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含水时期转注聚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求解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驱开发至高含水期以后转注聚开发方案设计的需要,在高含水期水驱递减模型和聚合物增油量预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结合经济效益指标的高含水期转注聚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计算方法,研究了转注聚后井网密度与油田最终采收率、转注聚时水驱程度及投资回收期之间的关系.应用该公式计算了某高含水期转注聚单元区块的经济极限井网密度,为油田注聚开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海上稠油油田聚驱后二元复合驱注入时机与注入方式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海上绥中36-1油田油层条件,进行了聚合物驱后二元复合驱注入时机、注入方式的优化实验研究。聚合物驱后在不同注入时机(直接转注、含水最低点、含水70%和含水95%时)转注二元复合体系,最终采收率分别为75.36%、73.32%、71.22%和68.61%,直接转注二元驱的采收率最高(42.61%)。在相同水驱条件下,以不同注入方式注入二元复合体系后发现,注入0.3 PV二元复合体系的驱油效果优于注入0.05 PV聚合物+0.2 PV二元复合体系+0.05 PV聚合物和0.1 PV聚合物+0.2 PV二元复合体系。但注入方式的改变对最终采收率的影响较小,以聚合物做保护段塞更有利于控制工业化成本。在相同段塞聚合物用量条件下,用前后保护段塞的效果好于单一前置段塞。在等经济的条件下,聚合物驱后进行0.3 PV二元复合驱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9.05%,比等价的0.7 PV聚合物驱采收率高1.61%,使油田开发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6种不同注入方式,利用三维两相四组分聚合物驱模拟器,研究了在不同非均质类型、不同各向异性、不同转注时间情形下,聚合物驱油效益对注入方式的敏感性。一般来说,水驱效果愈差的油藏对聚合物注入方式愈敏感,对于纵向层内非均质油藏,正韵律比反韵律对注入方式更为敏感;对于平面非均质油藏,主流线高渗油藏比主流线低渗油藏对注入方式更为敏感;早转注聚合物溶液比晚转注聚合物溶液对注入方式敏感。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驱采收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孤岛油田条件下,通过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研究了影响聚合物驱效果的3种主要因素,包括水油黏度比、地层渗透率、聚合物用量,对聚合物驱的基本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地下原油黏度为50.7mPa.s时,聚合物驱的合理水油黏度比区间为0.06~0.6;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最佳地层渗透率为2.0μm2;水驱之后转注浓度为3000mg.L-1的聚合物段塞对提高采收率有较大影响,采收率增幅随着聚合物段塞体积的增大逐渐变小,同时聚合物的吨增油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稠油油藏水驱转热采开发经济技术界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因其原油粘度高,不适合转化学驱,但转热采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以孤岛油田孤六区东3-34井区为例,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转热采后的效果,论证了转注蒸汽热采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水驱后转热采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研究了转热采时机、油层有效厚度及原油粘度与转热采提高采收率的关系,结合经济评价,建立了水驱转蒸汽吞吐和蒸汽驱的开发经济技术界限公式.研究表明,低效水驱稠油油藏通过转热采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符合条件的油藏应及早转热采,仅转蒸汽吞吐就可提高采收率10%左右,转蒸汽驱后还能提高采收率10%以上,转热采可以作为水驱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接替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明晰层内非均质性控制条件下,聚合物驱对海上油田剩余油分布及开发特征的影响,根据相似原理,参照油田实际储层和流体特征参数,开展了不同非均质性下的水驱和聚合物驱室内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水驱过程中无水采收期长短与非均质程度成反比,当非均质性较强时,低渗层剩余油富集,变异系数与水驱采收率成反比;相比于水驱开发方式,聚合物...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动态特征及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聚合物驱油在大庆油田已取得了显效果,其生产动态与水驱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注聚合物后含水大幅度下降,采油量大幅度增加等方面,本论述了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的动态特征及驱油效果的影响因素,实践证明,只有在对这些影响因素优化条件下,聚合物驱油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制出的三维二相四组分聚合物驱模拟器,可模拟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吸附、渗透率降低、不能进入的孔隙体积、扩散、转注聚合物溶液的时间、盐、重力、毛管力和流体及岩石的压缩性等因素的影响,具有组分模型的功能和改进黑油模型的简便性,可用于聚合物驱和水驱的机理研究,注入方式优选、动态预测和方案设计等。  相似文献   

