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邹宁 《视听技术》2004,(10):47-48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声音里,可是并没有留意它在我们生命中所起的变化.一个悲哀的旋律会使你流泪,一个轻快的乐曲却能令人满心欢喜.这证明音乐既能陶冶性情,松弛神经,亦能消除日常生活的压力.为什么?因为音乐就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这是人们对音乐的一种认知,亦是Linn对音乐的一种诠释.  相似文献   

2.
《数字通信》2005,(3):27-29
MP3是音乐的一种载体,一个媒介。在电脑上.通过播放mp3文件.我们可以欣赏到音乐;把这种文件传送到MP3随身听或是MP3手机中,我们能带着海量的音乐四处旅行。体积小巧.方便共享和携带.这是MP3的优点。然而.MP3的体积如此小巧.是不是,牺牲了一些什么?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通信》2007,9(16):4-4
2007年8月28日,第三届中国网络音乐节暨全国网络音乐大奖赛正式拉开帷幕,一场盛大的网络音乐狂欢即时上演。对置身于网络生活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节日,网络音乐总让我们心动和激昂:而与此同时,这也是网络音乐与传统音乐“博弈”升级的一个标志,网络音乐早该有更广阔的市场领地了,它向世人宣告,网络音乐来了,会来得更精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张亮 《数字通信》2005,(23):42-43
有时候我们会想起某一个人。动动手指就能传达出我们的一份情意;有时候我们会被城市的一角所吸引。动动手指就能抓住这美妙的一瞬间;有时候我们会想记录人生的一段记忆。动动手指就能将这一缕时光据为己有;有时候我们会想听听属于自己的音乐,动动手指就能享受一曲心情旋律,这些都是一部小小的手机能为我们办到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广播是声音的艺术,是一种以声音传情达意,营造想象空间的艺术。我觉得很有道理,广播声音主要由语言、音响、音乐三部分组成。如果采访者或者是制作者,按照主题的需求巧妙组合好这三者,能给听众艺术享受的感觉。目前,广播电台对语言及音乐的使用频率极高,对音响的使用相对少一些。我们在这方面多做文章,有助于增强广播节目的现场感和贴近感。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看到一媒体报道说,美国西北大学研究者发现音乐让人爱说话。研究者称,音乐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可以增强口头表达能力。其实,这是音乐疗法的一种,音乐疗法除了能让我们变得能言善道之外,还能缓解焦躁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世界上公认的音乐疗法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军营,二战中,美国设在菲律宾的军队医院不断播放音乐,结果发现死亡率大大降低,[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音乐的意境是深邃的,每一种音乐情境的展开与个人情调、学识修养、心情兴趣息息相关。音符、节奏、旋律通过音乐家高超灵活的手指演绎成一幅幅精彩图画林涛、峡谷、海岸、沙滩、清丽活泼的晨光、沉寂忧伤的夕照……大自然五彩缤纷的景物在奇妙的韵律中,或静或动、亦喜亦悲地抵达我们的心灵。聆听音乐,我们随心所欲地在意念中设置情感的图画,那么给定一个具体的物质形象是否能用音符  相似文献   

8.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对古典音乐大部头缺乏耐心的人,所以从发烧友或专业的角度看来,也不是一个真正的音乐爱好者。但是生活中又不可能没有音乐,流行歌曲除外,这一点相信不少人亦有同感。于是,随着一段段时间的心境变化,便爱上了诸如《神秘园》、恩雅一类的音乐,所谓的新音乐。这也许是在当下滚滚红尘的浮躁中,最为偷懒又最为轻松的接近和倾听音乐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张亮 《数字通信》2006,(13):32-41
清晨,是音乐把我叫醒;上下班时,在拥护的车里,音乐给我一个独立而美妙的空间;夜晚,聆听着音乐,在网上和朋友畅谈;睡前,舒缓的音乐让我安然进入梦乡…… 音乐能给我们带来如此多的乐趣。 进入2006年夏季,手机市场掀起了又一轮PK热潮,这次的主角是摩托罗拉ROKR E2、诺基亚3250和索尼爱立信W810c,它们在音乐功能上都独具特色。另外,强大的拍摄功能加上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这三款手机一出现就成为玩家们各自心目中的明星。今天,DC评测室给它们提供了一个PK台,看看到底谁是高手中的高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关涛 《数字通信》2006,(8):79-79
“我们不是音乐发烧友。对音箱的要求也不高,只要环绕在耳畔的音乐不会令人感到难受就行,因此,一百多元音箱对我们来说已足够。”对于普通装机者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电脑内部配置好不好,显示器效果怎么样……而对音箱的需求,则仅仅是”不发出怪声”就行.这也是百元级低端音箱之所以能在音箱界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尽管我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一直在改变,从黑胶唱盘、CD到数码流媒体音乐,从双声道立体声、5.1环绕声到Auro-3D三维声,从客厅、独立视听室到个人耳机,但是音乐却一直在我们的娱乐生活之中,已经成为了绝大部分人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习惯了通过音乐来使我们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慢下来,感悟音乐所带来的宁静与奔放。而如何在家中的每一个位置上都能感受到高品质音乐所带来的精彩是目前不少音乐爱好者所遇到的问题,harman/Kardon(哈曼卡顿)最近就带来了一个完整的Omni无线高清音响系统,包括了Omni 10音箱、Omni 20音箱与Adapt音频适配器,拥有蓝牙与Wi-Fi两种无线音乐传输方式,只需通过iOS与Android两大系统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就能够轻松构建全宅音乐系统,实现将动听的音乐带到家中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2.
音乐可以是一种兴趣、爱好,也能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在各大手机厂商中,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可以说是在这条道路上最为执著的,它一直致力于将音乐与手机融会贯通,旗下的Walkman系列一次又一次地给我们惊喜。  相似文献   

