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于矩形波无刷直流电动机,如何保证电机低速运行时转速的平衡是作为调速电机运行的难点之一,反映在设计上是如何设计气隙磁场波形,减小定位转矩。本文对面向气隙磁极结构的永磁电机,根据磁通管原理形成永磁电机的等效磁网络,把细分的思想应用于永磁体模拟,建立了永磁体较为精确的网络模型对影响矩形波无刷直流电动机定位转矩的几个参数进行了探讨及磁场计算,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永磁电机的设计及动态性能仿真提供了一个  相似文献   

2.
基于磁网络模型方波永磁电机气隙磁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于方波无刷直流电动机来说,如何保证电机低速运行时转速的平稳是调速电机运行的难点之一,反映在设计上乃是如何有效地设计气隙磁场波形,减小定位转矩。文章针对面向气隙磁极结构的永磁电机,根据磁通管原理形成了永磁电机的等效磁网络,把细分的思想应用于永磁体模拟,建立了永磁体较为精确的网络模型,对影响方波无刷直流电动机气隙磁场及定位转矩的几个参数进行了深入探讨及磁场计算,为永磁电机的设计及动态性能仿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集成电机推进器中的推进电机种类较多,无刷直流电动机由于其功率密度高、起动转矩大等优点而受到重视.5.5 kW级表面突出式和内置切向式转子结构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设计、分析以及性能比较,对于无刷直流电动机在集成电机推进器中的进一步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淑红  熊光煜 《微电机》2007,40(6):42-45
本文在介绍汽车转向泵用无刷直流电动机结构的基础上,用有限元法分析计算了该永磁无刷电动机的磁场分布和静态特性,并利用静态计算所得参数分析计算了电动机起动和负载突变时的动态特性,得到的磁密分布波形和静态转矩特性为该种电动机设计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面向气隙磁极结构的永磁电机,根据磁通管原理形成了永磁电机的等效磁网络,把细分的思想应用于永磁体模拟,建立了永磁体较为精确的网络模型。对影响方波无刷直流电动机气隙磁场及定位转矩的几个参数进行了深入探讨及磁场计算,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永磁电机的设计及动态性能仿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于方波无刷直流电动机来说,如何保证转矩低速运行时转速的平衡是作为调速电机运行的难点之一,反应在设计上乃是如何有效地设计气隙磁场波形,减小定位转矩。本文对影响方法波无刷直流电动机气隙磁及定位转矩的参数进行了深入探讨及磁场计算,结合电机模型,给出了部分场图磁场波形,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针对面向气隙磁极结构的永磁电机,根据磁通管原理形成了永磁电机的等效磁网络,把细分的思想应用于永磁体模拟,建立了永磁体较为精确的网络模型。对影响方波无刷直流电动机气隙磁场及定位转矩的几个参数进行了深和探讨及磁场计算,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永磁电机的设计及动态性能仿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永磁体的等效面电流法,求得多极平行充磁内外圆弧不同圆心不同半径瓦形永磁体在电机定子内表面产生的径向磁通密度的解析计算公式。通过对一台多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解析计算结果与反电动势的实测值比较,验证了电磁场解析计算公式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推导给出的内外圆弧不同半径、不同圆心平行充磁瓦形磁钢产生气隙磁场的解析计算公式,解决了平行充磁瓦形磁钢难以获取平顶反电势波形的问题,提高了解析法计算永磁电机气隙磁场和参数的精度,为多极式无刷直流电动机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直槽与斜槽式永磁无刷电动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说明了斜槽式永磁电机的分段计算法。利用有限元分段计算法,对电枢斜槽结构的电机车用轮毂式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空载和负载磁场进行了计算,并由此算出电动机的反电动势随转子位置角的变化波形和反电势系数曲线;对直槽和斜槽式结构的气隙磁密分布、反电势波形和反电势系数作了比较和分析。接着,用磁链法和能量法分别计算了电动机的自感和互感系数,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说明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钕铁硼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磁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德芳 《微电机》1993,26(4):3-8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磁场分布的定量确定对电机性能的预测极为重要。文中通过电磁场理论分析精确预测电机各部分磁场分布和气隙磁通密度波形,并研究了磁体化方向,极对数,极弧系数和气隙长度对磁场和气隙磁通密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测值的比较,计算和试验值较吻合  相似文献   

