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及铜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电气控制、电力传输及轨道交通等领域,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高强度、高导电同时兼备耐热、耐蚀、抗应力松弛等高性能铜合金材料的需求十分迫切。目前,铜铬系合金被认为是综合性能最优异的铜合金之一。本文简要回顾了铜铬系合金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其应用现状,重点探讨了稀土元素以及Hf, Ag, Ti, In, Mg, Zr和Sn的添加对铜铬系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按照单一元素添加、复合元素添加、稀土元素添加的方式,分别讨论了稀土元素以及Ti, Mg, Mg与Si, Ni与Si等对铜铬锆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发现,微量合金元素的添加可明显改善铜铬合金强度与导电匹配性,并提高合金抗软化温度。此外,添加多元微量元素对性能的提升要优于单一元素,若匹配以合适的变形加工和热处理工艺,更易获得理想材料。今后,可以在铜铬锆合金基础上添加稀土元素,找到适宜的添加量以达到在最大化提高强度与抗软化温度的同时最小化影响其导电率。  相似文献   

2.
铜铬锆合金是一种形变热处理材料,兼具了铜铬合金和铜锆合金的各种优良性能,经过时效处理的铜铬锆合金,与铜相比,高温强度有很大的改善,而且具有较高的导电率。所以铜铬锆合金广泛应用于电焊机、低压电器等行业。根据对铜铬锆成分的适当调整,可用作为电焊机电极,低压电器触桥、短路环等各种电接触材料。铜铬锆合金用于RMT1-250转换开关,接近于触桥材料的应用,但使用的条件更苛刻一些,要承受部分电弧的侵蚀和由此产生的高温,因此对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更高的高温强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稀土含量和时效处理对铜铬锆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含量增加,合金的硬度、晶粒尺寸增大,适量的稀土含量可提高合金的导电率。时效温度增加,合金的导电率提高,但对合金硬度的影响有个最佳值。最后还给出了最佳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在大气气氛下熔炼铸造KFC铜合金铸锭,然后进行热轧、时效处理、冷轧,将其轧制成0.3mm厚的带材。研究了合金成分、熔铸工艺、轧制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制备的KFC铜合金带材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引线框架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王涛  任志敏 《云南冶金》2010,39(1):54-59
含0.5%-1%Cr、0.1%左右zr的铜-铬-锆合金(试验用暂定牌号QCr0.6—0.1),是著名的电阻焊电极合金,具有导电导热性好、抗软化性高的特点,广泛用于软钢和镀锌钢板的电阻焊领域,其性能取决于该合金生产过程中的形变热处理工艺。在研究了规模化生产条件下,不同形变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该合金的形变热处理原则,对规模化生产开发该类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合金品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 Cu-Cr-Zr 系合金从成分设计、制备方法、形变热处理工艺、研究热点及应用进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 Cr、Zr 对 Cu 基体的影响,概述了多种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对铜铬锆性能的影响. 非真空熔炼的研究比其它熔炼方式要实际很多.固溶后冷变形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化效果.该类合金研究价值高,应用领域广.并提出了 Cu-Cr-Zr 系合金的研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Cu-Cr-Zr系合金从成分设计、制备方法、形变热处理工艺、研究热点及应用进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Cr、Zr对Cu基体的影响,概述了多种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对铜铬锆性能的影响.非真空熔炼的研究比其它熔炼方式要实际很多.固溶后冷变形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化效果.该类合金研究价值高,应用领域广.并提出了Cu-Cr-Zr系合金的研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型铜合金电极材料中铬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应用硫酸亚铁铵容量法测定新型铜合金电极材料铜-铬-锆-稀土合金中铬的方法,在氧化滴定酸度为200ml溶液中含9ml硫酸(1+1)和6.5ml磷酸(ρ1.70)时,过硫酸铵将Cr(Ⅲ)氧化成Cr(Ⅵ),基体铜和锆及常见元素不干扰,文中讨论了锰,钒,铈的干扰情况,方法简便,准确,批量分析速度快,成本低,适用于新型铜合金电极材料铜-铬-锆-稀土合金生产单位和产品使用单位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C70250铜合金材料的背景及发展现状,根据后续加工对材料特性和具体性能的要求,重点阐述了C70250铜合金带材的合金特性、熔炼铸造、热轧在线淬火、连续在线固溶、时效析出处理等工艺技术,研究不同在线固溶、热处理、冷变形与时效工艺及不同工序组合和性能遗传性对C70250合金的晶粒尺寸、析出相粒子尺寸及分布规律,同时对合金的力学与电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半连续生产C70250铜合金经过时效+冷轧+在线固溶处理+冷变形+时效处理相组合的形变热处理时效工艺后,合金组织晶粒0.015μm细小均匀,析出相分布更加弥散,其具有抗拉强度为692MPa,屈服强度为651MPa,伸长率为10%,导电率为45.62%IACS,折弯性能优良的综合性能;能够很好的满足集成电路和连接器对高强高弹导电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稀土对铜及铜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综述了稀土对铜及铜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主要介绍了稀土在铜及铜合金中的热力学性质,以及稀土对铜及铜合金组织的净化,细化及改变夹杂物的形态与分布的作用和影响,并阐述了稀土对铜及铜合金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导电性能、抗氧化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铜铬锆电极合金的热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和冷变形对铜铬锆电极合金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电极合金的工艺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简单退火、双重退火、固溶时效和形变热处理对Ti-6242S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选择出双重退火热处理工艺,即在900-980℃,1h,空冷+593℃,8h,空冷处理的棒材,显微组织为等轴α β转,并且有最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 TP321管坯材料的热处理工艺试验,阐述了材料经固溶处理和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这二组热处理工艺后对材料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组织和晶粒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材料稍低的固溶温度和稳定化处理温度可提高材料的室温拉伸性能;材料的 Cr、Ni、Ti 等合金元素含量在标准的范围内取上限可提高材料的高温拉伸性能。试验结果又表明:材料经这二组热处理工艺试验后,对材料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不大;但对材料的组织和晶粒度有一定的影响。提出了 TP321管坯材料的最终热处理工艺;为保证材料的晶粒度符合标准,必须控制钢中的 Ti/C 比。  相似文献   