13.
舒伯特是笔者最钟爱的作曲家之一,若单论感性上的感动,这“之一”甚至可以去掉。大概在不少人心目中,舒伯特若与宏厚博大的贝多芬、勃拉姆斯等相比,其音乐是属于“轻量级”的,不是最“深刻”的音乐。而按照傅聪先生的说法,这只是艺术风格中“水平式”和“垂直式”的区别,而没有高下之分,原文如下:”西方人的整个人生观是对抗性的,人和自然对抗,人和人对抗,艺术家和听众也对抗。最成功的也只有用一种个性去强迫群众接受他所给的东西。我们的观点完全相反,我们是要化的,因为化了所以能忘我,忘我所以能合一,和音乐合一,和听众合一,音乐、音乐家、听众都合一。  相似文献   

14.
这个标题比较学术了,但确实是一个长久以来困扰大家的问题,听现代音乐(新音乐,这似乎成了一个专指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作品的新术语了)到底会给我们什么样的“享受”?我觉得还是说感受比较好,因为这是一种超越了很多人现阶段欣赏趣味的音乐,是挑战我们的耳朵,给予刺激的音响感受。这张唱片收入的就是这样的一批作品,  相似文献   

15.
易汜 《现代音响技术》2011,(11):109-114
他确信音乐是可以和其他各门艺术融合的理念,更为今天我们的时代所接受;他确信在音乐形式方面所做的大胆的革新,所有的这一切都使得李斯特作品中所散发出的光泽及新颖性更为自然和贴切,更能为现代的听众感受到有一种超越时代的亲近感和真切度,从而跨越了时代的藩篱。  相似文献   

16.
陈越 《高保真音响》2009,(11):127-129
对于低音提琴(Double Bass)这件乐器,恐怕许多人对它的认识还多是停留在交响乐中作为低音声部和声的一部分,亦或是在一些影视作品的配乐中营造一种幽暗、诡异的氛围时出现的。其实,早在西方音乐古典主义初期,低音提琴丰富的表现力就开始为人们所发现,  相似文献   

17.
速度微妙     
音乐生存于时间之中,而时间又 总是跟速度这问题联系在一起;于是速 度既是音乐中的一种极重要的因素,也呈现出极其微妙的现象。我们欣赏音乐的人,如果能对有关音乐中速度的知识多加留意,那么听起音乐来必  相似文献   

18.
用立体声器材欣赏音乐,用家庭影院器材欣赏大片,本来都应归入于家庭娱乐范畴,也就是说,是人们在业余时间的一种放松身体、愉悦心情的一种享受。既然是一种享受,那我们大可放缓平素绷紧已久的脑神经,收敛起我们的理性,而放纵自己的感官,投入音乐的情绪或精彩的电影故事情节中,这就是娱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新潮电子》2004,(6):88-96
听音乐就像吃饭那样随意,饿了就要吃,寂寞了,我们也需要一顿音乐大餐来调剂。当开始听音乐的瞬间,也就是进入了一个时空神秘隧道的瞬间。无论是在冷冷的街头巷尾,或是在灯红酒绿的霓虹闹市,心灵的寂寞总是如影随行。感谢音乐,让我们不至于太过孤独,在需要的时候,耳边还有能陪伴的旋律。虽然外面热闹非凡,但是我们仍然能在音乐中找到那份感动,那份真正从音乐中传来的直击人心的感动。  相似文献   

20.
就像西方人好奇我们演奏他们的音乐一样.西方人演奏中国音乐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感兴趣的话题。这里记录的,是笔者和挚友张汉中观赏2004年“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DVD片时,对其中几首经典曲目的即兴评论,尽管这种直抒己见的有感而发不乏“一代人的痕迹”,却表达了我们对民族音乐的挚爱,以及对奥地利音乐家敬业精神的无比崇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