9.
胜利油田聚合物驱油技术经济潜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胜利油区的工业化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经济效益显著。采用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不同油价下胜利油田聚合物驱单元的经济界限指标,研究了胜利油区聚合物驱的技术和经济潜力。认为:聚合物驱最佳用量与油价密切相关,低油价下,低聚合物用量的经济效益好,高油价下,高聚合物用量的经济效益好,在目前高油价状态下,聚合物驱单元应该进一步增加用量,延缓后期含水上升速度,提高聚合物驱的总体经济效益;后续水驱单元二次注聚的潜力较小;胜利油区适合聚合物驱的四类资源较少,聚合物驱风险较大;三类资源比较丰富,但常规聚合物不适合三类高温高盐油藏,需要进行耐温抗盐聚合物和聚合物加合增效体系攻关研究,在先导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可成为下步聚合物驱的主阵地。图3表5参11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渤海S油田注聚合物阶段油井合理井底压力界限,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及数值模拟技术,推导了聚合物驱受效井合理井底压力界限的计算公式,并利用现场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反九点井网条件下的聚合物驱受效井,其合理井底压力界限主要受地层压力、水驱阶段井底压力、注聚合物时机、含水率的影响。井底压力位于合理压力界限内的油井,聚合物驱效果较好。该研究成果为油田提高聚合物驱效果,扩大注聚合物区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盐度对交联聚合物溶液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核孔膜过滤和动态光散射手段,研究了盐度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交联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及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线团(LPC)的大小。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线团对1.2μm核孔膜的封堵程度与其反应时间有关。随着NaCl含量的增加,交联聚合物溶液(LPS)对1.2μm核孔膜的封堵程度先增加后下降,且存在一最佳值。HPAM与AlCit交联后形成的交联聚合物线团尺寸比相同条件下形成的HPAM线团尺寸小.并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聚驱后残留的聚合物对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存在着影响。通过工业化注聚区块和取心井岩样资料,分析了油层中残留聚合物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残留聚合物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及聚合物残留量对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驱后仍有60%的聚合物残留在地下,强水洗段残留聚合物较少,中弱水洗段较多;后续水驱段塞越小,岩心中残留的聚合物越多,对聚驱后二元复合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辅助作用越强,聚合物协同二元体系更好地封堵了高渗层,由此扩大了波及体积,进一步提高了聚驱后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驱控制程度对于聚合物驱的层系组合方式、井距大小、注入参数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开发方案编制,进而影响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随着油田开发过程中室内试验和矿场监测工作的进行,精细油藏描述和聚合物驱等多学科油藏研究的深入,聚合物驱控制程度的计算精度进一步提高。以矿场计算方法为基础,利用三维地质模型能够描述砂体平面和纵向上变化的特点,统计模型油层中聚合物溶液波及的网格体积占总网格体积的比例,实现了聚合物驱控制程度的精确计算。  相似文献   

14.
报道胜利油田胜坨一区采用清水配制普通聚丙烯酰胺(MO-4000)进行聚合物驱先导试验及所取得的显著的增油(平均单井增油1690t)降水效果,以及针对胜利油田清水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分别进行采用清水和污水配制的梳形抗盐聚合物(KYPAM)驱试验及所取得的更明显的效果:平均单井增油分别为2094t和2186t,且比清水配制的MO-4000用量更少,采收率提高幅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针对阿曼马穆尔油田单井采出水聚合物含量测定值严重偏高问题,系统审查了该油田采出水聚合物含量测试程序。研究认为采出水聚合物含量测定值偏高是由于单井采出水中油珠稳定性强且去除困难,严重干扰了测试结果。为此,对马穆尔油田采用的采出水中聚合物含量测试方法中的水样预处理程序进行改进。结果表明:筛选出可促进正己烷萃取剂对水样中油滴捕获作用的反相破乳剂M24,通过在正己烷萃取除油过程中加入50~100 mg/L反相破乳剂M24,并增加了萃取后水样的滤纸过滤除油步骤,消除了残余油珠对聚合物驱油井采出水聚合物含量测试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法及低压差微孔滤膜法等手段,考察了低浓度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在60℃、m(HPAM)/m(Al^3 )=20、NaCl质量分数2000mg/kg、稳定剂存在下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LPS)中交联聚合物线团(LPC)的微观形态及其封堵性能。结果表明,加入稳定剂的LPS体系中的基础粒子仍然是纳米尺寸的球形LPC,但稳定剂的种类会影响LPC的尺寸和聚集形态,并有助于改善其封堵效果。在SEM观测LPC形态实验中,在除尘与自然干燥条件下制作干片,同时为更好地观测LPC微观形态,在体系中加入少量NaCl。  相似文献   

17.
水溶性聚合物驱油剂国内研究近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国内水溶性聚合物驱油剂近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耐温耐盐改性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和水溶性两亲聚合物即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复合型高吸水性树脂的设计与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分子设计方法 ,通过水溶液共聚合研制复合型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 ,对影响树脂吸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最佳制备条件为丙烯酸 2 5mL ,PVA 2 .5g ,淀粉 6 .5g ,引发剂 0 .4 0 .6g ,中和度 75 % 85 % ,交联温度 90 110℃。所得树脂的吸水倍率可达 15 5 5倍 ,吸 0 .9%NaCl溶液的倍率可达 10 0倍。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膜材料装置的成本新概念——成本渗透率。将膜分离过程的成本定义为成本渗透率和有效选择性的函数。作者从分析膜装置的费用得到了装置成本的渗透率和有效选择性等参数,并用于确定气体的膜分离过程的优化膜分离度和回收率。还从合成气中分离出CO,用大规模生产醋酸的实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从干法腈纶聚合物稀溶液的性质入手,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聚电解质效应、不同溶剂、溶剂中水含量、三单苯乙烯磺酸钠含量对干法腈纶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确定了采用溴化锂抑制聚电解质效应、溴化锂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最佳浓度、控制溴化锂-二甲基甲酰胺的含水量、工艺调整时定期对哈金斯常数进行校正等措施,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测定干法腈纶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