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在淀粉废水中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对于具有较好产生絮凝剂能力的NⅢ2菌进行最佳培养基的选择和影响絮凝剂絮凝能力的研究。实验表明,淀粉废水由于碳源丰富,是一种良好的培养基。菌最佳培养条件:COD为20000 mg/L,K2HPO为0.5 g/L,KH2PO4为0.2 g/L,(NH4)2SO4为0.2 g/L,NaCl为0.1 g/L,酵母膏为0.5 g/L,培养1 d。最佳絮凝条件为在1 L含5 g高岭土水中投加20 mL微生物絮凝剂,助凝剂CaCl2为0.5 g/L,pH调至8,则絮凝率为90%以上。对实际废水的净化实验表明,该生物絮凝剂对多种废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尤其是对渭河河水处理效果最好,絮凝率和浊度去除率分别为85.95%和89.15%。  相似文献   

2.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到1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X-3,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用正交试验对X-3菌生产生物絮凝剂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最佳条件为:温度20℃,葡萄糖的质量浓度10 g/L,酵母膏质量浓度10 g/L,pH值为7。对絮凝剂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对皮革、印染、造纸废水、生活污水等进行絮凝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产生菌生长较快,絮凝剂主要成分为蛋白质,X-3所产絮凝剂对上述污废水等均有较好的絮凝沉淀去除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淀粉废水为碳源培养高产絮凝剂的菌株NII4,研究培养菌投加量、温度、通气量、氮源和氮投加量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是:菌悬液投加量为3 mL、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60 r/min,淀粉发酵培养基中有机氮源脲与无机氮源硫酸铵复合使用最佳比的情况是:当总氮的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脲与硫酸铵的质量比为3∶2,此时絮凝率最高达91.58%;当总氮的质量浓度为200mg/L时,脲与硫酸铵的质量比为3∶1,此时絮凝率最高达90.88%。  相似文献   

4.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经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该菌在优化培养条件下所产微生物絮凝剂命名为M-127。将M-127用于处理石料废水,并与其它常用絮凝剂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M-127对石料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其它絮凝剂,M-127的最优絮凝条件是:1L石料废水中加入8mL 1g/L M-127溶液和20mL 10g/L CaCl2溶液、体系pH值为7.0,200r/min搅拌1min,60r/min搅拌3min,静置14min。在此条件下M-127的絮凝率达到93.93%。  相似文献   

5.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活性污泥中筛选出絮凝剂产生菌,经絮凝活性测定实验筛选得到1株絮凝活性较高且稳定的菌株,命名为X4。对其进行絮凝剂培养条件的研究,得出最佳碳源为玉米面,最佳氮源为大豆粉。由正交实验得知菌株的最佳培养温度为30℃,最佳pH为7.5,以及最佳振荡培养箱转速为150 r/min,絮凝率达到97.89%。  相似文献   

6.
从空气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出絮凝剂产生菌,对其进行筛选并纯化,得到絮凝活性较高且稳定的菌株M1和M2.以啤酒废水为廉价培养基,对这2株菌的复合菌(M1-2)进行培养,考察各种因素对复合菌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1-2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直接利用啤酒废水,不另外添加碳源和氮源,只需添加质量分数O.5%的KH2PO4;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8.5,培养时间48h,摇床转速为160r·min-1.在此条件下所产生的絮凝剂对质量浓度为50g·L-1的高岭土悬液絮凝率可达95.0%,说明啤酒废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作为培养基为絮凝剂产生菌M1-2种提供丰富的碳源和氮源,从而可降低培养成本.  相似文献   

7.
沈晓莉  裴建云  张玉 《广州化工》2012,40(21):38-40
将从活性污泥中筛出的高效微生物絮凝菌复合培养产絮凝剂。通过单因子实验获得复合菌最适发酵条件为淀粉10 g/L,尿素0.5 g/L,KH2PO4 2 g/L,K2HPO40.5 g/L,Fe2(SO4)30.2 g/L,pH 7.0~7.2,T=28℃、160 r/min培养24 h;形成的发酵液应用于高岭土废水絮凝实验中,絮凝剂添加1%,CaCl2(5%)添加1%,慢搅15 min,静置15 min后测得的絮凝效果最佳。复合菌经发酵及絮凝条件优化后,絮凝率可达97.07%,絮凝效果与常用的PAM效果相当,且更经济。  相似文献   

8.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活性污泥和土壤中筛选出5株对石化废水絮凝效果较好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以菌1和菌5混合培养所形成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为研究对象,得到其最适絮凝条件:废水温度30℃,pH=9,絮凝剂投加量60μL,慢搅转速20 r/min,慢搅时间6 min,1 mol/L的Ca2+是最好的阳离子助剂。  相似文献   

9.
王会 《广州化工》2009,37(7):109-111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该菌种能够利用啤酒废水作为培养基制备生物絮凝剂F-12。研究了CODer浓度、辅助氮源、无机盐、pH及培养时间等条件对絮凝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12的最优产生条件为:1 L CODer浓度10000mg/L的啤酒废水中加入0.2g(NH4)2SO4,0.2g KH2PO4,初始pH值7.0,摇床培养48h。在最优条件下絮凝率可达96.24%。  相似文献   

10.
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北大学生活污水中筛选得到一株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韦荣氏菌(Veillonellaceae Rogosa-W23)。该菌株适宜培养温度为35℃,最适pH=8.0,最佳碳源为葡萄糖。Veillonellaceae Ro-gosa-W23所产微生物絮凝剂成分鉴定为还原性糖。该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可达95.1%。絮凝对比试验发现:该絮凝剂优于高分子絮凝剂PAC,其对黄土悬液、纳米级铜-碳-石墨悬液也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