中的应用使其可以同时进行负荷和静息状态显像。或在同种生理状态下获得灌注和代谢显像图像等不同临床意义的资料。本文就双核素在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散谢校正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Nuclear analyses provide essential input to the conceptual design, optimisation, engineering and safety case of fusion technology in current experiments, ITER, next-step devices and power plant studies. Calculations are intricate and computer-intensive, typically requiring detailed geometry models, sophisticated acceleration algorithms, high-performance parallel computations, and coupling of large and complex transport and activation codes and databases. This paper reports progress on some key area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ols and methods to meet the specific needs of fusion nuclear analyses. In particular, advances in the production and modernisation of reference models, in the prepar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of acceleration algorithms and coupling schemes, and in the evaluation and adaptation of alternative transport codes are presented. Emphasis is given to ITER-relevant activities, which are the main driver of advances in the field. Discussion is made of the importance of efforts in these and other areas, considering some of the more pressing needs and requirements. In some cases, they call for a more efficient and coordinated use of the scarce resources avail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