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织物的透湿性及液态水传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制的湿传递测试装置对织物的湿传递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人体服装穿着的环境状态,在相同湿度、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分形涤纶、普通涤纶、分形混纺织物(纯毛和毛65/35比例)的透湿速率;用垂直芯吸实验测定了分形涤纶、普通涤纶、棉布、分形/粘胶织物的液态水传递速率;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分形涤纶都具有较好的透湿能力,在高温环境下,分形涤纶优势稍明显;分形涤纶芯吸能力较棉布稍好,具有较好的导湿、排汗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一组20个含弹力机织物的试样进行测试并分析,探讨试样性能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及影响各性能参数的主要结构参数。结果显示:原料是影响织物弹性伸长率的主要因素,氨纶、改性弹力涤纶能赋予织物较好的弹性,采用涤纶变形丝、桑蚕丝加捻能改善织物的弹性;织物经纱密度或者纬纱密度分别是影响织物经向或纬向弹性的相关因素;织物柔软性在一定程度上与平方米质量相关,平方米质量较轻的桑蚕丝、涤纶、改性弹力涤纶织物试样具有相似的较好的柔软性,但平方米质量较重时桑蚕丝织物仍有较好的柔软性,而涤纶、改性弹力涤纶织物的柔软性差。  相似文献   

3.
采用阻燃涤纶、间位芳纶、高强阻燃维纶、腈氯纶、羊毛和阻燃粘胶等纤维,制备多元混配纤维束试样及其面料.通过快速测试方法,初步判断多元混配纤维束的燃烧性能,使用垂直燃烧法和锥形量热仪法测试相应面料的燃烧性能,并使用拟合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纤维束快速测试方法的燃烧持续时间与垂直燃烧法的续燃时间和锥形量热仪法的总释放热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和0.96,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选用中空涤纶、Y形涤纶、远红外涤纶和热熔涤纶为原料,通过热风粘合工艺试制了5种新型多组分轻质保暖絮片,对其厚度、面密度、蓬松度、透气率、透湿性、压缩性能和保暖性等进行了测试,分析比较不同混纺成分及混纺比例的产品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当中空涤纶I/中空涤纶II/Y形涤纶/远红外涤纶/热熔涤纶混纺质量比为20/20/30/10/20时,多组分保暖絮片的综合性能最佳,其透气率达到优等保暖絮片等级,透湿性满足生理舒适性需求,蓬松度较高且压缩回弹性较好,保暖性能优异,适用于作服用保暖絮填料。  相似文献   

