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技术教育》2002,(12):91-93
东山区素有文化区的美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基础厚实.具有发展教育事业的良好地域优势和人文条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拼搏,一批名校以其深厚的校园文化、优良的校风、雄厚的师资和超卓的业绩享誉岭南。区内基础教育体系中有中学22所.小学45所.幼儿园69所。2002年东山区先后被确认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广东省教育强区、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单位和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的无锡市,近几年来,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着力建网、建库、建队伍。本文主要介绍无锡市建设城域教育网、实施“校校通”工程、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2006年7月14日至16日,第六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13个实验区、503所实验学校的700多名代表在京研讨“十一五”新教育实验发展规划。新教育实验是由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目前约有5万名教师、80万名学生参加了新教育实验。此次在北京市六一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三个展示点展示了“十五”新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4.
记者:王教授,您好!两年前,北京市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在首都师范大学诞生。两年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大兴区和东城区三个实验区开展了一系列大学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活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基地和实验区的负责人,结合在实验区进行的两年研究,请您谈谈当前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及迫切性。王陆:两年前,当我们做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时候,一个支撑的理念就是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巨大的投入并没有相应的产出,信息技术设备的利用率很低。根据我们所做的研究,发现面对各种信息技术制品及其信息化环境,教师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一直是基础教育中的重点。早在2000年教育部强调,要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十五”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发展如何?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北京市教委又是如何规划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本刊专访了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张国华.请他谈谈“十五”期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和“十一五”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规划.以下是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信息化》2005,(17):19-19
西藏自治区政府非常重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到2005年,西藏各级电教部门先后在西藏各地的50多所中学建立了计算机教室,给300余所中小学配备了卫星教学接收设备,给1700多个教学点配备了光盘播放系统。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西藏已经初步建立起自治区、地(市)、县、学校“四级信息化工作领导体系;建立起”自治区,地(市)县三级培训体系通过“天网”与“地网”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是我们策划这个专题的由头之一,近期记者访问了“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黄荣怀教授,请他就“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成立的意义和目的以及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相关问题作了回答,对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宏观的分析,以下是采访的部分内容。同时,记者通过E—mail和电话采访了两名一线教师,请她们谈谈作为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直接对象,对教师教育信息化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旨在缩小城市与农村的教育差距。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城乡教育的不公平所带来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却扩大了城乡教育差距。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人口数量、文化基础的差异,政府投入政策与相应的制度失衡以及城乡教育资源差异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2005年8月18日至20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既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论坛在长春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承办。会议以“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信息技术课程的持续、协调和有序发展。来自全国28个省、市约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景德镇市由市电教馆牵头,以2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5所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为基地,各级示范学校以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实验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和参与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记者:王教授,您好!两年前,北京市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在首都师范大学诞生.两年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大兴区和东城区三个实验区开展了一系列大学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活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2.
由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首届教师教育信息化国际论坛”,于2006年5月21日至22日在浙江金华召开。教育部师范司和浙江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0余位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就“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作了精彩报告。100多位与会代表围绕国内外高师教育、教师职后教育以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实施等问题展开广泛研讨。  相似文献   

13.
刘华谱 《软件世界》2004,(11):54-56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加入到信息化的行列,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实施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尤其在进入2000年以来,得到了高速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为了系统地阐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情况,我们特地组织本次选题,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教育城域网建设和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本期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教育行业的应用技术:教育:信息化先行教育管理网络化资源建设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信息化浪潮正全方位重塑人类社会,现代社会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全面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在教育中的应用代表了21 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教育信息化和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10月18日,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八次学术年会在杭州萧山国际酒店隆重开幕。教育部相关领导、教育行业专家和国内百余所重点院校信息、中心主任齐聚一堂,分享一年来高教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探讨下一步建设的趋势和方向。本次大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教信息化分会主办,华为3Com协办。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旨在缩小城市与农村的教育差距。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城乡教育的不公平所带来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却扩大了城乡教育差距。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人口数量、文化基础的差异,政府投入政策与相应的制度失衡以及城乡教育资源差异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17.
《网友世界》2012,(5):12-15,82
宁强县铁锁关中学是一所市级教育信息化(B类)示范初中,现有学生1007名,18个教学班,教职员工80人。学校一贯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逐年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注重加强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提高师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在2007年成功争创市级教育信息化(B类)示范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教育》2005,(3):44-44
2005年1月9日-11日,天津市2005年度教研信息化工作会议在静海县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天津市委八届七次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在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职能作用。积极推进动教研信息化。天津市教委、市电教馆和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相关领导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各区县100余名教研员、教师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温州是浙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面积11784平方公里,下辖两市、三区、六县,常住人口799.8万,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021所,在校生154.5万人,教职工10.8万人,教育人口占全省近五分之一.我市于1999年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中心,在全省率先建成第一个地市级教育网平台,拉开了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实现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果和北京中小学在“非典”时期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转变的事例,展示了近年来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成就。文中同时,也指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面对当前大好发展机遇,应该继续在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教师信息能力和多元化投资等方面加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文中提出教育信息化是全社会的问题,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关心、参与和支持,逐步形成促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真正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