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永磁材料应用范围扩大以及各种新型材料的问世、材料磁特性的温度系数测试已成为磁量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介绍用振动样品磁强计(简称VSM)测量永磁材料温度系数的方法。并主要就剩磁 Br 的温度系数α(Br)测量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测量装置与方法测量装置采用美国 PAR 公司产的配有高、低温系统的155—6型 VSM。由微机控  相似文献   

2.
剩磁、矫顽力、内禀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是永磁材料最基本的磁性能参数,是反映永磁材料磁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这些磁性能参数可以辨别永磁材料的优劣,指导选材和制订生产工艺。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对影响测量的因素以及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本文采用国标GB/3217—1992《永磁(硬磁)材料磁性试验方法》规定的测量方法测量了铝镍钴永磁材料的磁性能参数,并按照技术规范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规定的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方法,分析计算了铝镍钴永磁材料磁性能参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
把基于磁热效应的室温磁制冷技术应用到空调及家用冰箱上,除了需要具有巨磁热效应的磁致冷材料(磁工质)外,高场强永磁磁路的设计与制造也是其关键.传统方法设计的永磁磁路很难得到较高的场强.本文在中空圆柱型磁场源(hollow cylindrical flux source)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磁路结构设计出了用于旋转式室温磁制冷机的高场强永磁磁路,用有限元法计算了磁场分布,磁路工作气隙中心的场强达1.96T.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磁饱和法是基于磁调制原理,即利用被测磁场中铁磁材料磁芯在交变磁场的饱和激磁下其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非线性关系来测量弱磁场的一种方法.应用磁饱和法测量磁场的磁强计称为磁饱和磁强计,也称磁通门磁强计或铁磁探针磁强计.这种磁强计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用于地磁测量以来,不断获得发展与改进,目前仍然是测量弱磁场的基本仪器之一.磁饱和磁强计分辨力较高(最高可达10~(-11)T),测量弱磁场的范围较宽(在10~(-3)T以下),并且可靠、简易、经济、耐用、能够直接测量磁场的分量和适于在高速运动系统中使用.因此,它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如地磁研究、地质勘探、武器侦察、材料无损探伤、空间磁场测量等等.近年来,磁饱和磁强计在宇航工程中得到了重要的应用,例如用来控制人造卫星和火箭的姿态,还可以测绘来自太阳的"太阳风"以及带电粒子相互作用的空间磁场、月球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稀土永磁材料占世界永磁材料市场销售总量的百分之十以上,早在一九八四年,稀土永磁合金的销售产值就超过了铝镍钴永磁材料,而在一九八七年,世界稀土永磁材料的销售额为九点五亿英镑(约合十五亿美元) 由于稀土永磁材料的磁性能,远远高于传统的铁氧体,铝镍钴等永磁材料,在实际的磁路设计中,可大大减少磁路的体积,从而可进一步微型化。所以,稀土永磁材料,  相似文献   

6.
用于室温磁制冷机的高场强永磁磁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基于磁热效应的室温磁制冷技术应用到空调及家用冰箱上,除了开发出具有巨磁热效应的磁致冷材料(磁工质)外,高场强永磁磁路的设计与制造也是其关键。由于在空调及家用冰箱上采用结构复杂、价钱昂贵的超导磁体或电磁铁是不合适的,而传统永磁体回路的设计方法很难使永磁体产生较高的场强。本文在中空圆柱型磁场源(hollowcylindricalfluxsource)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用于室温磁制冷机(往复式和旋转式)的高场强永磁磁路,在磁路工作气隙为20mm时,工作气隙中心的场强分别为1 86T和1 97T。  相似文献   