5.
试剂浓度、温度对毛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次氯酸钠为溶剂 ,在不同温度和浓度下 ,测定纯粘胶、纯涤纶、纯腈纶和毛粘混纺试样的溶解量。结果表明 ,在常规条件下 ,次氯酸钠的浓度和温度变化对涤纶、腈纶的溶解量没有影响 ;次氯酸钠的浓度和温度提高 ,粘胶纤维的溶解量增加 ,其中浓度变化的影响很大 ,而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以次氯酸钠为溶剂,在不同温度和浓度下,测定纯粘胶、纯涤纶、纯腈纶和毛粘混纺试样的溶解量.结果表明,在常规条件下,次氯酸钠的浓度和温度变化对涤纶、腈纶的溶解量没有影响;次氯酸钠的浓度和温度提高,粘胶纤维的溶解量增加,其中浓度变化的影响很大,而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纺织纤维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的纺织品鉴别方法,并以几种常见的合成纤维作为实验介质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THz-TDS系统测得了这些介质在大赫兹波段的时域光谱信号,得到了它们在太赫兹波段吸收系数谱。实验结果表明,涤纶、锦纶和维纶分别在0.98、1.51和1.16 THz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吸收峰,芳纶、腈纶和天丝的吸收谱也存在明显差别。研究表明,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进行合成纤维鉴别是可行的,为进一步将太赫兹波技术应用于纺织品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几种纤维强度的概率分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羊毛、羊绒(白、紫)纤维的强度进行了测试和统计分布拟合,并与涤纶、芳纶短纤维的强度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涤纶、芳纶的强度严格符合二参数的Weibull分布,而羊毛、羊绒的强度则符合三参数的Weibull分布。紫羊绒的强度可以用三参数的Weibull分布来表示,也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表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以棉纺流程为基础,应用多种纤维生产混纺纱线,通过以精确称量混合及应用多种混合流程,系统地优化了用棉纺设备生产阳离子易染涤纶、三角形涤纶、有光粘胶等多种纤维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涤纶”毛条“生产所面临的困难,指出了“毛条”生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水溶性维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exus 870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和DSC热分析仪分析水溶性维纶纤维的化学结构和热学性能.同时,采用单纤维强力仪测试水溶性维纶纤维的力学拉伸性能.得到水溶性维纶纤维及其在80℃的水中溶胀后试样玻璃化温度分别为43.6℃和-2.2℃;水溶性维纶纤维红外光谱图与标准聚乙烯醇红外光谱图在波数1 236cm^-1和621cm^-1处存在明显差别;单纤维拉伸速度一定时,试样夹持长度小,单纤维的断裂强度略大、断裂伸长率大、断裂功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高分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聚乙烯醇与其它化合物(包括聚合物)的物理或化学处理,来探索聚乙烯酸纤维改性的技术途径。即在纺丝用的聚乙烯醇中加入增熔剂或别的成纤高分子,组成不同的高分子共混体系。通过差热分析热谱曲线的测定比较,研究几种不同的增熔剂和高聚物对聚乙烯醇熔融热性能的影响,探索降低聚乙烯醇熔融温度和制备稳定的聚乙烯醇熔体的基本途径,以便深入研究最终实现聚乙烯醇的熔融纺丝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得到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好的聚丙烯微孔膜,采用表面涂覆法将聚乙烯醇固定在聚丙烯膜的表面.通过红外光谱对聚丙烯微孔膜改性前后的基团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聚乙烯醇浓度等反应条件对聚乙烯醇固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的固定率随着反应时间和聚乙烯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佳反应条件为50 ℃下反应2 h,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1%,戊二醛质量分数为2%,得到的改性膜的水接触角从110°下降至62°,两个月内水通量的变化不明显,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阐述了大豆蛋白和聚乙烯醇的降解机理,并以失重率为降解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了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和谷氨酰胺转氨酶改性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分别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和室内恒温恒湿条件下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TG对大豆蛋白/ 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降解性能影响不大,当降解时间达第9 d时,两种薄膜无论是在室内恒温恒湿条件下还是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失重率均在60%以上;降解时间达第161 d时,在室内恒温恒湿条件下的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和TG改性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失重率分别为64.0%和64.1%,在室外自然条件下的分别为66.0%和67.0%;TG不仅能提高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而且没有影响其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5.
聚乙烯醇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提高聚乙烯醇乳液的稳定性出发,探讨了聚乙烯醇改性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合理的工艺方案。分析了聚烯醇浓度、缩醛度、甲醛加入量对聚乙烯醇乳液粘度及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强聚乙烯醇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为原料,通过控制缩醛化和半碳化工艺及条件对原料纤维进行缩苯甲醛化和半碳化处理,制备出具有适宜交联度的纤维,然后用硫酸对交联纤维进行磺化处理,制备了高强聚乙烯醇基阳离子交换纤维.文中主要侧重于制备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水溶性钛酸酯与聚乙烯醇交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性钛酸酯与聚乙烯醇进行交联,考察了交联聚乙烯醇溶液的粘度与水溶性钛酸酯交联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聚乙烯醇与水溶性钛酸酯交联反应速度很快,基本能在15min内反应完全,溶液的粘度随着水溶性钛酸酯用量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交联聚乙烯醇溶液可用作无醛办公胶水。  相似文献   

18.
聚乙烯醇-壳聚糖水凝胶制备与溶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溶剂醋酸溶液体积、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等对聚乙烯醇-壳聚糖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当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为2、溶剂醋酸体积为100 mL、交联剂戊二醛的浓度为0.213 mol/L时凝胶溶胀度最大.凝胶溶胀度随着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溶剂醋酸溶液体积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超吸水成纤共聚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合成丙烯酸/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超级吸水成纤共聚共混物,分析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及其钠盐的配比以及聚乙烯醇含量对其吸水和吸盐水性能的影响,并找到了合成超吸水纤维原料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20.
纸质基材抗菌包装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纳米银为抗菌剂、聚乙烯醇为黏结剂处理普通成纸,制备了包装用抗菌纸。采用抑菌圈法评价了该抗菌纸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研究了聚乙烯醇和纳米银的含量对抗菌纸抗菌性能、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纸的抗张强度及伸长率均能满足包装需求,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其抗菌效果随纳米银和聚乙烯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