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温度对小麦安全储藏水分及霉菌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小麦储藏条件,将小麦水分调成12.5%~15.5%,在15~35℃条件下储藏50d,研究小麦储藏安全性和霉菌活动的状况。结果表明,水分为13.0%的小麦在各试验温度组合中均没有发现霉菌含量显著增加现象(P>0.05),也没有出现原有优势霉菌被灰绿曲霉等典型储藏型霉菌替换的现象。试验结果还揭示了储藏温度与小麦储藏安全水分的关系,从30~15℃,储藏温度每降低5℃,小麦安全储藏水分可升高0.5个百分点,且没有霉菌明显活动的迹象,线性关系明显(r=1)。因此,在实际储藏环节,可根据小麦水分情况,通过控制储藏温度实现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2.
主要粮食品种储藏期间霉菌活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0  
研究了稻谷、玉米和小麦在25℃,相对湿度分别为75%、85%和95%储藏,以及在高于安全水分2%的相似水活度条件下储藏期间霉菌的活动特性.结果表明,小麦最易出现霉菌生长活动,稻谷的抗霉菌生长作用最强,玉米介于小麦和稻谷之间;其中85%相对湿度下储藏至28 d,小麦的微生物活性值升高了475 u,分别是稻谷和玉米同期升高值的5.6和3.5倍.储粮中霉菌活动特性的不同表现与各粮种的吸湿性能及粮粒外皮(颖壳或种皮)的霉菌可生长性差异有关,但将相同霉菌活动强度的储粮样品作相关品质指标的检测,发现小麦的黏度、发芽率变化不明显,而玉米和稻谷的脂肪酸值和发芽率则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对于储藏品质较稳定但易滋长霉菌的小麦应该重点关注霉菌活动的状况,仅仅监测品质指标变化难以准确判断储藏的安全性和粮食相关的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优质稻储藏入库前含水量,本研究以不同水分梯度(11.5%、12.5%、13.5%、14.5%、15.5%、16.5%)的优质稻为研究对象,通过放入15、20℃进行模拟储藏。研究储藏过程中其整精米率、发芽率、发芽势、脂肪酸值、峰值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准低温下储藏,含水量为12.5%~14.5%范围内整精米率较好,含水量为14.5%以下,其发芽率、发芽势较好,含水量为12.5%~15.5%都能保证脂肪酸值在较好水平,含水量对稻谷糊化特性影响较显著,含水量较低时峰值黏度较低,含水量升高峰值黏度逐渐升高;准低温以下温度储藏对优质稻整精米率、发芽率、发芽势影响不大,温度越高脂肪酸值、降落数值增加越快,RVA糊化特性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高峰值黏度变化快。  相似文献   

4.
小麦储藏水分、温度和真菌生长危害进程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芳 《中国粮油学报》2012,27(5):5-9,26
对小麦储藏水分、温度、真菌最初生长时间和危害进程进行了初步探索性研究。采用喷雾着水方法将样品水分调至13.2%、13.6%、14.0%、14.5%、15.1%、15.5%、16.9%,分别于10、15、20、25、30、35℃恒温箱模拟储藏,定期检测各样品真菌生长变化情况,周期为120 d。结果表明,小麦在不同温度储藏,随着温度增加,真菌生长速度加快,30℃时达到最高,35℃时生长速度降低。在6个试验温度中,从安全和经济角度评价,最佳储藏温度为20℃;16.9%水分的小麦,由于出现一些青霉生长,即使低温储藏,这个水分仍存在着较大风险;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研究首次提出了小麦储藏水分、温度和真菌最初生长关系曲线,小麦在不同温度下储藏,真菌危害进程所需的时间。由于储粮真菌生长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本试验数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同处理对小麦储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小麦贮藏过程的了解,使品质检测数据相对稳定,较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储存条件对小麦陈化的影响。测定水分含量、发芽率、酸度、脂肪酸值、过氧化氢酶活性、色泽等指标变化情况,讨论了不同储藏条件对小麦品质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处理可以很好地抑制氧化分解作用,防止小麦储藏过程中脂肪酸值、酸度的升高,提高小麦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且以0℃条件下真空处理的小麦储藏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6.