7.
永磁材料近年来有较大发展,特别是廉价的铁氧体永磁和高性能的稀土永磁,更使各种仪器仪表和微特电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了合理地使用这些材料,人们对实际磁路作了许多研究和改进,例如用差分法和有限元法等,可对磁电器件进行精确的数值分析。然而,传统的等值磁路图法由于其简便,能满足一般的工程要求,至今仍然广泛采用着。本文在传统的等值磁路基础上,提出磁通源等值图,解释永磁材料的动态特性(特别是分析高矫顽力的稀土永磁和铁氧体永磁),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永磁体表贴式定子无磁轭模块化轴向永磁电机弱磁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组合式新结构磁极,形成低磁阻磁路,灵活控制磁通,能有效提高定子无磁轭模块化轴向永磁电机的弱磁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国内样品与日本样品的比较测量,找出了磁瓦表面磁密分布的差异;磁瓦表面磁密分布差异取决于取向度分布差异和密度分布差异,通过磁瓦制备工艺的分析,同时借鉴日本磁瓦生产工艺,改进磁瓦取向磁场的磁路结构、磁瓦压制工艺和磨加工工艺等,改善了永磁铁氧体磁瓦表面的磁密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快速分析和计算双凸极永磁双转子电机(DSPM-DRM)的磁场和性能,提出将非线性自适应集总参数磁路法(NALPAMC)应用于DSPM-DRM的分析。该方法的分析计算包括:变结构的气隙磁导和导磁材料磁导的确定、磁导矩阵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方程时对B-H曲线的差值处理,进一步利用所提出的等效磁路模型计算了电机的磁链、反电动势和气隙磁密等电机电磁性能。该模型考虑了电机的局部饱和、材料非线性和复杂磁场关系的影响,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永磁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永磁材料的磁性能检测是材料开发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材料类型、磁性能、磁体形状等的不同,永磁材料磁性能有多种测试方法:闭路测量、脉冲磁场条件下开路测量、整体磁瓦直接测量、极面嵌入线圈无损测量以及采用亥姆霍兹线圈对稀土永磁材料磁性能测量,对五种测量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从实践的角度对现有的检测方法提出一些扩展方法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该文应用一种基于电压反馈的弱磁调速策略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调速系统,并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在建模中考虑不同工况下由于磁路饱和状态不同所引起的电机参数非线性,分析磁路饱和对电机性能的影响,仿真计算考虑磁路饱和效应时电机的弱磁调速性能。通过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永磁体磁性能是否充分得到发挥,不仅影响永磁电机的磁路尺寸和外形尺寸,而且也影响永磁电机的性能指标和运行特性。由于铁氧体材料在永磁电机中的广泛应用,对提高永磁体磁性能的有关传统或新兴技术、理论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且具有广泛前景。其中对永磁体充磁的研究也受到了重视。本文从对永磁铁氧体材料特性、电机中磁密分布波形的分析,给出充磁极头具体设计和选择方法。同时提出对永磁体连续重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复合纳米TiO_2材料的磁电阻特性,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和原位退火工艺制备了Co掺杂TiO_2薄膜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探针显微镜观测薄膜样品的微结构特征,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和多功能物理性质测量系统测试样品的磁特性和磁电阻。结果表明,Co掺杂量对TiO_2薄膜的磁电阻特性有重要影响:磁性金属含量较高的薄膜样品出现较大的磁电阻,磁电阻峰值为-14%,峰值温度为250K;磁性金属含量较低薄膜样品具有较小的磁电阻值;由于Co掺杂影响了薄膜的微结构和导电性,导致出现了特殊的磁电阻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的双余度永磁无刷电机不同,新型双余度永磁无刷电机余度线圈之间电气同相位,由两套独立的功率驱动电路形成新型的双余度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容错控制以提高系统可靠性。本文在分析双余度永磁无刷电机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双余度永磁无刷电机每个余度绕组的磁路等效模型;在一个电周期内对磁路各部分磁导进行了详细分解计算,确定了以磁导表示的磁通矩阵,推导出气隙磁通和反电动势的计算方法。该数学模型考虑了轭部磁路和材料非线性磁饱和的影响,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合金薄膜Ni100-xPx(x=2.40,2.89,3.60,4.64,5.45),7.64,8.16,12.07)系列样品。沉积态样品处于亚稳定的纳米晶状态。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测量子沉积态样品和经过热磁处理后的样品的结构与颗粒度。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热磁处理前后的磁学参数以及这些参数随磷含量的变化。经过热磁处理后形成顺磁化合物Ni3P0对部分样品还用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测量了低温下的磁滞回线。  相似文献   

17.
自动控制仪器与软磁材料性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就使得软磁测量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特别是在智能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对于不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软磁材料的铁素体不锈钢材料,情况尤其如此。实验表明,为减小测量误差,应尽量选择与样品接触面尽可能大的极靴。因为无论是在弱场、中场还是强场下,极靴形状对样品测量结果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当极靴形状与样品的接触面很小的情况下。对于?max所在的磁场值H(?max),即使使用同一幅极靴进行测量,在不同的磁场下,测量值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极靴形状对材料最大磁通密度,也就是最大磁极化强度的影响不大。这些结果对磁路设计也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振动样品磁强计,通过两种试验方法,测试了NdFeB永磁材料的温度系数和不可逆损失,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测试NdFeB永磁材料温度系数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对于磁记录介质,记录噪声与晶粒间磁相互作用相关.ΔM是表征磁记录介质晶粒间磁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首先介绍了它的理论依据和意义,接着阐述了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样品的等温剩磁(IRM)和直流退磁剩磁(DCD)曲线,经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计算获得ΔM曲线的方法和步骤,讨论了影响ΔM测量的相关问题.最后应用该方法测量了两种TbFeCo薄膜样品的ΔM曲线,定性比较分析了薄膜晶粒间磁相互作用的大小和类型.  相似文献   

20.
稀土永磁材料的磁特性估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子忠  李铁才 《微特电机》1991,(5):35-36,11
稀土永磁材料具有剩磁磁密Br高和矫顽力Hc大的特点,目前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产品磁性能的一致性不够理想,所以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其磁特性进行测量。然而,稀土永磁材料的Hc很大(7000Oe~10000Oe),一般设备难以直接测量,以下介绍两种简便的Br—Hc曲线估测方法。一、测试原理 1.利用等效电流壳模型进行估测当永磁体可以认为是均匀磁化体时,可应用电流壳模型(图1)来等效。所谓电流壳,即设想均匀磁化体中磁体无极化面上存在无限薄的表面电流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