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快英语考试了,有个兄弟在寝室里急得“碎碎念”:“单词都不会,考试怎么办啊……” 另一个同学搭腔了:“God bless you!”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金发女郎,一个黑发女郎和一个红发女郎犯了法,在逃亡的路上,她们躲进了一处仓库。警察马上就追到了,就在这时,她们发现了三个麻袋,于是不假思索地跳了进去。  相似文献   

3.
电脑趣事     
第一次见到电脑,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北大荒的农场。一天,上边来电话说:“《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周记者要到农场拍几张照片.反映农场秋收工作。”周记者来时,手里提着一个十分精致的黑色小皮箱。晚上,拍摄回来后,打开小皮箱工作,原来竟是一台手提电脑。他一边为照片配文字说明,一边与我们谈话,手底下“啪!啪!啪!”地打字。  相似文献   

4.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是一个纯情的奇迹,它在台湾一路飚红,最终累计超过四亿台币的亮眼票房。10月份,《那些年》在香港轰动上映,轻松横扫了同期的所有电影。而最让人惊讶的是这部彻头彻尾的纯情小清新爱情片票房居然成功超过《3D肉蒲团》,暂居今年香港的华语片票房冠军。在内地,《那些年》未映先热,网络上满眼是“那些年……”的各种句式。  相似文献   

5.
道听图说     
《电脑爱好者》2011,(20):119-119
@李开复:可爱的汉字对谈。晶对品说:你们家都没有装修喔?夫对天说:我总算盼到了出头之日!  相似文献   

6.
微博心声     
《电脑爱好者》2011,(21):119-119
整蛊搞怪(最恶搞的微博) @宅男宅女搞笑王:看了神雕侠侣,知道年龄不是问题。看了断背山,知道性别不是问题。看了金刚,知道种族也不是问题。看了情女幽魂,知道了连死活都不是问题;你还跟我讲什么距离、跟我讲什么时间。  相似文献   

7.
我本以为,最令人心碎的话是“我们分手吧”或“我喜欢上别人了”。可是现在我发现我错了,应该是“没有!站票都没有”!  相似文献   

8.
真实的故事     
这是一个你几乎不能否认的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不知不脚”地就剩这么几天,各种加班汹涌袭来,相信各位上班的亲们已经感觉到工作上的压力咯!可俗话说“留得青柴在,不怕没山烧”,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大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哟!工作再忙,也别忘了来本PCD。  相似文献   

10.
《微型计算机》2012,(2):6-6
那日小侄女三岁了,丸子应邀去她家做客。一进门丸子就见可爱的小侄女抱着一袋薯片在那儿砸吧着。“脆吗?”丸子走过去若有所指地对小侄女说,其实潜台词是……大家都懂的。  相似文献   

11.
哦嗬嗬,欺负小女生什么的最喜欢了。作为一名纯良质朴又有爱的“怪蜀黍”,我虽然不会做什么奇怪的事情,但是在不小心看到了这么“卡哇伊”的剪纸之后,我还是忍不住伸出了罪恶的双手……  相似文献   

12.
虽然说把人简单地划分为几类这种行为一直为笔者所鄙视,但近来一段时间,“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二逼青年”的分类照片却还是让人荚到肠子抽筋。快来看看你到底属于哪一类!  相似文献   

13.
STEPHEN 《数码时代》2012,(3):158-158
每个人都有难言之隐.你信吗?反正我信了。不过跟这个词挂钩的,还有另外一些词——羞于启齿、隐情…·。哎呀.再说下去.估计就更直白了.比如男女“那些事”。真不是我头脑复杂,思维凌乱,这真是受iwo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听说李明是因为他出了一本书《青岛,老房子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大众硬件》2007,(10):142-142
2007年,为回馈读者朋友们的厚爱.《大众硬件》自7月刊开始开展“寻刊花.寻开心”活动。  相似文献   

16.
生铁 《大众软件》2012,(23):76-76
出片前一天的晚上.上微博时偶然看到“大软”以前的美编姐姐的新微博.大意是.由于今日下雨雪.遛狗的都在改地下停车场遛了.到处是屎和尿。我看后忍不住笑了。后来又想到.咱们这儿的好多事吧.都特别有意思。  相似文献   

17.
猫的天空之城也许是文艺青年最爱的地方之一,那儿不仅有书有咖啡,最戳人心的还是那颗被你遗忘的时间胶囊——一封寄给未来自己的信。不久前,这个创意也来到了App的世赛,它叫《一年之信》,这款Appu可以设定在写信件的一年后发出,如果你有什么想对未来自己说的话,想对爱人、家人和朋友表达内心,可以试试这款文艺范的软件。  相似文献   

18.
阿健——钱不是问题,问题是好机难求,双核?四核?大屏?小屏?iOS?Android?最痛苦的莫过于选择太多。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本小题大作的书,谈的不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艺术、建筑,而是把橡皮圈、马桶刷、胡椒罐与盘碗当作艺术和建筑一样认真看待。生活中,这些日常的东西似乎已经和我们形成了某种默契,而这种默契很容易让人忽视它们的存在。就像《西雅图夜未眠》,梅格·瑞恩最后选择了素昧平生的汤姆·汉克斯,而抛弃不用开口就知道要说什么的未婚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