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过程中,因停止传送模拟节目,导致原来用模拟方式传送的乡镇自办电视节目无法在机顶盒上收看到,为此,需对乡镇自办电视节目进行数字化,再通过本地插入,使本乡镇分前端网络内的机顶盒能接收到乡镇自办节目。本方案同样适用于自建分前端的宾馆(饭店)内部自办电视节目的数字化插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充满挑战与机遇,在互联网新媒体等产业发展大环境下,电视节目形式、内容、制作技术都迎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后期剪辑和节目包装都直接与节目质量挂钩,因此需要从业人员积极提升相关专业技术。重点分析在电视节目中后期剪辑及包装工作重要性及意义,再分别分析后期剪辑技术策略和包装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于大陆地面、有线、卫星的广播节目,大家可能了解的比较多,而对于香港的广播电视节目则相对了解的少一些,甚至于非常神秘.尽管香港早已回归祖国,成为一个特别的行政区,但对其管理方面仍按境外处理,当然其广播电视节目也属境外节目.大家知道,最初的电视节目的传送方式都是以无线开路方式播出的,香港也不例外,四个模拟开路节目是本港台、国际台、翡翠台和明珠台,两两分别归属亚视(ATV)及无线(TVB)两家公司所有,从开播直至今天仍在开路模拟传送.  相似文献   

4.
《西部广播电视》2005,(1):61-61
经过 1年多的紧张建设 ,陕西数字电视于 2 0 0 4年 12月开播。届时 ,全省 11个市、区城市有线电视用户 ,只要网络技术等级达到 75 0兆以上 ,都可通过购买机顶盒收视上百套的数字付费电视节目。目前已组织了一百多套电视节目 ,以后还会再逐渐增加。首批推出的一百多套电视节目主要由 8个节目包构成 :1.基本节目包 :提供现模拟电视用户收视的 4 0套中央电视台、部分省 (市 )卫视节目和本省、市广播电视节目。2 .新增节目 :在陕西未落地的 16套中央、省 (市 )卫视节目。3.付费节目 :提供 2 5套数字电视专业频道节目。4 .股市与证券 :证券家庭大…  相似文献   

5.
1概述数字技术应用于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的普通数字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具有同模拟设备相同的图像和声音格式,但数字设备却提供了更完美的图像质量,特别是多次复制后,图像质量几乎无损,其图像信号矫正及编辑能力远大于模拟系统。数字技术为电视节目制作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和技术手段,在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中,图像和声音质量都可以得到控制,从而满足节目制作者的需求。然而,目前数字节目制作系统的图像质量并不能反映到观众面前,一旦电视节目信号进入传输通道,如:地面广播、卫星广播、有线电视等,信号又转入模拟设备,这…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生节目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类节目一般都立足与人们的生活,顺应民意,因此深受大家喜爱。但是,对于民生节目电视节目的记者来说,在进行采访时,除了要有一定的采访技巧外,还要对采访的情感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7.
在有线电视网上传送数字卫星电视节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近年来,我国的数字卫星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所有省级台节目全部通过卫星播出,且据统计,目前除浙江、四川、山东、云南、贵州5个省的卫星电视节目用模拟传送外,其余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卫星广播电视节目均采用数字压缩技术方式传送。广播电视节目通过卫星传送,为各地有线台提供了优质的节目源,使各地有线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套数大大增加。但目前有线网上传送的卫星电视节目,一般是先由有线台利用卫星接收设备将信号接收并解码为音/视频信号,再在有线台进行射频调制后,以模拟方式发送到有线电视网上,在用户端利用普通…  相似文献   

