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用于LCD驱动的低功耗CMOS缓冲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了共源共栅的频率补偿方法,并结合阻尼因子控制技术,能够驱动大动态范围的容性负载,以较低的功耗达到了LCD驱动的速度要求。在0.35μm CMOS工艺模型下,该缓冲放大器的静态功耗为60μW。  相似文献   

2.
1.6GHz高线性度低功耗CMOS驱动放大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高线性度低功耗驱动放大器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采用最佳偏置(Optimum Biasing)的线性化技术提高线性度.利用这种方法设计了一个工作在1.6GHz的两级驱动放大器,第一级预放大器采用1.8V电源电压,第二级输出放大器采用3.3V电源电压.放大器在TSMC 0.18μM CMOS 工艺下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31.8dB,三阶交调截取点(OIP3)为20.0dBm,输出1dB压缩点为17.7dBm,输出饱和功率为19.3dBm,静态功耗小于40mW.  相似文献   

3.
在AB类输出级的基础上,结合正反馈辅助的B类输出级,提出了一种用于LCD驱动电路的大输出摆率、低功耗的输出缓冲放大器。在0.15μm高压CMOS工艺模型下,该放大器能够驱动0~20nF范围的容性负载,静态电流为7μA,1%精度建立时间小于6μs,满足了LCD驱动电路行建立时间的要求;通过采用共源共栅频率补偿结合输出零点补偿技术,较好地满足了大动态范围容性负载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吉尔伯特单元,设计了一款高线性度低失真模拟乘法器.通过在输入端加入一个电平移位器,使线性输入范围增大,并由一个跨导运算放大器给吉尔伯特单元提供尾电流,有效地改善了乘法器的线性特性.设计的电路基于UMC 0.6μm BCD工艺,采用HSPICE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乘法器的线性输入范围可达±2 V,非线性误差和总谐波失真分别小于1%和0.3%,适用于要求输入范围大、非线性误差小及失真低的系统.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发送端中的高线性度、全差分的线驱动器。该结构上包括增益可调的预放大级和功率输出级。其中预放大级的输出摆幅可调,功率输出级的静态功耗可调,可针对系统输出功耗检测电路检测到的功耗输出信息选择相应的静态功耗。电路基于中芯国际(SMIC)的0.18 μ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设计。后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出摆幅峰峰值为4 V的情况下,最大电流驱动能力可达667 mA,总谐波失真(THD)小于-60 dB,符合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了 gm/ID的方法设计了一种轨对轨运算放大器的设计.这种方法将gm/ID与gm/Cgg、gm/gds等参数结合,通过查找表的方式来设计与优化电路.本文设计的运算放大器具有轨对轨输入输出的优势,充分利用了电源电压.该电路使用UMC-55nm工艺,采用1.2V电压供电,计算静态功耗为0.24mW,具有低功耗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一种0.8V衬底驱动轨对轨运算放大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衬底驱动技术设计低压低功耗轨对轨运算放大器。输入级采用衬底驱动MOSFET,有效避开阈值电压限制,将电源电压降至0.8V,实现低压下轨对轨共模输入范围。增加衬底驱动冗余差分对及反折式共源共栅求和电路实现恒定跨导控制,消除共模电压对输入级跨导的影响,输出采用前馈式AB类输出级,以提高动态输出电压范围。基于标准0.18μmCMOS工艺仿真运放,测得输出范围0.4~782.5mV,功耗48.8μW,电源抑制比58dB,CMRR65dB,直流开环增益63.8dB,单位增益带宽2.4MHz,相位裕度68°。版图设计采用双阱交叉空铅技术,面积为97.8μm×127.6μm。  相似文献   

8.
采用华虹NEC 0.35um BCD工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作DC-DC转换器控制芯片内部误差放大器的CMOS跨导放大器,该跨导放大器采用源极电阻跨接式负反馈技术提高跨导的线性度、采用双折叠式差分对结构实现共模输入范围轨至轨(rail-to-rail)、采用低功耗偏置推挽(push-pull)输出结构提高输出驱动负载的能力,整体电路具有结构紧凑、功耗低、线性度高等特点。仿真结果表明:在5.25V电源电压下,驱动1pf负载,直流增益可以达到68.2db,功耗708uw,100kHz下跨导的三次谐波失真HD3达到-56db。  相似文献   