11.
"自控变频同步电机"系统中的交流电机是箝位电动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直流电动机中电枢磁动势的轴线位置由电刷决定的特征,提出了箝位概念,指出自控变频乃是箝位效应的直接后果。对作为电机类型名称的"同步"一词之含义作了明确地阐述,同步电动机是无箝位电动机,稳定运行的同步电动机内频率与本机转速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以恒定的频率为因。直流电动机是箝位电动机,箝位效应使直流电动机中频率与转速的因果关系颠倒成以易变的转速为因,直流电动机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以及无振荡的特性都与箝位的存在密切相关。"自控变频同步电机"系统中的电动机应是交流箝位电动机,而不是同步电动机。  相似文献   

12.
栾国崴 《防爆电机》2014,49(5):21-24
介绍了增安型和正压外壳型电机的使用特点和适用范围。阐述了这两种电机吹扫系统的原理、配置,并通过具体案例从适用范围、工艺要求、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者在石化装置使用上的特点和区别,为两种防爆电动机在石化装置的合理选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平面电机的海尔贝克型直线电机执行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平面电机的电磁执行器由4组海尔贝克(Halbach)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构成。介绍平面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执行器样机的结构方案和解耦电磁力方程,推导执行器样机的运动控制方程,并提出执行器的电流控制策略,给出电流控制、静态力测量、开环定位、闭环定位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其中,500 mA电流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为2.5 ms,稳态误差小于5 mA;海尔贝克型执行器的机电常数实测值为17.4 N/A,为径向阵列型执行器的1.36倍;开环定位的平均误差为50 mm;闭环10 mm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为350 ms,稳态误差小于20 mm。实验结果表明,海尔贝克型执行器的电磁力模型较准确,电流控制策略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直流电动机新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宗培  陈敏祥 《微电机》2012,(1):1-6,32
作者在对新一代直流电动机(New DCM)的研究中发现并提出了直流旋转磁场这一电机学的新概念,是用换向控制器来控制电子换向器中功率开关管的导通状态及变化顺序,让通电直流电枢绕组磁势沿电枢表面圆周旋转而达到的。与交流旋转磁场一样,都是电枢绕组电路产生的磁势,它的旋转是由于电枢绕组线圈内电流瞬时值沿圆周分布变化引起的,与定转子机械相对运动没有关系。从转子的角度看电枢的旋转磁势是直流绕组电流还是交流绕组电流产生的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对应不同的转子结构也能构成类似于交流同步电动机和交流异步电动机基本作用原理的电动机,又有所区别,出现了直流同步电动机和直流异步电动机的新概念和新名称。该文的研究有助于加深认识和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金殿彪 《黑龙江电力》2001,23(5):319-321
大型同步电机经过变频器与电网连续,采用转子磁极位置反馈信号进行闭环控制的无换向器电机技术,可使大型同步电机实现具有直流电机无级平滑调速,目前最大单机容量已发展到100MW,极限容量为250MW,在电力及传动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印制绕组电机的设计要点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黄植功  王庆文  陈亚珠 《微特电机》1999,27(6):29-31,41
阐述了印制绕组电机的设计要点,这些要点将直接影响到印制电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机本体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引起的电机性能的变化,采取实验研究法对两种额定参数相同的四相8/6极和四相16/12极相同功率不同结构的开关磁阻电机(SRM)进行实验研究。对两种不同极数结构SRM的绕组自感、互感、转矩大小及脉动影响和绕组电流等方面进行了电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8/6极开关磁阻电机与16/12极相比,前者具有各相绕组自感值大、互感值大、转矩大等优点,后者具有转矩脉动小的优点。此项研究对SRM电机本体设计和SRM的选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低压电动机微机监控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AT 89C5 5的低压电动机微机监控器的原理及特点。采用该装置实现了热过载、堵转、起动时间过长、电流不平衡、断相、定时限接地故障、再起动时间限制等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9.
童怀  赵鹏飞 《微特电机》2001,29(4):25-28
讨论无刷直流电机,步进电机在旋转飞剪系统中应用时的跟踪控制方案,分析了两种方案的异步,无刷直流电机适应于大转矩大功率,负载情况比较复杂的飞剪系统;而采用步进电机,可以大大简化系统的控制方案,降低系统成本,适合于转矩要求较小的飞剪系统。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转辙机用开关磁阻电机的工作特性和特殊要求,对开关磁阻电机本体及其控制器和功率变换器的研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