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由笔者与张永和教授的多次访谈内容整理而成.访谈内容以建筑教育为主题,从本体建筑学、超越专业的建筑学、建筑育人三个方面展开,呈现了张永和对建筑学的核心知识、作为设计学基础和通识教育的建筑学,以及教学体系的策划、教育建筑的设计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2.
蒋晓风 《华中建筑》2010,28(5):186-187
长久以来,我们的建筑创作和建筑学教育都比较浮躁,盲目地追求形式、外表,而忽略了建筑的核心——空间。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新的空间概念、新的材料、新的技术让建筑的本质发生了改变,建筑学的新内涵也要求我们的建筑学教育在学科定位和学科的设置上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3.
当代研究型大学中的建筑学正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建筑学的边界不断外延,另一方面却未能守护建筑学的核心价值,即设计教育。通过了解建筑教育的历史以及现代研究型大学的本质特点,描述建筑学与研究型大学4种可能的关系,即寄生、同化、脱离和共生。基于对建筑学这个学术社会在学问方式和设计师资独特性的理解,提出共生作为未来建筑学的发展图景,即通过学术研究发展建筑学的本体,同时建筑学以其设计教育的优势对大学的学术社会做出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4.
从建筑学角度对福柯的权力空间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叙述了福柯的权力空间概念,同时在南京石埠桥邻里社区中心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做了实践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空间的意义——从现代主义空间概念谈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肖毅强 《新建筑》2001,(4):75-78
通过回顾建筑空间概念的演变,完善对空间问题的认识。从城市、人为感知和建构等角度对空间规律提出思考,并对我国的建筑学现状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福柯与建筑——一种权力空间的陈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方 《时代建筑》2002,(5):92-95
本文以产生于不同权力制度下的规训空间的比较为例,分析了福柯的权力空间概念,并阐述了该概念对于建筑学领域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7.
"空间"这个词是现在的建筑学中最常使用的词汇之一,几乎与"建筑"同义。可是"空间"这个词在建筑学中出现的时间并不很长。肯尼斯·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在《建构文化研究》一书的绪论中指出,19世纪末才有西方学者开始认为建筑的本质就是创造空间。翻看一些理论书籍,我们大致知道,空间概念的产生与现代抽像艺术有关。而斯弗兰姆普敦还指出建筑学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徐卫国 《世界建筑》2003,(12):88-92
1.建筑学的本体还原 20世纪末期以来,建筑学受艺术潮流的影响,似乎也开始了对自身根源的探寻,建筑设计对建筑本体的回归试图摆脱审美意识形态的干扰,转而着力追寻建筑基本建造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学的还原设计哲学使建筑重新找到本真的一面,表现出真实的形象。研究建筑的基本建造问题成了建筑设计的核心,材料、节点、构造以及建造成为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白岩     
教学、实践与理论 建筑师站在何处去着手做设计,是为立场.我想我们的立场是对建筑学本体问题的探讨作为出发点的.我们所说的建筑学本体问题,它是建筑学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所存在的特有要素.这些要素与时间、空间、人在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建筑结构与技术、建造材料与建构等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周榕 《建筑学报》2023,(12):15-21
选取非常建筑2023年落成的3个作品,与其早期3个对应作品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展开对张永和在“本体建筑学”“通用建筑学”“叙事建筑学”3条脉络上思想与实践的批判性探察与解读。  相似文献   

11.
张卜予 《建筑知识》2014,(7):190-190
园林的源头并不依赖某个真实存在的空间概念。相反,真实的空间只是最后呈现的结果之一。倘若园林起源并不依赖于真实存在的空间,那么我们仅在建筑学的范畴里的讨论是否多少有些片面?  相似文献   

