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熔融法制备热塑性聚氨酯(TPU)/不同VA 含量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物,并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EVA-g-MAH)改善二者的相容性;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试仪和力学性能测试等表征所得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EVA40与TPU的界面张力更低;TPU/EVA共混物的弹性模量随着EVA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最高可达到TPU的8.5倍;TPU与VA质量分数为15%的EVA制备的共混物力学性能更好;EVA显著提高了TPU的形状固定率(Rf),而形状恢复率(Rr)略有降低;综合共混物的力学和形状记忆性能,TPU与EVA(VA质量分数为15%)的最佳配比为70:30;EVA-g-MAH提高了TPU与EVA的相容性;加入EVA-g-MAH后,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Rf明显提高,但Rr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SBS与CPE熔融共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SBS/CPE(氯化聚乙烯)共混体系的流变学行为。探讨了不同类型的SBS,SBS/CPE比例、CPE含氯量、增粘剂和增塑剂的含量等因素对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S/CPE共混体系对PVC人造革的粘接有正协同效应,并可以得到熔融粘中度比SBS小、而粘接力比SBS大的热熔性压敏胶粘剂。  相似文献   

3.
共混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将环氧丙烷聚醚与四氢呋喃聚醚共混,研制出共混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通过选择不同共混比,研究了其对共混聚氨酯结构、物理机构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以及聚氨酯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4氨丙烷聚醚的加入可以提高聚氨酯的加工性能和耐低温性。  相似文献   

4.
TPU与CPE、PVC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将CPE、PVC与TPU熔融共混。研究了TPU/CPE及TPU/CPE/PVC共混体系,对其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耐油性能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CPE及CPE/PVC的加入可改善TPU的加工性能并降低其成本。  相似文献   

5.
尼龙树脂丁腈橡胶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丁腈橡胶(NBR)与尼龙(Nylon)树脂共混改性技术,制备具有耐热油性的Nylon/NBR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通过采用动态硫化方法、改变两种高分子材料的共混量以及选择各种硫化体系等,对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以及耐油性、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制得具有优秀耐热油性和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此外,对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亚微观相畴形态也进行了相差显微镜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用抽提法、流变仪、示差扫描量热仪、热重法、动态粘弹谱仪、扫描电镜等仪器研究了NR/HDPE共混热塑性弹性体(TPE)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和静态硫化共混物的交联程度相近。控制NR的交联程度可改善共混物的流动性。NR/HDPE共混热塑性弹性体中、HDPE结晶度则随NR的增加而略微降低。只要HDPE足以包裹胶胶粒子就可以形成连续相。动态硫化增加了共混物中NR与HDPE相界面间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进一步研究了用硫化胶粉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制取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主要探讨了共混体动态硫化完成的程度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共混体的形态结构及挤出加工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共混体的形态结构,用 Brabender 转矩流变仪对挤出流变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NR/EPDM/PP三元共混热塑性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NR/EPDM/PP三元共混体系的硫化剂用量及共混工艺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在研究 NR/PP和 EPDM/PP二元共混体系硫化剂用量的基础上确定了 NR/EPDM/PP 三元共混体系硫化剂的用量;基于NR与EPDM硫化速度有差异的情况下,选择了五种共混工艺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选定了共混过程中先加入EPDM、再加入硫化剂总用量的50%,然后再加入 NR和余下的硫化剂的分段共混方法。  相似文献   

9.
热塑性聚氨酯(TPU)颗粒通过除杂除油处理后,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对其进行活化处理,使其两端形成自由的异氰酸酯基团(—NCO).再加入MCDEA(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使MCDEA中的—NH2和TPU两端自由—NCO进行反应,生成脲基(—NHCONH),从而使MCDEA进入TPU体系.通过加入不同量的MCDEA,以及MOCA(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DMTDA(3,5-二甲硫基-2,4-甲苯二胺及3,5-二甲硫基-2,6-甲苯二胺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分别对TPU进行嵌段改性,并对改性后的TPU胶膜进行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TPU和MCDEA比例为1/7时拉伸性能最好,同时选择拉伸性能较好且几乎无毒的MCDEA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与聚酯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聚丙烯与阳离子可染聚酯在组成为97/3,95/5,90/10、85/15和80/20以及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组成为90/10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共混物形态结构与流变性质的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PP与CDPET、PBT的共混物熔体均为切力变稀的幂律流体,共混物PP/CDPET熔体表观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比PP/PBT小,而对温度的依赖性则比PP/PBT大/PP/CDPET共混物随着第二组分含量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 SEM 研究了两个系列的热塑型聚氨酯(TPU),分别考察了硬段含量(W_h)、软段分子量 M_(ns)、聚合方法等对微相分离结构的影响,为建立 TPU网络模型和预测大形变力学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以聚丙烯腈为分散相、以高形变性和高回复性的热塑性聚氨酯为基质相的共混物,讨论其相容性、可纺性和拉伸致孔性,并在测试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经熔融纺丝一拉伸制成的具有相界面孔分离膜的共混结构。结果表明:用PAN/TPU共混物可以制成具有界面微孔结构的中空纤维分离膜。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VDF/TPU共混中空纤维膜。研究浊点数据、铸膜液粘度、凝胶浴的组成和温度、芯液组成对制膜过程中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的影响,并探讨了PVDF/TPU成膜机理。结果显示,随着铸膜液和添加剂浓度升高,铸膜液凝胶值下降,体系相容性下降,相分离可能性增大,体现热力学促进作用;同时运动粘度升高,流变阻力抑制铸膜液高分子运动,相分离速度变小,延长相分离发生的时间,又存在动力学的阻碍作用。凝胶浴的温度和组成、芯液的组成主要由动力学扩散作用控制。随着溶剂.非溶剂扩散系数变小,相分离形式从瞬时相分离向延迟相分离转变。结合膜断面的电镜照片,从相态变化的角度分析了膜结构及影响大孔膜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 TPU )/凹凸棒土( AT )纳米复合材料,研究AT的加入对TPU基体滞后、拉伸应力软化行为和松弛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AT的加入,纳米复合材料的滞后圈增大,拉伸应力软化效应增强,应力松弛速率和程度降低。 TPU/AT体系分子链运动模型表明纳米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改变,可能是因为AT和TPU基体间形成了氢键,阻碍了分子链的运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二甲基亚砜(DMSO)—四乙基氯化铵溶剂体系制成纤维素/聚乙烯醇共混物,并采用粘度法、热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和动态力学性能测定等对共混物中两种组分的相容性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TD-SCDMA),终端误差矢量值(EVM)指标的一致性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的EVM一致性测试算法。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将仿真结果与现有的专业仪表进行了比较,证明该算法完全可以满足TD-SCDMA终端EVM一致性测试的需求,同时适合作为TD-SCDMA终端射频测试仪表的关键性算法。  相似文献   

17.
将PA6与少量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共混纺丝制成共混纤维,期望利用TPEE良好的吸湿性能来改善共混纤维的吸湿性及抗静电性能.研究了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染色性能、抗静电性能及热性能,并用SEM、X-ray对纤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PEE的加入改变了PA6的结晶性能,共混纤维的柔性、吸湿性、抗静电性能都有了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用WAXD研究了PP/SBR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发现PP/SBR复合体系中PP有α、β两种晶型,并且β-晶型的含量(k)随共混物的组成变化表现出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归结于SBR的异相成核作用和共混物的传热能力变化。用渗滤模型来解释两因素的关系,并用加入成核剂证实了SBR的异相成核作用极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