8.
我国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经了前模拟技术时期、模拟技术时期和数字技术时期.在每一个技术时期里,电视节目形态发展的背后都有技术做支撑,而节目形态又是电视技术存在的主因.因此,本文试图找寻出电视技术变迁与节目形态演进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视节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各个电视台都在不断变换节目的播出形式,以此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电视节目的原创力就更应该加强,但是,几年来我国很多电视台都在不断引进外国的电视节目模式,有的还购买了节目的版权,这就很容易失去我国电视节目的原创力。要想提高电视节目原创力,就要在引进和自身发展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节目质量,本文通过对我国电视节目原创力现状的分析,提出综合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数字电视节目依其特有的优点 ,受到人们的重视 ,并且逐渐取代模拟电视节目 ,成为卫星电视的主流形式。目前 ,卫星电视节目信号的传输 ,大多采用数字信号。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节目对接收站的要求完全不同 ,模拟电视每一个频道对应一个节目 ,只要调到相应的频率 ,就可以看到图像 ,听到声音。在数字电视中 ,多个节目被复用到一个码流中 ,每个节目只占有码流中的部分包 ,一个物理的传输频道只能给出包含多个节目的传输码流 ,要接收其中的某一个节目 ,还必须从码流中提取出节目对应的传输包 ,然后才能进行解码。对于相对稳定的卫星广播电视节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清频道开播已有十年的时间,大家对环绕声对于高清电视和高清节目的优化体验都有共识。本文主要将对几年来环绕声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梳理环绕声电视节目制播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探讨问题的应对和解决,以做出更优质的环绕声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电视节目的数量非常巨大,所以广电行业每时每刻都要对海量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制作.同时还要满足随时查询和调阅的需要。所有这些都对广电行业的存储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节目实现网络化存储后.节目的再利用率大为提高.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也得以降低。  相似文献   

13.
1 概述 在当前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并存、模拟节目与数字节目交替互补的时期,使用模拟电视接收机是无法直接收数字节目的,必须通过数字机顶盒设备才能够接收到数字电视节目。如果数字节目使用CA系统进行了加扰处理,那么为了能够收看加密了的电视节目,还必须在机顶盒端加入条件接收子系统。一般情  相似文献   

14.
目前,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国内已经开展了数字高清电视节目的试播,多声道环绕声的电视节目即将展现在百姓家中。今后,大家将会从音乐、体育、专题和电视剧等节目中体验到环绕声音响的魅力。最能体现电视环绕声的节目形式有音乐、体育、专题和一些现场的互动节目。因为这些节目在电影院里是看不到的,也无法跟电影的环绕声作对比,完全是用全新的声音形象强化渲染节目的内容,使大家耳目一新。但是,电视剧类的节目就不一样了,最能在家庭影院中被比较出质量的优劣。因为以往大家在家庭影院设备上欣赏的都是高质量DVD影片,有着高清晰度的画面和生动的环绕声音响。而高清数字电视播出的电视剧,虽然同样能通过机顶盒接收到高质量的画面和声音,但声音制作的水准却是每个电视声音从业者所急于考虑的,原因是电视剧的环绕声面对的是世界水平的高质量影音器材和具有高标准要求的观众。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并存、模拟节目与数字节目交替互补的时期,使用模拟电视接收机是无法直接收数字节目的,必须通过数字机顶盒设备才能够接收到数字电视节目。如果数字节目使用CA系统进行了加扰处理,那么为了能够收看加密了的电视节目,还必须在机顶盒端加入条件接收子系统。  相似文献   

16.
电视节目技术审查工作在模拟、数字化以及未来网络化的电视制播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电视节目播出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电视播出节目质量的审查越来越严格。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对电视节目技术审查的规范和标准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且对未来的电视节目技术审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现在提起高清晰电视(简称高清电视)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再细问起究竟什么叫高清电视时,大多数人还是搞不大清楚的。现阶段我国电视节目的播出分高清和标清两种,占大部分的还是标清播出,目前全国各个城市都在逐步进行由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转换,但很多数字电视仍然是属于标清,平时我们收看到的电视节目是使用模拟信号传送声音图像的模拟电视,而数字电视从节目的采集、录制播出、传输到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技术。有了数字电视以后,电视频道从几十套增加到几百套,此外还能自行选择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多媒体服务。  相似文献   

18.
对于有线电视,全国大部分乡镇以上网络都成功地把初期的同轴网改造成现有的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由最初的共用天线系统传送几套模拟电视节目发展到传送40余套,传送节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节目质量也越来越高,拥有用户近1亿,这些用户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县乡城镇所在地,但占我国人口近70%的农村,绝大多数地方只能收看到几套“村村通”节目或不太清晰的无线开路电视节目,而无线数字电视多路传输系统可使边远的农村山区也能和城市一样,收看到清楚的多套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9.
在有线电视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姿多彩的电视节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一个节目要吸引观众的目光,除了内容要丰富多彩之外,还要注重节目片头及节目的包装宣传。 这里为大家介绍Discreet Combusstion。这款软件可以让片头、包装的制作变得更轻松。它支持多种制  相似文献   

20.
1前言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电视节目制作传播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从带基时代到盘基时代,从基于模拟的时代到数字时代,这种转变正在加快并已逐步实现,各地的广播电视节目采集、制作、播出及传输等环节都正在进行着一场网络化、数字化的革命。在节目制作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