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玉林  李国增 《黄金》1993,14(12):16-18
内蒙红花沟金矿始建于1958年,建矿初期,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急倾斜极薄矿脉金矿床.浅孔留矿法的主要优点是工艺简单、便于管理,产量易于控制.但其缺点是矿石损失贫化大,资源利用率低.由于损失贫化较大,致使大量存窿矿石难以放出而残存在采空区内,形成了特有的浅孔留矿法残存“松散矿石体”(以下简称松散矿石体).1979年以后,矿山在改革采矿方法、大幅度降低采矿损失贫化的同时,面对地质资源短缺的现状,为了充分利用黄金资源,对“松散矿石体”的采矿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种适合于急倾斜极薄矿脉”松散矿石体”的采矿方法,即“脉外天井分层切割穿  相似文献   

2.
《黄金》1987,(2)
金矿石(精矿与块矿)其特点是金银的品位都高,他们之间的比例很接近,甚至有些矿石中金量高于银量.目前对这类矿石的金银分析资料很少,并且国家没有标准.为了配合生产,经反复试验,初步拟定了矿石中金银火试金法.金精(块)矿有中性矿石,氧化矿石,硫化矿石,针对矿样性质,我们采用面粉法,焙烧面粉法或铁钉法,焙烧法中的温度为550℃,焙烧时间1.5~2小时,根据试验,  相似文献   

3.
经常开展对矿石损失、贫化的研究工作,是矿山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核矿山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故两项指标的可靠性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的计算目前,我国充填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矿石损失率、贫化率的计算均采用直接法.损失率、贫化率是根据分层的测量和地质编录资料用直接法计算获得.对采下矿石量和废石量、未采下矿石量等计算参数在理论上是  相似文献   

4.
在开采急倾斜厚度很小的极薄金属矿脉时可用分采或合采.合采时则按最小的工作宽度把矿石和围岩同时采下、同时运出,一般采用留矿法或留矿法的变型方案,有时也用别的方法.分采时则先采下矿石,把矿石运出之后再崩落围岩,把崩下的围岩充填采空区,但也可以先崩落围岩后采矿石,一般用水平分层削壁充填法(也叫水平分层选别回采充填法).  相似文献   

5.
就铀的回收而言,碱法浸出与矿石矿物学的关系比酸法浸出更为密切。碱法适用于从含方解石、绿泥石的铀矿石中提取铀,而酸法处理这类矿石则会带来麻烦。反之,矿石中的黄铁矿则与碱法相矛盾。Beaverlodge工厂处理的Fay Winze矿石含方解石12%,绿泥石15%,非常适用碱法浸出。但矿石中还含有2%的黄铁矿,因此碱浸时与碳酸钠作用生成硫酸钠,导致工厂设备腐蚀和垢物的生成。经研究这些垢物为碳酸钠矾(Na_2CO_3·2Na_2SO_4)、天然碱(NaHCO_3·Na_2CO_3·2H_2O)和石盐(NaCl)的混合物。另外,矿石本身含大量氯化物Antarclicifc(CaCl·6H_2O),也是造成腐蚀的一个原因。 为此,从矿石中浮选黄铁矿,使其精矿品位达60%,铀品位0.2%,然后对精矿进行批量硫酸浸出,再用氧化镁沉淀,得到的沉淀物再进入碱法浸出流程。而对于矿石中所  相似文献   

6.
1.从矿石中提铜的新堆浸法苏联哈萨克科学院矿业研究所研制成从矿石中提取铜的新堆浸法。该法包括:矿石破碎;筛选出+6.4mm 级别和-6.4mm 级别的碎矿;用硫酸处理;铺设矿堆;浸出。为了延长矿堆中热能的保持期限,达到提高浸出效率,铺放矿石时,要依粗细铺成  相似文献   

7.
三强作业降低存留矿石积压资金的价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暄 《有色矿冶》2003,19(3):9-12
主要使用浅眼留矿法生产的矿山,必须保存一定数量的存窿矿石量才能使企来正常生产,而矿石开采需要成本,因此,保有最少而合理的存窿矿石量及其所积压资金量最优,使用三强作业技术可获最佳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马东辉 《中国锰业》2010,28(1):45-47
分析福建连城锰矿庙前矿区4号矿段地质及矿体情况,指出围岩崩落是浅孔留矿法矿石二次贫化的主要原因,而高品位矿石的流失矿石则是二次贫化的另一个原因。为使矿石开采的二次贫化得到有效控制,提出了优化爆破参数,锚杆加固围岩,回采其间固定漏斗出矿等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铂族元素在矿石中的含量极微,一般在0.X 克/吨或0.0X 克/吨级,甚至更低。测定矿石中的超微量铂必须有一个高灵敏度的检验方法和一个简便有效的富集方法。由于火法富集贵金属要有一定的设备条件,劳动条件差,试验过程中还产生一些有毒的金属蒸气,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湿法就可避免上述问题,故目前已有多种湿法富集铂的方法,如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活性炭吸附法等。  相似文献   

10.
一、留矿采矿法使用情况留矿采矿法在我国金属矿山应用很早且广泛,应用时间也较长。无论是矿山数还是从矿石采出量来看,留矿法均占较大比例。但是从七十年代开始,使用留矿法生产的矿石量是逐渐减少的。1961年留矿法在我国有色金属地下矿山采出的矿石量中所占比例为49%,1981年降到39%,1983年又降到24%,而1985年进一步降到  相似文献   