盐城位于江苏苏北,水稻种植的主要品种为南粳9108,每年10月中下旬收获成熟。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不同温度对粮食物理、化学等指标的影响,通过设置3组不同含水量粳稻,分别对应7组不同储藏温度,在2个月和4个月的储存时间节点,对不同储藏温度下粮食的水分、黄粒米率、发芽率以及发芽势、脂肪酸值的变化进行跟踪,得出低水分粮食在低温储藏条件下,品质劣变较慢,但是企业为了储粮成本效益的控制,将粮温控制在28℃以内,水分不超过14.5%时,也能较好地延缓粮食品质的劣变。  相似文献   

7.
偏高水分玉米储藏难度大,品质劣变速度快,严格控制适当的储藏温度有利于延缓其品质劣变,提高其储藏品质。该试验选择水分含量为14.5% 的玉米作为偏高水分玉米样品,将其在不同温度下储藏6 个月,探究低温(15 ℃)、准低温(20 ℃)、常温(25 ℃)和高温(30 ℃)等不同温度对偏高水分玉米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偏高水分玉米在15、20 ℃下储藏6 个月之后,品质保持良好;25 ℃下储藏6 个月时,其色泽、生活力、发芽势、发芽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地下降,玉米粉轻微老化,脂肪酸值为51.88 mg/100 g,呈宜存状态;30 ℃下储藏6 个月时,其色泽、生活力、发芽势、发芽率均剧烈下降,电导率迅速增加,玉米粉老化程度严重,脂肪酸值增至84.05 mg/100 g,呈重度不宜存状态。根据上述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建议粮库选择20 ℃储藏偏高水分(14.5%)玉米,可在保证玉米储藏品质的同时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常温(20℃)、冷藏(4℃)和冷冻(-18℃)3个不同储藏温度条件下储藏30天的腊肉为研究对象,分析储藏温度对pH、水分含量、脂质氧化、亚硝酸钠残留量以及组胺积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腊肉pH值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储藏温度20℃时,pH值降至5.48;水分的含量均下降,且储藏温度越高,水分含量降低幅度越大,20℃时水分含量减少30%;储藏温度越高,腊肉中的脂肪氧化程度越高;储藏温度对腊肉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20℃储藏时,腊肉中的组胺含量显著增加(p0.05),比低温储藏增加150%。  相似文献   

9.
以肉桂及其油为原料,研究了贮藏条件(温度、湿度、包装方式)对其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揭示了肉桂及其油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肉桂在室温通风条件下贮藏效果相对较好,肉桂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及肉桂油的透明度和气滋味、色泽、酸值、过氧化值和水分及挥发物变化不明显,储藏相同时间内各质量指标明显优于高温高湿环境;4种容器材料中,棕色玻璃瓶和高阻隔瓶装的储藏效果较好,塑料瓶相对最差,无色玻璃瓶介于二者之间,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见,在储藏过程中,高温、高水分和光照是导致肉桂及其油品质劣变的重要因素,在其储藏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低温、低水分含量和避光的储藏环境。研究结果为改进肉桂及其油品的储存条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选用黑莓品种Chester不同成熟度的果实,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进行贮藏实验,研究黑莓鲜果的贮藏性能。结果显示:不同成熟度和贮藏温度对黑莓果实贮藏期长短的影响十分显著,表现为成熟度越低、温度越低(大于0℃),贮藏期越长。黑莓完熟果极易腐烂,贮藏期短,常温储藏仅为2~3d,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的品质下降快,不适宜作鲜果销售;黑莓初熟果极耐贮藏,低温储藏期为15~18d,但果实小、品质低下,也不适宜作鲜果销售;黑莓适熟果在低温贮藏条件下,贮藏期较长,为8~11d,且贮藏期间经后熟作用,品质指标基本上能达到完熟果水平,适宜作鲜果销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江苏省如皋市主产区2020年产小麦进行储藏跟踪研究,测定不同水分的小麦在常温仓和低温仓储藏条件下呕吐毒素变化.