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混凝土一般按抗压强度作配合比设计,以抗折强度作强度检验。田湾河水电站干线公路工程HEC高强高耐水土体固结剂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按抗折强度作配合比设计和强度检验,并在施工中进行验证,应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
王宝强  廖芳珍 《人民珠江》2023,(11):123-131
以开发一种具有较高强度的新型透水混凝土为目标,试验尝试了各种配合比设计,并研究了各种配合比设计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透水混凝土的最佳骨料和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案。研究表明:在透水混凝土中,高效减水剂在辅助硅灰分散方面效果显著;采用机制砂可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添加细骨料和外加剂后,最佳水灰比为0.32,28 d抗压强度有所提高,透水率大于2 mm/s;当透水混凝土路面对结构强度要求不高或在较长使用时间内特别担心路面堵塞隐患时,可采用较高的水灰比0.36。  相似文献   

3.
堤顶混凝土路面的设计须统筹考虑砼抗折和抗压强度。通过工程实例,结合室内试验成果,利用砼抗折与抗压强度关系来合理确定堤顶路面砼的标准强度及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对相关堤顶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原有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下,利用钢渣粗骨料对混凝土中的天然骨料进行部分替换,进行钢渣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分别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比较用两种水泥分别拌制下,钢渣混凝土的早期抗折、抗压强度及后期强度发展变化,进行不同水泥品种下钢渣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只要严格执行设计和施工规范,施工中抓好路基强度、基层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切缝时间和深度以及养护等各个环节,通过改善混凝土的质量和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开裂的现象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6.
文中选取三种不同强度等级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工程部位的需求,进行配合比设计,试块的成型及强度测试,最终得出符合工程需要的合理配合比,主要研究分析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增强;强度等级要求高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测试值也高;28 d的测试强度均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影响结构物的安全,也影响其造价。当前,有些单位的混凝土试块强度离散性较大,如C20级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高的可达到40MPa,低的却只有5~10MPa,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1原因分析1.l混凝土配合比混乱1.l.l用混凝土预算配合比代替试验配合比预算配合比是按照一定标号的水泥、一定标准的砂子和石子等具体情况测算的,仅能作为备料和经济核算的依据。故用预算配合比来代替试验配合比,定会造成混凝上强度的不准确。1.1.2用一次试验配合比代替所有施L配合比施工现场材料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如水泥有325号、425号…  相似文献   

8.
文章应用灰色关联法,通过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合理设计以及不同龄期(3d、7d、28d)抗压强度检测,探究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受不同砂率、水泥含量、水灰比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适宜砂率情况下,RAC抗压强度随水灰比的增大呈现出增加趋势,>0.55以后其抗压强度反而有所减少;较高砂率条件下,水灰比越大则RAC抗压强度越低.适宜水...  相似文献   

9.
无沙混凝土垫层配合比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渗体土工膜下垫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小的弹性模量、较好的透水性。在土工膜防渗结构中,将无沙混凝土作为垫层,并进行了无沙混凝土垫层配合比优化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无沙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计算孔隙率的增大而呈减弱趋势;提高水泥改性剂替代水的比例可以增强无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若水泥改性剂替代水的比例过大则抗压强度呈减弱趋势;无沙混凝土抗折强度很小。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中低堆石坝土工膜防渗垫层的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10.
高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等级设计是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为研究不同体积水粉比(W/P)对高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采用改进全计算法进行了配合比强度等级设计,测试了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扩展度、V漏斗、T50流动时间等工作性能;研究了不同龄期(3、7、28、56、90 d)的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发展规律。结果表明:体积水粉比由0.8增大到0.9、0.96、1.0时,7 d抗压强度值分别减小了23.8%、25.4%、29.5%;28 d抗压强度值分别减小了21.9%、33.2%、34.2%;90 d抗压强度值分别减小了18.3%、33.5%、41.4%,随龄期的增长,抗压强度值的差距逐渐增大。试验结果可为高自密实混凝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