11.
Е.П.Леман等分析了X射线辐射法预选复合矿石的特性,其目的在于分选出一部分有用成分品位低于规定标准的废石。同时还探讨了采用预选法将原矿按其中一种成分的含量进行分离的问题,这种成分的的含量决定矿石的品级,并按其特征X射线的强度进行评价。 但是,预选的任务并不局限于这两种情况。在许多矿床中,大部分原矿是合格的矿石,废石的数量很少,以致于进行预选在经济上是无利的。同时,这样的矿石通常是各种自然类型矿石的混合矿,而且其中的每一类矿石都符合一定的技术品级,所以选矿及进一步加工以  相似文献   

12.
在脉状矿床开采中,留矿法是使用最广泛的采矿法.但是用留矿法开采倾角为45°~65°的矿脉,在技术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放矿困难,矿石损失大.中南矿冶学院与石人嶂钨矿合作,对用振动出矿留矿法开采45°~65°倾角的矿脉的可行性进行了室内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对倾角在50°以上的单脉,采用振动出矿留矿法开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因为振动出矿是一种部分借助重力势能的强制出矿方式,振动出矿机产生的振动以波的形式在松散矿石中传播,使受振矿石相互移动、活化,减少了受振矿石在出矿口上组拱的几率,从而降  相似文献   

13.
测定矿石中氟含量的最常用的方法是Willard和Winter的容量法,该法将矿石溶于高氯酸,通过加热将生成的氢氟酸和氢氟硅酸蒸馏出去;用硝酸釷滴定。分析某些矿石,在酸溶前还须用碳酸钠熔融。该法的缺点是费时且需有经验的化验员来判断硝酸針的滴定终点。通常对待一般试验和研究的样品分析,不必要高度准确,而需要较为快速的、不必熟练人员掌握的分析方法,近代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我  相似文献   

14.
灵湖金矿炭浆厂于一九八三年建成.从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六年生产整三年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稳定,金总回收率达90%以上.设备维护保养良好.每生产一两黄金总成本为450元左右,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三年的生产实践充分证明,灵湖含金氧化矿应用炭浆法提金是成功的.一、炭浆厂生产工艺与主产结果灵湖炭浆厂处理的矿石为典型的石英脉含金氧化矿石,因矿石含泥质较多,采用炭浆法提金工艺是适宜的.其生产工艺为:碎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硫脲从含碳泥质氧化金矿中提取黄金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脲法提金是近十年才较快地发展起来的一项提金新工艺.本文首先着重以张家口金矿的硫脲提金试验为例,论述了应用硫脲从氰化难以处理的含碳泥质氧化金矿石中提取黄金的工艺特征与效果.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和有关文献资料,探讨了焙烧此类矿石的机理与作用,综述了金在硫脲溶液中的溶解行为,认为矿石中的自然金的溶解是在硫脲与氧化剂的双重作用下,使金的标准电极电位降低的结果;评述了试验组首先研究成功的“铅浆法”取代“铁浆法”从硫脲酸性含金矿浆中提取黄金的效益.最后,作者展望了硫脲法用于黄金生产的前景,并提出弄清机理和降低成本是硫脲法今后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6.
矿石質量中和工作,是根据質量計划的要求而展开的。依此来保証矿山企业逐年逐月的生产任务得到均衡的完成,使采出之矿石的数量及質量,合于工业部門的要求,而將大量的低級品矿石中和成为高一级的矿石,使祖国的地下資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一)矿石質量中和的原則 1.当厂矿的矿石,只有一种規格时,只許將不合規格的矿石,中和成为合格品。当产品規格多者,只許將低一級品矿石,中和成为高一級品矿石。 2.当質量中和时,几种矿石品位不許相差悬殊,应依照下列原則进行,如:Ⅰ级品,品位45%;Ⅱ級  相似文献   

17.
铜的矿石种类很多,有一些是多金属的矿石,如:铜,铅,锌共存矿物及铜镍矿等,范围很广。这里不谈这些多金属矿物的选矿方法,而针对某铜矿的情况,谈以下几个问题:世界各国的铜矿石,有90%是经过选矿处理的,这90%中,有80%用浮游选矿法处理,其余10%则以三种方法即濕式冶金法  相似文献   

18.
高龙金矿矿石类型属微细粒浸染型泥质高的含金氧化矿 .部分矿体含炭质矿石比较高 ,并有As,Sb等有害元素 ,属难处理矿石之一 .原工艺采用炭浆法 ,氰化浸出率一直很低 ,为了提高金回收率 ,公司与科研单位及高校合作 ,针对矿石特性把炭浆工艺改为炭浸工艺 ,并对设备进行改进 ,严格生产管理 ,找出最佳条件 ,因此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高含泥氧化铜矿石分粒级筑堆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含泥氧化矿石浸堆因渗透性差而影响堆浸的正常进行.渗透试验表明,高含泥氧化矿石矿堆的渗透性与矿石粒级组成密切相关,采取矿石堆浸粒级划分:-1 mm为泥质物,+5 mm为块状矿,5~1 mm之间为粉状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粒级筑堆技术,即先对矿石进行分级,然后按粒级分区筑堆,对不同粒级浸堆采用不同的布液强度.该项技术应...  相似文献   

20.
我省目前地下金属矿山按矿石产量计留矿法比重约占70%左右,其中根据矿床赋存特点和具体开采条件而采用变形留矿法的矿山亦为数不少。宏观来看,“标准的”与“变形的”留矿法方案虽然都在某种特殊条件下解决了若干实际问题而有可取之处,但有一个实际问题迄今未被人们重视。留矿法采下矿石,不论矿块底部结构形式如何,大量放矿结束后总有若干数量矿石残留于底柱之上。这些残矿损失数量不清,价值未计,长期以来一直划作永久损失。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提高矿石回收率是撰写本文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