结果表明:小麦在常温和低温2个不同条件下储藏一段时间,不同梯度呕吐毒素的小麦其呕吐毒素含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但低温条件下,呕吐毒素含量变化更小些;低温储藏条件更利于小麦保存,常温储藏条件下因外界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储藏条件与优质籼稻品质变化的关系,将优质籼稻“丰优22”样品在4种储藏温度(15、20、25和30 ℃)、3种水分含量(13.5%、14.5%和15.5%)和2种气体成分(氮气、空气)条件下模拟储藏360 d,定期测定其黄粒米含量、发芽率、电导率、α-淀粉酶活性、脂肪酸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米汤固形物、碘蓝值和米饭硬度、米饭黏度、米饭平衡度、米饭弹性、外观评分、口感评分、综合评分等指标。结果表明,储藏温度越高、水分含量越大,品质变化越明显;在储藏温度、水分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氮气储藏具有延缓品质变化的作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6个指标进行分析,通过降维得到5个累积贡献率达到81.055%的主成分因子,对各主成分中正特征值较大的指标进行筛选,获得发芽率、电导率、碘蓝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等具有代表性的品质特征指标。将4个特征指标与储藏温度、水分含量、气体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储藏温度对优质籼稻特征指标影响最大,水分含量影响次之,气体成分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重庆优质籼稻渝香203收获后,以糙米形式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渝香203品种的糙米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温度(15、20、25、35 ℃)下进行模拟储藏(控制湿度65%~75%)及室温储藏,分析糙米在储藏过程中各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糙米的水分含量、发芽率逐渐下降,温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15 、20 ℃条件下同一储藏时间的水分含量、发芽率差异不显著;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值呈上升趋势,其中高温35 ℃储藏的糙米脂肪酸值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到180 d时已达到71.63 mg KOH/100g;糙米表面颜色由深向白浅、由绿向红、由蓝向黄变化,15、20 ℃条件下糙米颜色变化不大,35 ℃条件下120 d后糙米颜色变化幅度较大;储藏一段时间后糙米胚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其表皮也有一定程度的损失,温度越高起糠现象越明显;糙米蒸煮糊化峰值粘度、最低粘度、最终粘度、回生值都逐渐增加,崩解值、糊化温度呈现波动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低温储藏可有效保持糙米的品质,延长其保质期。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分析早籼稻在收获后,以糙米形式过夏及其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将初始水分含量分别为15%、17%、19%和21%的糙米,分别在低温15 ℃左右(L组)、中温25 ℃左右(M组)、高温35 ℃左右(H组)3种不同温湿度动态条件下模拟储藏240 d,观测糙米表面颜色、脂肪酸值、质构特性、糊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湿度动态变化过程中,储藏温度和糙米水分对糙米储藏特性和储藏后品质影响显著(p<0.05);初始水分含量则与糙米主要质构特性、糊化特性指标极显著相关,但高水分糙米储藏后主要质构特性、糊化特性指标均未见改善,脂肪酸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糙米品质发生劣变。正常(15%)或偏高水分(17%、19%)的糙米在正常(低温和中温)储藏条件下安全储藏期为120 d,如若控温(低温)条件下可以延长正常水分糙米储藏期至180 d。糙米在入夏高温储藏时初始水分须控制在15%的安全水分以内,偏高水分(17%、19%)的糙米在高温条件下极易发生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15.
