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太桥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7,(3):137-139
本文就观测结果的总结分析,对围岩变形规律,特征和变形量作了初步探讨,并对巷道的支护措施提出意见,最大限度地利用围岩自身强度,避免翻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朝川矿一井21060工作面开采对二井井筒及西翼运输大巷的影响进行了移动变形预计,针对井筒及大巷的断面、支护形式及巷道的用途及可能受到的破坏,提出了保证井筒安全及大巷正常使用功能的维护及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巷道过断层极易产生大变形、支护结构失稳等问题,以上湾煤矿中六运输大巷过断层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分析巷道过断层中围岩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巷道过断层中围岩以剪切变形为主,在断层前后10 m范围内围岩变形量较大,围岩破坏先后顺序依次为底板、两帮和顶板,上盘影响段巷道底板和帮部围岩为主要控制区域,下盘影响段顶板和帮部围岩为主要控制区域,并提出巷道关键部位密集锚索支护+反底拱全断面锚杆支护的围岩控制技术,围岩最大位移量均小于120 mm,工业试验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沿厚层中细粒砂岩项板掘进的梯形断面运输大巷,两帮和底板处于页岩中,采用项板处于裸体状态的料石墙支护,在原岩应力作用下巷道固岩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当运输大巷处于两侧采空的保护煤柱固定支承压力作用下,裸体状态的顶板仍处于稳定状态,而巷道两帮料石墙开裂、压碎,底板鼓起,底鼓速度达到0.4~0.8mm/d,围岩松动圈成倍增大。运用有效载荷系数证明了围岩岩性差、采动影响以及支护方式选择不当,是运输大巷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采用以内加固为主的锚注支护是治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6.
汾源煤业5#煤层运输大巷在掘进过程中,顶板变形较大,且常有冒顶发生,严重影响着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和施工过程的安全.为保证巷道的顺利掘进,本文探究了5#煤层运输大巷顶板的变形特征,分析了顶板变形的原因,提出"注浆+锚杆(索)+金属网+U型钢支架"的顶板控制方案,并对围岩表面变形情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顶板变形量大幅度减... 相似文献
7.
8.
针对软弱破碎顶板巷道支护困难的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和钻孔探测发现软弱破碎顶板巷道围岩具有自稳平衡拱结构,但极不稳定,在扰动作用下表现为局部到整体的连锁失稳特征。现场取样进行试验,发现顶板破碎岩块强度低,帮部煤块裂隙发育、底板泥岩软弱是造成巷道全断面变形失稳的主要原因。原支护棚架架型不合理、接顶效果差、支护缺乏整体性以及支护系统不能协调变形是导致巷道失稳的直接原因。进一步试验表明,该巷道的软弱破碎岩样在侧限约束条件下压实后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在无侧限约束条件下则难以自稳。掺入一定水泥进行胶结后形成的弱胶结岩体,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有明显提高。结合普氏自然平衡拱理论和"类双曲线"模型,构建了软弱破碎顶板巷道围岩"抛物线-半双曲线"破碎边界扩张模型,发现软弱破碎顶板载荷呈指数形式增长,当帮部煤体不稳定时顶板载荷急剧增加,而底鼓是造成帮部失稳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了强力控制软弱破碎顶板,强化约束帮部煤体,加强隔水预防巷道底鼓的控制原理和"控顶先固帮,固帮先护底"的支护原则。针对州景煤矿5305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双层金属网+喷射混凝土+预支撑囧形棚架+可缩性纵向连接器"的组合控制技术,经初步的现场工程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运输大巷变形破坏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二庄矿-300m北翼运输大巷约有300m发生了严重变形与破坏,巷道断面缩小,严重影响了二水平采区的正常接续及矿井正常生产。根据对巷道变形破坏原因的分析,确定采用锚杆、锚索支护,注浆加固与网喷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进行修复;并采用FLAC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治理效果进行预测。方案实施后,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孤岛煤柱内采动作用下大巷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王庄煤矿孤岛煤柱内630运输大巷围岩变形量大、维护难度大的问题,着重分析了工作面动压、孤岛煤柱宽度、巷道支护技术等因素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孤岛煤柱内支承应力呈“前期高强高速扩张、中期稳势缓慢增压、后期持续高强作用”的演化规律,阐明了该类巷道具有来压不均匀、采动帮塑性区向深部扩展诱发顶板失稳的特征.提出了壁后充填碹体增大围岩径向约束力、浅部注浆限制深部围岩位移、锚杆支护调动围岩自承能力的控制技术.现场观测结果表明,630运输大巷经历两侧采空影响后,最大表面位移约64 mm,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综采工作面锚杆支护巷道围岩变形量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巷锚杆支护是采用锚杆支护设计软件设计的,而巷道掘进过程中选择的锚杆支护参数没有有效控制孤岛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巷道变形。通过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巷道围岩表面位移监测结果的分析,合理选择了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加固支护参数,有效控制了巷道的围岩变形,确保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米村矿-150m水平大巷围岩变形的综合测试分析,找出了原支护形式下围岩变形的一般规律,对该矿巷道支护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深部巷道支护问题是制约当前煤炭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西曲矿轨道运输大巷出现的大变形破坏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设计采用了锚杆支护与钢管混凝土联合支护返修控制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巷道稳定性控制效果,满足了巷道的正常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东二南采区轨道大巷变形大难支护问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得出了巷道应力变形规律。结果显示:巷道变形剧烈的临界深度为800 m,深部巷道剪应力在左、右肩达到8.7 MPa左右,在距巷道中心0~5.5 m内顶部垂直应力急剧增大,且在距巷道中心6~8 m内达到峰值,巷道顶板塑性区最大为2.6 m,左帮和右帮塑性区最大分别为5.2、5.4 m,底板塑性区最大值为6.1 m。此结果可为深井软岩巷道支护设计参数提供依据,工程实践证明,支护设计有效控制了巷道的强烈变形,取得较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兴煤矿巷道高埋深、高地压、围岩松软破碎、巷道变形量大,复修率高的难题,根据巷道围岩压力作用与分布、巷道围岩地质条件与巷道支护相互耦合的规律,确定采用“放、让、抗”的矿压控制原理,并结合实际确定基本支护方式为增强支护、破碎围岩注浆补强加固和全断面支护的控制方案,现场矿压监测证明,该技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二采区变电所围岩受压力作用影响,造成硐室两帮变形严重、顶板下沉、底板鼓起等现象。左权阜生煤业通过技术研究,对变电所帮部及顶板采取注浆加固措施,优化顶板支护设计并对底鼓段进行起底、安装L型高猛钢棚,通过实际应用发现,采取联合措施后,巷帮移近量控制在0.4m以下,顶板下沉量及底鼓量控制在0.3m以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软岩锚喷网支护中,巷道收敛变形与松动圈有密切的关系。巷道收敛量是评价巷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巷道支护设汁的重要参数。松动圈是巷道开巷后围岩固有的物理状态,它是地压、围岩性质、巷遭跨度、掘进方式及地质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按照松动圈组合拱理论的观点对软岩锚喷巷道进行支护参数设计,首先就必须了解锚喷巷道在收敛变形稳定前巷道的收敛量, 相似文献
20.
隧道工程施工期围岩松动圈的测试与判定,对于施工支护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地震折射层析法是测试围岩松动圈的较为有效的方法。通过对乌鞘岭隧道大变形围岩松动圈测试与分析,明确了乌鞘岭隧道穿越F7断层带地段的围岩松动圈范围,指导了该段隧道的开挖支护施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