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效提取雪梨籽中的油脂,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雪梨籽油,研究超临界CO2萃取雪梨籽油的萃取工艺;考察了压力、温度、时间和CO2流量对油脂得率的影响,并将提取的油脂采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压力35 MPa、温度35℃、时间130 min、CO2流量15 kg/h,其油脂得率为23.9%。油脂中主要含有7种脂肪酸成分。  相似文献   

2.
椪柑籽油超临界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阳  夏延斌 《食品与机械》2012,28(1):178-182
利用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椪柑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对椪柑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中的时间、温度、压力和流量4因素的最优化组合参数进行定量研究,得到各因素与椪柑籽油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4.4MPa、CO2流量25.8L/h、萃取时间147.6min、萃取温度39.3℃。该条件下,椪柑籽油提取得率的理论值为45.95%,实测值为(45.12±1.36)%(n=3),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椪柑籽油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苦瓜籽油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物料粒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苦瓜籽油萃取得率的影响,得到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2℃、物料粒度60 目、CO2流量12 kg/h、萃取时间130 min,在此条件下,苦瓜籽油萃取得率达到36.28 %.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从打瓜籽中萃取打瓜籽油。以打瓜籽油得率及亚油酸提取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打瓜籽粉碎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打瓜籽油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粉碎粒度80目,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0 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打瓜籽油得率为42.42%,亚油酸提取量为185.77 mg/g。  相似文献   

5.
利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苹果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时间作为Box-Behnken设计的变量,利用响应面法分析得到超临界CO2 萃取苹果籽油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 萃取苹果籽油的适宜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41MPa、萃取温度56℃、萃取时间110min、CO2 流量1.8ml/min、物料粉碎度60目,在此条件下,苹果籽油提取率达到24.36%。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兰萍  许晖  张斌  赵大庆 《食品科学》2009,30(2):102-106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设计法对影响猕猴桃籽油超临界CO2 萃取的关键因素CO2 流量、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进行了优化探讨及其萃取数学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CO2 流量、压力和温度等因素对猕猴桃籽油萃取率的影响较显著,并且压力和温度对猕猴桃籽油萃取率的交互效应影响显著;超临界CO2 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粒度40目、萃取压力31MPa、萃取温度40℃、CO2 流量27kg/h、萃取时间150min,该工艺条件下猕猴桃籽油萃取率达31.86%;建立了以猕猴桃籽油萃取率为目标值,以各提取工艺参数为因素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经验证,计算值和试验值拟合良好;超临界CO2 萃取的猕猴桃籽油与用己烷提取的油脂在脂肪酸组成上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
以石榴籽为原料,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石榴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石榴籽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石榴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石榴籽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40 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80 min,分离釜Ⅰ温度60℃,压力10 MPa,分离釜Ⅱ温度35℃,压力6 MPa。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石榴籽油得率为18.6%。  相似文献   

8.
碱蓬籽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了碱蓬籽油的提取工艺,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考察了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四因素对碱蓬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25MPa,温度42.5℃,时间3h,CO2流量25kg/h。利用GC/MS分析了碱蓬籽油的组成成分,比较了超临界CO2萃取油样和乙醚萃取油样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萃取琉璃苣籽油,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琉璃苣籽油出油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琉璃苣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琉璃苣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5 h,CO2流量45 L/h。在此条件下,出油率为28.08%。气相色谱对琉璃苣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琉璃苣籽油富含油酸、亚油酸和γ-亚麻酸。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茶叶籽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温度、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茶叶籽油得率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9MPa、萃取温度43℃、分离温度36℃、萃取时间74min,该条件下,茶叶籽油得率达26.13%。  相似文献   

11.
以莴苣籽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对其进行萃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一次性投料量、粉碎粒度对莴苣籽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莴苣籽油的最佳工艺,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莴苣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一次性投料量50 g,粉碎粒度24目,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6 L/min和萃取时间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莴苣籽油得率为17.92%。莴苣籽油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56.420%)、油酸(22.562%)、棕榈酸(7.795%),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6.682%。  相似文献   

