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湘政  陆华 《广东化工》2011,(8):121-122
在中山某电镀工业园中以膜生物反应器为的中试核心处理单元对电镀前处理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和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对该类废水中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停留时间为15~20 h,进水COD 1000~2000 mg/L的情况下,出水COD可达到80 mg/L以下,Cu2+和Ni2+都在0.1 mg/L,以下,达到国...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应用实例,介绍了A2O-MBR工艺深度处理液晶TFT-LCD废水及回用的工艺流程、工艺设计参数、工程运行和处理效果,并对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进行了分析。该工艺不仅为液晶TFT-LCD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技术路线,对于其他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处理也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未进行严格清晰分水的电镀废水在采用传统工艺时出水不稳定且危废产生量大等问题,设计了酸碱中和沉淀+膜分离+兼氧膜生物反应器(FMBR)+反渗透(RO)组合工艺加以处理。介绍了工艺原理、主要构筑物和设备的参数及实际运行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可行且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在不投加混凝剂、絮凝剂的情况下出水稳定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表2"要求,同时可回收污泥中Cu、Ni等重金属资源,大大降低了药剂费及污泥处置费,每吨废水的处理成本约19.1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电镀废水处理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某机械制造企业产生的电镀废水水体成分复杂,含有多种重金属、氰化物等,总排放量约1 500 t/d,通过氧化、还原、絮凝沉淀等技术分别对含氰、铬废水预处理,再混合酸碱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使得重金属、氰化物等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二级监控电镀混合废水处理装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套电镀混合废水的处理工艺及处理装置。采用二级pH监控,泵前管内加药,除了手动阀以外,还配备了粗调和细调二只电磁阀,以进行自动精细的 pH 调控。用 NaOH 作沉淀剂、用 SH-88作高效凝聚剂。采用回流式斜板沉淀池,进水口呈倒锥形,高速水流进入偏心进水口旋转后喷出,带动沉淀池内的水缓慢旋转,不但省去一台搅拌器,而且有利于颗粒碰撞变大而沉降。从沉淀内溢出的水抽至聚乙烯过滤器,此处设置第二级 pH 监控。过滤后的水,一半回用于镀前处理,另一半经四级阶梯形曝气后排放。本装置经实际投入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结合啤酒废水水质特点和MBR技术的优点,阐述了MBR处理啤酒废水的优势,综述了好氧MBR、厌氧MBR以及厌氧-好氧MBR处理啤酒废水的试验研究现状,介绍了MBR组合工艺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和膜污染防治方法,在此基础上展望了MBR技术在啤酒废水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废水处理问题因其对环境的危害和对人身体健康的威胁成为了全球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重金属污染的不断加剧,除重金属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生物反应器处理重金属废水具有处理成本低、效率高以及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文章综述了几种常见生物反应器在重金属废水去除中的应用,对生物反应器的原理、影响因素、优势及除重效率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对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MBR)+过滤+反渗透(RO)组合工艺,对某电镀企业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回用。首先通过混凝沉淀、生化和过滤去除重金属、有机物和悬浮物,然后利用RO系统去除剩余的有机物和盐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RO淡水水质可满足企业生产工艺用水水质要求,RO浓水水质达到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2中的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9.
主要阐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和工艺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不同工艺组合,最后对膜生物反应器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陈苏 《当代化工》2014,(11):2253-2256
在膜生物反应器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序批式斜板动态膜生物反应器(Sequencing Inclined Dynamic 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or,SIDMBR)有其独特的性能。试验研究了140目不锈钢丝网为基材在曝气池内形成生物动态膜的启动过程和除污性能,并考察了稳定运行阶段,停留时间为24 h,厌氧4 h,好氧20 h,溶解氧量为3 mg/L时,SIDMBR对石油废水中COD、氨氮和石油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驯化期间反应器中COD、氨氮的去除率先急速下降再缓慢回升,石油的去除率先缓慢上升后快速上升,直至达到稳定状态。稳定运行阶段COD、氨氮和石油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9%、93.5%和99.0%。  相似文献   

11.
A/O-MBR复合生物脱氮工艺在合成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O-MBR复合生物脱氮工艺处理合成氨废水,当进水BOD5、CODCrNH3-N质量浓度分别为550、1 050、120 mg/L时,出水BOD5、CODCr、NH3-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6、42.4、7.5 mg/L,可达到<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2.
A / O-MBR 工艺处理油页岩干馏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摸索适合油页岩干馏废水水质特点的处理工艺,提出了“混凝沉淀-溶气气浮-A/O-MBR-纳滤”的处理工艺流程,并进行相关试验研究。在系统稳定运行后,经过优化调整工艺参数,CODCr BOD5、NH3-N、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7%、98.2%、99.2%、99.3%,不计人工费的吨水处理运行费用约为7.6元,出水水质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石油炼化行业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运行成本经济可行,说明该工艺处理油页岩干馏废水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A/O-MBR处理PTA综合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对象为辽宁省某石化公司PTA综合废水。中试采用了缺氧好氧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A/O-MBR)工艺。经过60 d左右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处理效果理想。在进水COD为291~713 mg/L、总氮为19~51mg/L的情况下,系统出水COD<30 mg/L、氨氮<0.2 mg/L、总氮<10 mg/L,而且MBR出水浊度<0.2 NTU、SS<5 mg/L、含油量<0.3 mg/L,因此系统出水指标优于《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21/1627—2008),同时达到可回用于国家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食品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好,易腐败酸化的特点,某工程设计采用格栅-隔油-曝气调节-气浮-A/O-MBR组合工艺进行处理,介绍了该组合工艺的流程、主要设计参数及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BOD5及S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457、5058及1406 mg/L时,经该工艺处理后,CODCr、BOD5及...  相似文献   

15.
A/O-MBR工艺处理养猪沼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 《工业水处理》2012,32(8):27-29
以化学絮凝作为预处理,采用A/O-MBR工艺处理养猪沼液。结果表明,化学絮凝对溶解性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8.9%和61.3%;A/O-MBR在溶解氧为3 mg/L、MLSS为4~5 g/L的条件下,出水溶解性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0.6%和99.4%;而TN的去除率则低于30%。启动期间,当污染物浓度增加时跨膜压差迅速增加导致膜污染加剧,而当系统稳定运行时,膜污染趋势大大减缓。  相似文献   

16.
以电镀废水尾水为目标废水,联合生活污水处理,以提升目标废水的可生化性,并经过增设填料的改良型倒置A2/O工艺处理,研究了工艺对电镀废水尾水的脱氮处理效能。结果表明:在电镀废水尾水所占的体积百分数为30%时,工艺运行效益较好;在DO为1.90~2.10 mg/L,回流比在150%左右,系统对NH4+-N、TN、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80%、85%;当有足够的易降解有机碳源,即提高COD/TN时可使TN去除率≥84%。  相似文献   

17.
采用A2/O-MBR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结果表明,系统对COD、NH3-N、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96.8%、95.3%.当系统污泥负荷为0.40~0.55 kg/(kg·d)时,COD去除率随污泥负荷升高而上升.当抽停时间分别为12、4 min时,系统能保持膜过滤性能的稳定.膜过滤阻力随运行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在一定条件下,膜过滤阻力随膜通量增加而明显增大,膜通量为13.6 L/(m2·h)时的膜过滤阻力上升速率要远小于膜通量为22.1 L/(m2·h)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电镀废水中重金属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镀废水中重金属处理的3种方法: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及螯合物沉淀法。讨论了中和沉淀法和硫化物沉淀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螯合物沉淀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