14.
刘功浪  薄强亨 《铝加工》2000,23(2):37-42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包括形变热处理)对2195铝锂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固溶淬火的力学性能随冷却速度的降低而逐渐恶化;预变形大大促进主要强化相TI相的析出,显著提高时效强度;预变形量3%~6%的强塑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用双合金工艺在Nd13.05Dy0.23Fe80.12B6.5铸片主合金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3%~20%的富稀土铸锭辅合金Nd38.2Cc11.8Fe44.88Al4.12B,研究在钕铁硼永磁体中用Ce部分地取代Nd时对永磁体的磁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烧结及热处理工艺条件下,辅合金加入量介于8% ~ 12%(质量分数)时,磁体的内禀矫顽力和磁能积相对较高,对剩磁的影响不大.显微成分分析表明,采用双合金法,使组织中细小的颗粒状富稀土相增多,形成了更多的对矫顽力有贡献的富稀土相,并且富稀土相分布于晶界上.  相似文献   

16.
强化固溶对2014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铸锭中粗大的第二相和非平衡结晶析出的粗大晶界共晶相具有组织“遗传”效应,常规的铸锭均匀化、铸锭变形加工以及变形态的固溶处理工艺可以提高合金元素的均匀化程度和在铝基体在的固溶度,达到减少粗大第二相和共晶相造成不利影响的目的,但传统的热处理工艺不能彻底消除粗大的第二相,制约了合金性能。通过铸锭强化均匀化和变形组织和强化固溶可以基本消除粗大的在第二相,大幅度提高合金的性能,对2014铝合金的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7.
加入适量的稀土元素能有效改善铜合金的组织和性能.铸态Cu-3.0Si-2.0Ni合金中添加稀土Ce后,进行熔炼及热处理试验,再通过室温拉伸、导电率试验和金相观察,研究了微量Ce对铸态Cu-3.0Si-2.0N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晶粒随着Ce含量的升高呈现先减小后递增的趋势;铸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导电性随着Ce的增加分别先升高后减低;当Ce的质量分数为0.06%时,铸态合金的抗拉强度最高、导电性最强.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现代化对铜及铜合金材料提出越来越多的新要求,比如高强度、高导电、高导热、高耐蚀、节能、环保、特种功能等,所有这些新要求,将推动铜及铜合金材料的现代化进程。本刊将分期介绍引线框架合金、环保合金、铜铬锆合金、多元复杂耐磨黄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引线框架铜合金的代表性合金种类和生产厂家,并详细介绍了新型引线框架合金材料的性能和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U76CrRE稀土二代在线热处理轨工业试制研发过程中,通过对钢坯熔炼成分及钢轨在线热处理工艺的优化,热处理后钢轨通长组织、性能稳定.检验结果表明,U76CrRE稀土二代钢轨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达到1280 MPa,延伸率大于10%,踏面硬度(HBW)达到370~420,无异常组织.  相似文献   

20.
合金材料的主要性能及技术指标应符合GB/T12971.1—2008标准的要求。表3为铜锡、铜锡锆合金、铜镁、铜铬锆几种常用铜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电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