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OTT TV和IPTV的技术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OTT TV业务的快速发展,对IPTV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因此有必要从业务现状出发对两种业务采用的不同技术实现方式进行研究。分别阐述了OTT TV和IPTV在编码技术、流传输技术和终端技术上的实现原理,并对两种业务技术实现的差异性进行深入比较,最后根据这些比较分析,发掘造成IPTV和OTT TV技术差异化的主要因素以及未来TV屏视频服务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国内OTT TV发展趋势及其对IPTV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崇鲁 《移动通信》2012,36(23):14-17
文章从OTT TV产业链入手,分析了国内OTT TV市场发展的概况,探讨了OTT TV发展及对未来IPTV发展的影响,包括OTT TV影响下IPTV的发展趋势、OTT TV与IPTV未来的并存发展以及广电加入OTT TV阵营对IPTV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OTT TV管控政策环境、OTTTV带给广电的发展机遇、广电发展OTTTV的策略、广电切入OTTTV业务的关键环节、OTTTV产业化发展现状等方面,对广电行业开展OTT TV业务要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OTT TV已经成为三网融合之后广电行业最热门的概念,文章对OTT TV的技术特点做出了必要分析,而后从业务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对深入了解OTT TV系统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巍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3,40(1):60+62-65,15
本文认为OTT TV是互联网向传统视频服务市场扩张的必然结果,分析了美国和我国OTTTV的发展历程和异同,讨论了我国有线网络运营商如何应对OTT TV的挑战,认为OTTTV的发展不可阻挡,有线网络必须积极融入OTT TV,在OTT产业链中寻找发展机会,要先“做管道”,大力发展互联网接入业务,并在此基础上推出有广电特色的OTT终端和OTT TV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6.
专题导读     
正近几年,随着电信运营商宽带网络的升级改造,视频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既有广电牌照方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在有质量保障的宽带网络上面向电视机提供的IPTV业务,又有广电牌照方与家电厂商合作,在公众互联网上面向电视机提供的互联网电视业务(也即所谓的OTT TV业务),也有互联网视频网站在公众互联网上面向PC、Pad等终端提供的互联网视频业务。视频业务逐步向精细化、专业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视频业务形态逐渐趋同,高清和智能开始成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IPTV和OTT的大规模发展给有线运营商的基础视频业务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有线电视的主营业务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IPTV、OTT视频对有线视频业务的冲击,提升用户体验,太原有线对在广电数据网络中开展面向多个终端屏幕的OTT业务作了尝试,这些终端包括机顶盒终端、PC终端、PAD终端和智能手机终端。从技术角度对多屏OTT平台的功能架构、技术方案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和系统的安全性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在广电宽带网络的基础上,基于广电传输网络和海量电视内容,对多屏0TT平台的规划目标、总体架构与技术路线提出了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8.
于刚 《山西电子技术》2013,(5):90-91,96
广电媒体作为运营和内容提供商,做的是寻求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方案.,未来OTT TV业务和运营商的合作将是大势所趋,同时还应该推出带有OTT TV业务的互联网服务参与竞争。广电媒体运营和内容提供商要有统筹兼顾新的视角,服务大众的开放共赢理念布局移动互联网,势必将对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带来深层次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三网融合的快速推进,广电双向网络改造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未来广电网络除了应考虑传统广播类业务之外,更需要对OTT等互联网新业务提供支撑。基于此,在进行网络改造的同时,如何兼顾新旧业务、改造成本及未来发展需求成为有线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介绍张家港现有网络实际的基础上,针对广电OTT业务提供了一套双向网改设备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时文 《世界电信》2013,(8):47-50,56
已拥有IPTV基础的电信运营商面临OTT的挑战时,唯有采取优势互补策略,积极引入OTT业务,才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由于OTT TV代表着未来的趋势,IPTV只是一个中间过渡产品,而IPTV与OTT TV的业务形态和使用感知上并无本质上的差异,都是基于IP网络提供的业务,二者区别只在于IPTV是在电信运营商专设的虚拟专网上运行,独享带宽,而OTT TV则"跑"在公共互联  相似文献   

11.
