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元中继站500kV HVDC耦合电容器事故分析及有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洲坝—上海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后 ,其耦合电容器出现了多次事故 ,本文通过对安庆麦元中继站 50 0 k V直流耦合电容器事故以及葛洲坝换流站三起事故的综合分析、计算 ,找到了事故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设计及运行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振东  宁波 《华中电力》2010,23(2):35-38
介绍了葛洲坝换流站运行期间,从导致多次出现500kV直流滤波器组高压电容器外绝缘污闪放电情况。对滤波电容器组污闪放电现象进行了介绍,归纳出导致高压电容器污闪放电的三个因素(恶劣天气、外绝缘污秽、外绝缘设计)出发,指出现场污秽程度的不断加重和直流设备设计时外绝缘爬距偏小是恶劣天气时葛洲坝站高压电容器污闪放电不断出现的原因。从设备运行和设计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避免葛洲坝站高压电容器污闪放电的应对措施。现场已通过高压电容器外绝缘表面喷涂PRTV材料,有效提高了恶劣天气下外绝缘的抗污闪能力,弥补了外绝缘设计裕度偏小的问题,消除了恶劣天气下葛洲坝站高压直流电容器污闪放电现象,提高了葛-南直流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实践证明,对于外绝缘裕度偏小的设备,采用喷涂PRTV的方法可以提高设备的绝缘能力,防止恶劣天气下污闪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配合葛洲坝换流站直流滤波器电容器的损坏事故分析,进行了电容器在常温和高温下的直流局部收电试验。在常温状态下,采用脉冲极性鉴别原理,利用双臂式抗干扰回路;在高温状态下,利用微窗口电路,并采用多种抗干扰措施,有效地抑制了外部干扰。测量结果表明,电容器在高温下的直流局郎放电最较常温下并没有显著增加。还对电容器直流局郎放电测量时所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葛洲坝换流站500KV直流耦合电容器损坏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葛洲坝换流站损坏设备500kV直流耦合电容器进行了电场计算,认为损坏的原因是电容器瓷套表面存在的不均匀污湿电导使膨胀器与电容元件压板结合部附近的油隙中场强集中,导致局部放电,最终使瓷套孔破裂。  相似文献   

5.
葛洲坝换流站投运以来,已发生直流滤波器的电容器,平波电抗器损坏事故多起。文章综述了对该类设备的解剖、试验与计算等多方面工作成果,分析了事故原因,提高了相应的对策,并为对外索赔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彭晓莺  郑劲 《湖北电力》1997,21(4):44-48
葛洲坝换流站直流滤波电容器发生多次损坏,外商认为故障原因由运行环境不良引起,不予赔偿,课题组通过对故障电容器的解剖,对现场环境污秽的实测与化验,对电容器进行的人工污湿试验等研究,认为电容器内部绝缘设计裕度不够和制造工艺,质量不过关是损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带电检测耦合电容器的绝缘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耦合电容器在35~220 kV系统中被大量使用,一旦在运行中发生损坏事故,必将引起整条线路大面积停电。因此,加强对耦合电容器的绝缘监督,采取行之有效的试验措施,确保耦合电容器的安全运行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些省区的运行情况表明,耦合电容器的爆炸事故已成为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分析其爆炸的特点可知,爆炸事故大都发生在常规预防性试验合格的耦合电容器中,这说明目前所采用的常规试验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不能完全有效地检测出危及耦合电容器安全运行的绝缘隐患。而采用“带电测量耦合电容器的电容量和介质损…  相似文献   

8.
就直流输电用PLC耦合电容器和噪音滤波电容器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说明了采用硅橡胶有机合成套管是提高直流产品耐污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葛洲坝500kV直流设备外绝缘自然污秽特点、污秽物的成份分析、污秽对直流设备外绝缘的影响以及污闪事故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直流设备防污闪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叙述了西安电力电容器厂受国家电力公司委托,通过对在麦元中继站进口国外某著名厂商生产的±500kVPLC直流耦合电容器产品损坏解剖情况分析,并进行了设计改进,成功的研制了ZOAF500-0.01H型直流耦合电容器产品,用于替代国外进口的±500kVPLC直流耦合电容器,于2000年底,在葛上线麦元中继站挂网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