将3种角质化率有显著差异的小麦品种增水调节至临界安全水分附近进行模拟储藏试验,结果表明,这几种小麦在水分13.5%、30℃条件下储藏28 d后,小麦籽粒上霉菌含量的增速存在较大差异,冀麦38和矮抗58的带菌量增加速率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温麦6(p<0.01)。进一步的研究证明,温麦6对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30℃、25℃、20℃和15℃的各种温度和相应的临界水分下进行储藏试验,温麦6中的灰绿曲霉生长迟后时间均达到或超过7 d;将干燥小麦置于RH 85%高湿环境下进行吸湿模拟储藏,温麦6中的灰绿曲霉生长迟后时间达14 d。因而,质地偏软的温麦6在相同的储藏条件下具有更强的抗霉变特性。  相似文献   

16.
低温储藏稻谷品质变化及其指标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5℃,12.4%、13.2%、14.0%、14.9%、17.0%稻谷五个水分梯度,对储藏140 d稻谷的水分含量、发芽率、降落数值、品尝评分、水分活度进行了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发芽率与水分活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稻谷在低温条件下,基本能实现安全储藏140 d。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26 ℃条件下,不同水分含量(10%、12%、14%)大豆充氮气调(氮气浓度96%~98%)与常规贮藏60 d大豆品质指标和霉菌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充氮气调对抑制大豆发芽率下降,油脂酸值、过氧化值升高有一定效果。当大豆水分含量为10%,充氮对发芽率影响显著;当大豆水分含量为12%,充氮对发芽率、油脂过氧化值影响显著;当水分含量为14%,充氮对油脂过氧化值影响显著,对发芽率、油脂酸值影响极显著。充氮对大豆粗脂肪含量、霉菌菌落总数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优质稻储藏入库前水分含量,本研究以不同水分梯度(11.5%、12.5%、13.5%、14.5%、15.5%、16.5%)的优质稻分别放入15℃和20℃进行模拟储藏。研究储藏过程中其出糙率、整精米率、黄粒米、垩白粒率、大米糊化特性以及大米品尝评分等加工及蒸煮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含水量为13.5%~14.5%范围内出糙率较好,含水量为12.5%~14.5%范围内整精米率较好,含水量小于15.5%黄粒米能较好的控制,垩白粒率与水分含量关系不大,优质稻储藏半年即达到最佳食用品质且偏高水分优质稻食用品质稍好,含水量对稻谷糊化特性影响较显著,含水量较低时峰值粘度较低,含水量升高峰值粘度逐渐升高;准低温以下温度储藏优质稻,其出糙率、整精米率、黄粒米率、垩白粒率、米饭品尝评分与储藏温度无关,RVA糊化特性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高峰值黏度变化快。  相似文献   

19.
将水分含量为12%、14%、16%的苦荞麦,分别进行常规包装、真空包装后在10℃、常温(25~30℃)、40℃的条件下储藏80 d,每20 d测定一次苦荞麦的色度,研究苦荞麦在不同储藏条件下色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储藏温度和荞麦水分含量对荞麦色度的变化影响较大,而储藏时间和包装条件对色度变化的影响不明显.在储藏温度为40℃、苦荞麦水分含量为16%时.储存20 d后苦荞麦的颜色变化最明显,△L*值降低达14%,△a*值增大达19%,荞麦米失去原有的淡绿色,向红褐色变化.苦养麦在干燥(水分为12%)、低温环境条件下储藏,有利于苦荞麦原色度的保持.  相似文献   

20.
选用黑莓品种“Chester”不同成熟度的果实,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进行贮藏实验,研究黑莓鲜果的贮藏性能。结果显示:不同成熟度和贮藏温度对黑莓果实贮藏期长短的影响十分显著,表现为成熟度越低、温度越低(大于0℃),贮藏期越长。黑莓完熟果极易腐烂,贮藏期短,常温储藏仅为2~3d,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的品质下降快,不适宜作鲜果销售;黑莓初熟果极耐贮藏,低温储藏期为15~18d,但果实小、品质低下,也不适宜作鲜果销售;黑莓适熟果在低温贮藏条件下,贮藏期较长,为8~11d,且贮藏期间经后熟作用,品质指标基本上能达到完熟果水平,适宜作鲜果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