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人以“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来形容人生的“四喜”。据说还由此衍化出“四喜丸子”、“四喜烤麸”等佳肴。依我看,那无非是久盼之喜、意外之喜、满足之喜以及得意之喜而已。在我的六十余年美食生涯中,也有许多可喜之时、可喜之事、可喜之处。归纳而言,也有如下三喜:  相似文献   

2.
辣子鱼球材料:鲳鱼1条,干辣椒3个,葱3根,蒜末少量,姜末适量,蒜味花生1大匙。  相似文献   

3.
桂皮 《四川烹饪》2010,(8):34-34
没有兰州牛肉拉面的名气,没有广东豉油炒面那般响当当,也没有像东北手擀面一样行走四方,在一个并不知名的小县城,竟然有一家杨氏祖传面吸引了外面的人纷纷前去品尝。那么,这种奇面当中究竟有什么秘密吗?  相似文献   

4.
相诚 《烹调知识》2011,(7):10-10
据"豆腐趣话"一文述:"早在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东渡时,将此法(制作豆腐之法)带到日本",说明我国豆腐,早在唐代时已传入日本。  相似文献   

5.
今年的秋天来得比往年早一些,九月已至中秋,各种物产的成熟期也相对提前一些。万物到了收获的时节,为烹饪者带来丰富的食材。所以,秋日之食也是最为丰盛的。  相似文献   

6.
单守庆 《中国烹饪》2014,(7):132-133
放牛时吃的“烤全牛” “烤全牛”这个菜名,据说在唐代就有了。可是,对“烤全牛”的“全”,人们在理解上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春天是—令生发的季节,万物复苏。 就定下这个专题时.仍是隆冬.别说春雨.连春风都没有一丝。 而写下此篇文章时,春天轻快的脚步已经越走越近,接下来,孟春、仲春、晚春逐一光临人间,春风、春雨、春茅、春柳,春意满人间了。  相似文献   

8.
蔡华文 《中国烹饪》2014,(2):132-133
小孩子会把买来的龙虱熟练地剥去爪子、腹下的针、硬壳和软翅,还把龙虱的头折断。连肠脏一起拉出,把龙虱津津有味地放进嘴里咀嚼起来,吃完还把有点龙虱噪味的小手指放在嘴里吮吸余味。  相似文献   

9.
赵一频 《川菜》2016,(2):6-10
消费不拘谨 笔者:从“上座”到大蓉和南城店,转型应该说成功了,怎样巩固成果?怎样确保后续经营? 王正东:从“上座”到大蓉和南城店,产品上我们解决了“便宜”的问题,是降价,不掉价:是便宜,不是便宜货。这个降价战略就是把一些附加值做出来。以前做商务菜,份量上可能要精致一些。现在讲性价比,老百姓注重的是实惠,味道第一,第二,份量实不实惠,性价比高不高?  相似文献   

10.
《上海调味品》2011,(2):41-43
那些不得不剩的菜 “享乐主义”的人家要趁着正月里的假日休息、拜年、游玩,不愿意在厨房浪费太多的时间,偶尔下下厨,也只是添几道新莱:也有一些地方的风俗和瑶族一样,初一早晨不得另起灶台,一律要享用前一天余下的菜……总之过年这光景,剩菜是免不了的。  相似文献   

11.
《上海调味品》2011,(7):35-45
做菜一点都不难!等你看完我们为你推荐的这10道菜,你—定会有这样的感慨。食材、酱料、搭配一步步教给你,就连在家身肴客人都为你想好了做这样的厨房新手你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2.
冯祥文  王建中 《美食》2013,(10):94-95
对于吃货们来谈,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自然不会拒绝对于饮食文化史实的了解。本刊从本期起,分三期连栽中国烹饪大师,学者型专家冯祥文的《淮安宴席古今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野鹤 《食品与生活》2012,(10):31-31
仲秋时分,中秋、国庆紧相连,吃是题中应有之意。风轻云淡,举家来到乌鲁木齐南路370号近肇嘉浜路的“阿婆蒸菜馆”,检验一下“蒸”功夫。  相似文献   

14.
鲁迅笔下有个九斤老太,最爱说“一代不如一代”。这句话现在可能还真的不算过时,尤其是把它放在今天的美食界——许多看上去名头很大、听起来历史悠久的著名中华传统美食,如果跟它们赖以成名的那个年代比较起来,可能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相似文献   

15.
海蛎煎     
古兰 《食品指南》2013,(6):82-83
“妈妈,陪我睡会儿……”早晨5点,薯饼在床上叫着,我背对着他淡淡的说:“妈妈忙,大孩子了,自己睡,等周末再陪你睡。”依旧忙着手中的稿子。只听见薯饼在那嘟囔:“天天干活……”  相似文献   

16.
雷虎 《四川烹饪》2010,(5):46-48
1993年夏天,18岁的我带着对前途的迷惘和初恋的失意,茫然地来到了陌生的武汉,并且很快就在一家夜市摊做起了杂工.在那里,我才算第一次接触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火锅.  相似文献   

17.
美食我来做     
《中外食品工业》2013,(8):74-75
贝太您好,我看六月刊的《古早味》栏目介绍了潼川豆豉,被坚持用古法制作豆豉的人们给感动了,立刻网购了一些。不过潼川豆豉能用来做什么菜呢?能介绍—下吗?  相似文献   

18.
又到中秋,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精心地为家人准备团圆饭,当然今年也不例外。团圆饭不仅要好吃,还要创新与健康。因此,我把光明芝士片搬上了我家的餐桌。  相似文献   

19.
湘味有湘情     
无常 《中国烹饪》2012,(3):78-79
招牌理由:辣得柔和,有微微的甜味,与鸡肉搭配呈现出鲜香味。  相似文献   

20.
栾峦喜欢追寻纯粹的味道,他会做被称作“家宴”的菜式。这种菜因为工序繁复,用料精良,有人叫它“宅门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