解释了OTT(Over the Top) TV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广电发展OTT与电信发展OTT的利弊与前景,重点分析了OTT与有线运营的关系,介绍了光纤网络发展对OTT的影响以及OTT与数字家庭的关系,提出要把OTT的业务当成推动广电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简述OTT TV(互联网电视)业务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介绍电信运营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业务网络现状和特点,分析OTT业务对网络建设的挑战和要求,提出电信运营商结合现有IPTV网络基础建设OTT TV业务网络的实现方案,重点论述内容注入、内容管理、网络承载、内容分发等几个重点问题的实现方式,从网络规划、建设的角度为电信运营商发展OTT业务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3.
IPTV与OTT TV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IPTV与OTT TV业务的定义以及发展现状,并着重分析了二者在业务模式、技术实现等方面的差异,其次从用户角度描绘了未来电视的主要形态,并详细分析了IPTV与OTT TV业务最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汪洋  温淑鸿 《中国有线电视》2013,(11):1249-1252
从目前的监管政策、技术层面以及运营模式等方面入手,剖析了我国IPTV与OTT TV的产业现状,并从承载的内容、受众类型和承载的网络3方面对IPTV与OTT TV作了比较。通过各方面的分析,试图进一步明确IPTV与OTT TV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探究未来电视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1概述 在三网融合、网络整合的大背景下,电信已经推出了IPTV,视频网站厂商也陆续推出OTT机顶盒,因此广电原有的数字电视直播业务已无法满足普通家庭用户的需求。未来电视的走向肯定是高清互动、多媒体、多应用,高清互动电视与OTT业务的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江阴广电宽带网络有限公司推出了本地信息化项目,争取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16.
杨玉波  王涛 《有线电视技术》2013,20(9):45-46,65
2013年三网融合进入推广阶段,面对互联网电视机、网络机顶盒、网络电视棒等OTT类新兴产品形态的竞争,使广电引以为豪的传统数字视频领域危机日益加深。互联网电视也就是业内热门的OTFTV,这是网络电视台发展业务的核心和优势所在。曾几何时,在广电行业看来,最大挑战便是互联网视频,而年初的这份鼓励电台、电视台与宽带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兴媒体结合,大力兴办网络电视台的文件,使广电行业将OTFTV业务带来的危机化为转机,由原来的抗拒、排斥OTFTV的态度转为支持,甚或主动拥抱。广电这种华丽的转身,出手网络电视台等OTT业务,必将在广电领域带来新一轮的OTTTV热潮。  相似文献   

17.
OTT     
推荐理由:OTT在通信服务领域是指互联网企业利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广义理解,互联网本身就是OTT;狭义理解,业界当前关注的OTT,主要指OTT IM和OTTTv业务。OTT的本质是价值转移,随着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的不断成熟,OTT业务已经成为融合通信、传媒、娱乐、生活等多种需求的新型信息服务平台,对电信、广电、金融等多个传统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且未来随着技术和业务的不断演进,趋势会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技术角度对多屏OTT平台的功能架构、技术方案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和系统的安全性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针对在广电宽带网络基础上,基于广电传输网络和海量电视内容,对多屏OTT平台的规划目标、总体架构与技术路线,提出了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三网融合波涛汹涌,一边是电信烈火烧野草般推进”城市光网络“,OTI TV;一边是互联网视频、OTT TV、各种移动视频风生水起。广电运营商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地进行双向网络改造,寻求自身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演进,OTT已成为业界追捧的新技术和新方向。广电OTT的发展需要将传统电视收视扩展到IP网络领域,并最终能提供基于IP网络的跨屏全业务运营平台。广电OTT平台的建设初衷就是将原本独立的DVB平台与Internet平台联系起来,成为桥梁的作用,促进两个平台间的业务与信息的交换。本文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展示广电发展自己OTT平台的必要性,以及广电OTT平台的构建思路和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