9.
在0.35μm射频CMOS工艺下,设计了一种可应用于发射终端的1.6 GHz驱动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两级结构,第一级采用共源共栅结构,其中共源输入由两个分别工作在AB类和B类状态的并联放大管构成,提高了放大器的线性度和效率.第二级采用工作在B类状态的共源放大结构,进一步提高了驱动放大器的性能.仿真结果显示,放大器的最大输出三阶交调点为17.3 dBm,功率增加效率为57%,输出饱和功率为18.5 dBm,功率增益为26 dB,在3.3 V电压下总的电流消耗为5.4 mA.  相似文献   

10.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23):115-115
日前,德州仪器(TI)宣布推出具有业界最高性能一功耗比的最新单双通道模数转换器(ADC)驱动器,进一步壮大了其通用型低功耗轨至轨输出运算放大器的产品阵营。与类似解决方案相比,该OPAx836运算放大器可将功耗锐降33%,带宽提高2倍以上,转换率加速15倍,总谐波失真(THD)改善40倍,并将精度提高75%。  相似文献   

11.
鲁聪聪  戴庆元  刘磊   《电子器件》2007,30(4):1345-1347,1351
在LCD源驱动芯片设计中,为了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对应的灰阶电压,送到输出缓冲进行输出,需要一个数模转换电路.利用P.E.Allen在书中提到的电阻分压式D/A转换器结构,设计一种用于LCD源驱动芯片的6位数模转换电路.文中采用TSMC 0.25 μm CMOS工艺参数,用Cadence的spectre仿真器对电路进行仿真.电源电压为8 V,仿真的结果与理论上的数模转换电路传输特性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多晶硅薄膜晶体管(poly-Si TFT)有源矩阵驱动的结构和源驱动器的驱动原理及基本构成,并针对分辨率为800×600的64级灰度的VGA显示屏,采用分块矩阵的方法使数据转换频率降低到原来的1/10,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源驱动电路进行了改进,使DAC电路的数目大大减少,从而减小芯片面积,降低整个芯片的功耗。对电路采用Cadence进行仿真,给出了逻辑部分工作时序波形。  相似文献   

13.
一种LCD驱动控制芯片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液晶显示(LCD)控制驱动芯片为例,详细介绍了ASIC设计的流程,首先用TOP-DOWN方式对芯片系统进行整体功能划分,再以BOTTOM-UP方式进行原理图输入,最后进行芯片的功能,性能等各项模拟,并提交设计所需的网表和测试文档.  相似文献   

14.
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的LED驱动电路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液晶显示器(LCD)背光模组为应用背景,分析了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特性,指出电流控制是LED亮度调节的最佳方式.为了获得较高的发光效率和调光效果,设计了一个三级结构的LED驱动调光电路.实验表明,利用所设计的LED驱动电路不但可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而且可以减小LED主波长以及色坐标的漂移,有效控制LED的辉度.  相似文献   

15.
电荷泵是一种流行的获取高于供电电源的直流电压转换技术.传统的电荷泵电路采用二极管连接的NMOS管级联来获取较高的电压,由于阈值电压的作用,这种电荷泵的提升效率会随着级数的增加而下降.为了提高效率,文中提出了一种提升5倍电压的采用液晶显示器(LCD)驱动的新型电荷泵结构.特别设计了开关管的栅控电路,消除了阈值电压对电压提升效率的影响,并且通过对开关管尺寸和控制时钟的进一步优化,提高了电压转换效率,降低了功耗,特别适合于小尺寸LCD驱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一个面向SOC设计的可变规模的LeD驱动IP核,该IP包括四个独立的LeD驱动单元(DU)。不仅可以通过配置该IP使四个独立的Du分别驱动不同规模的LCD,而且能够实现四个Du级联来面对更复杂的应用场合。此外,设计了一个与wishbone总线相兼容的接口模块wrapper,并将该IP结合wrapper模块嵌入到0R1200平台来进行系统级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IP达到了设计要求,且通过修改wrapper模块可使该IP核适用于不同的SOC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一种STN LCD驱动芯片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超扭曲向列(STN)LCD驱动芯片的总体设计方案,重点讨论分析了其关键模块--接口电路、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以及电源电路的设计,并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对所设计的驱动芯片的功能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用于 LCD驱动的 4位专用微处理器 ,按照功能框图对其特点进行分析。该微处理器具有丰富的指令集 ,能够满足 LCD显示的各种要求 ,系统最大特色就是提供了比较完备的用于测试片内模块故障的测试模式。在对系统各模块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基础上 ,在测试模式下 ,对系统功能、功耗进行了仿真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