12.
以仿栗籽为萃取原料,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仿栗籽油的超临界CO2 萃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定CO2 流量为25kg/h、原料粉碎度为40 目,然后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温度和萃取时间为影响因子,以仿栗籽油得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 萃取仿栗籽油的优化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1MPa、萃取温度47℃、分离温度34℃、萃取时间72min,在此优化条件下,仿栗籽油得率为48.57%。对仿栗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GC-MS 分析,结果表明,仿栗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35.17% 和19.76%。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火龙果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干燥时间、原料粒度、CO2流量等因素对油脂得率的影响,利用JMP 7.0软件中的人工神经网络平台,建立了超临界CO2萃取火龙果籽油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优化了萃取过程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火龙果籽晒干后经(80±1)℃干燥1 h,稍粉碎过40目筛,CO2流量为20 L/h,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3 h,油脂得率达31%以上;超临界CO2萃取的火龙果籽油酸值、过氧化值都较低,不饱和程度较高,是一种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的植物油脂。  相似文献   

14.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枸杞籽油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作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中心设计模型,以枸杞籽油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枸杞籽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40~60目、萃取压力37.8 MPa、萃取温度38.4℃、静态萃取时间5 min、动态萃取时间41 min,在此条件下,枸杞籽油得率为21.78%。  相似文献   

15.
以紫苏籽为原料,研究紫苏籽油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超临界CO2提取紫苏籽油,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并对紫苏籽油还原能力和DPPH·清除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紫苏籽油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CO2流量为32.0L/h,萃取压力为22.3MPa,萃取温度为43.3℃,萃取时间为2.2h;试验提取的紫苏籽油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随着紫苏籽油浓度的增加,其对DPPH·的清除能力逐渐增强,明显高于对照组Vc水平。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籽油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杨柏崇  李元瑞 《食品科学》2003,24(7):104-108
本文根据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以猕猴桃籽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考察了原料粉碎度、投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时间、分离温度等对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气相色谱分析了猕猴桃籽油的组成,α-亚麻酸含量高达60.71%,根据国家标准方法分析了猕猴桃籽油的品质,证明优于溶剂法提取得到的猕猴桃籽油。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2提取栝楼籽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正交实验法对栝楼籽油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栝楼籽油的得率为指标,考察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粉碎度对栝楼籽油得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5h、原料粉碎度0.42mm、萃取温度45℃和萃取压力30MPa,栝楼籽油提取率可高达56.38%,且栝楼籽油暗红透明,香气纯正.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石榴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超临界CO2对石榴籽中石榴籽油的萃取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粉碎度、装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分离压力和分离温度对石榴籽油萃取率的影响。试验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石榴籽油的工艺参数是粉碎度40目、装料量200g、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15L/h、分离压力8MPa、分离温度35℃,萃取率23.55%。  相似文献   

19.
牡丹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以牡丹籽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牡丹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牡丹籽油萃取率的3个因素(温度、压力和时间)进行了考察;以萃取率为响应值,以温度、压力和时间3个主要影响因素设计正交实验(L9 33),对提取条件较为温和、对油脂抗氧化性成分破坏较小的超临界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DPPH法和亚铁离子(Fe2 )诱导的过氧化体系法,以油酸和亚油酸为对照,研究了压榨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两种工艺提取的牡丹籽油清除DPPH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萃取时间对萃取率影响最大,其次为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对萃取率影响最小;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牡丹籽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温度35℃、压力30 MPa、时间60 min,牡丹籽油的萃取率为28.86%;牡丹籽油的抗氧化性质与脂溶性抗氧化剂类似;超临界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明显高于压榨油,而经Fe2 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则低于压榨油,说明超临界CO2提取的牡丹籽油品质优于压榨油,建议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高附加值牡丹籽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黑莓籽为原料,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黑莓籽油,并测定其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黑莓籽油,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提取过程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黑莓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黑莓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黑莓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30MPa、分离压力12MPa、分离温度55℃,此条件下黑莓籽油的得率达16.10%,其脂肪酸组成为软脂酸5.38%、硬脂酸3.53%、油酸13.70%、亚油酸60.48%、亚麻酸11.16%,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5.3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