12.
结构建筑学在根本上构成了全新的建筑设计思路,此种类型的建筑思维诞生于日本以及欧美。具体在实践中,结构建筑学紧密结合了工程技术涉及到的各个领域以及学科,在此前提下创建了复杂度相对较高的新型生态建筑体系。因此可见,针对建筑设计如果要致力于全面加以创新,那么不能脱离结构建筑学为其提供根本保障。通过开展全方位的建筑本体创新,应当能够从根源上转变当前现有的建筑设计模式,运用全新的设计流程以及设计思路来提升建筑物本身具备的吸引力,优化其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3.
篇首语     
《世界建筑》2005,(11):16-17
空间.自19世纪被引入到建筑学以来在现代建筑和城市中的社会性角色越发重要。到了20世纪,空间更成为了当代建筑学和都市研究话语理论中必不可少的论题。空间句法理论始于1970年代,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空间句法理论为我们对空间概念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引发了我们对建筑学和社会学中许多核心问题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4.
自从建筑在空间中产生以来,它就出现了一个空间问题。我们在视觉上不能看到广义上的无边无际的空间,只有在狭义空间中的物体才能使我们认识它。物体在空间中互相之间的关系就是空间概念的结果。本文所探讨的是狭义的空间概念。不同历史阶段的空间概念历史对建筑构思来说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对建筑学思维更是如此。现代建筑史的先驱———塞·吉迪翁(SigfriedGiedion,1888~1988,著名建筑史学家和教育家)把这一浩瀚长河描述为三个前后相列的空间概念。公元前4000年,首先是穴居人类,证据显示他们有惊人的创造力,但还不是建造,因他们还没想到去…  相似文献   

15.
对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在建筑数字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性研究。选取近百个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将研究原型根据智能体代理的主体不同分为:多智能体代理人、多智能体代理建筑空间单元、多智能体代理城市空间单元、其他代理类型等类别。从研究内容、智能体的控制指标、具体运行规则、研究所对应的建筑学问题以及研究所属的建筑学本体维度等角度分别分析各研究案例特征并进行统计。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多智能体系统在建筑学本体维度研究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希望统计分析的结果能为未来多智能体系统在建筑及规划领域的研究提供建议和指南,即面临相应问题时可选择何种智能体代理模式、控制指标及运行规则。此外,还分析比较了MAS的不同研究平台和研究工具。最后,提出结合了深度强化学习的多智能体系统是其在建筑学本体维度研究值得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莫万莉 《时代建筑》2023,(2):130-137
作者以米思建筑新近完成的山水柴院为讨论对象,指出建筑师在“普通乡村”中实践时的双重考虑,即对空间、材料、建造等建筑学本体议题的关照,以及建筑师如何作为一个协调者,令建筑能够获得更大的能动性。文章认为米思建筑从“基本”出发,从而致力于在更大的语境中对建筑学之内与外的挑战进行回应。  相似文献   

17.
谭峥 《时代建筑》2023,(6):6-15
建筑学的“本体”是一个含义模糊的概念,常用于学科自主性的探讨。当下中国建筑界对建筑学的“本体”的认识偏重其基本的结构要素,缺失了对围护、设备、装饰、基础设施等环境技术体系的讨论。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回到“环境的建构”话语产生的历史现场,从对建筑本体观构成决定性影响的建筑理论家吉迪恩开始,逐步涵盖班纳姆、富勒、道萨迪斯、索亚等理论学者,再思“环境的建构”议题在当代建筑学转型期的演变。文章为这一议题的发展设置了中国的城市化与产业化语境,最终延伸到环境建构对中国建筑学科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袁烽 《新建筑》2014,(1):46-49
从建筑学教学研究与实践入手,清晰呈现了对建筑本体、设计方法、设计工具和工作方式的探索,自主性建构提出了建筑的在地性、文化性和实施性,以及与数字建构、建筑几何和性能美学等设计方法进行的结合,它反映了对设计方法的批判性思考.这种思考不但给予了实践的动力,更是对未来建筑学更好融入社会生产体系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绿色建筑不应以“漂绿”以及技术的杂汇集成为唯一取向,而应立足于当地的气候与文化,基于能量流动与热力学原理,在建筑学的能量议程下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开拓一条基于建筑学本体的路径图。文章始于能量与热力学建筑的前沿议题,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提出能量形式化的几个策略来展现绿色建筑进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超越民居和遗产 建筑学与文化人类学的联姻,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对建筑学而言,尤其存乡村、民居、遗产领域,借用人类学存宗教信仰、亲属关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早已驾轻就热,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也得到建筑学的广泛接受;但不可否认,大部分建筑学人对于人类学概念一知半解,流于表面的挪用也无法对学科本体带来本质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