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阵列感应测井径向侵入特征的油水层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大、油气水层电阻率测井径向响应特征多样化以及低阻油气层识别难度大等技术难点,充分发挥阵列感应测井技术优势,研究阵列感应测井径向侵入特征,提高油气水层的识别能力.介绍阵列感应数值模拟研究成果以及阵列感应定性、定量解释方法.通过对钻井液侵入地层静态及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条件下油水层的径向侵入特征,为阵列感应测井资料解释油水层提供理论依据,提出阵列感应测井的径向侵入特征描述方法,同时建立的基于阵列感应测井径向侵入特征的油水层识别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与常规双感应比较,具有纵向分辨率高、探测深度较深、能解释复杂侵入剖面的优势。一次测井可获取3种纵向分辨率、6种探测深度的电阻率测井曲线,运用反演技术,可得到较准确的地层电阻率、冲洗带电阻率及泥浆侵入深度和电阻率侵入剖面。文中介绍了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的测井原理、解释方法,并与常规双感应电阻率测井进行了对比。现场应用表明,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既适用于低阻地层,又适用于中高阻地层,提高了电阻率测井评价储层的准确性,在薄层识别、划分渗透层、描述地层电阻率及侵入剖面径向变化、识别油水层等方面体现了常规感应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华庆油田长6油藏砂体分布范围广、油层厚度大。由于储层物性差、油水关系复杂,造成测井油水层解释符合率低,部分油井出现高阻产水,影响油田高效开发。通过沉积、成岩以及成藏等研究,认为储层孔隙结构、胶结程度、流体成分等微观特征差异是形成高阻水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传统交会图版法为手段,提出了综合沉积、成岩、成藏因素的微元网格分析法,并将研究区划分为11个区域,量化了全区油水层物性下限。微元网格交会图版油水层识别方法现场应用效果良好,经试油、生产动态资料验证,综合解释符合率在86.9%以上,解释精度能满足油田开发需要。  相似文献   

4.
应用阵列感应资料对复杂侵入现象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钻井液的侵入会使地层流体分布发生变化,所引起的电法测井响应的影响困扰着解释。由于阵列感应资料可以提供地层电阻率的径向变化趋势,该文针对同一口井同一类液体性质储层的阵列感应测井(HDIL)资料所呈现的完全相反曲线数值排序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油层中低阻环带的存在,为进一步建立油水层的识别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青西油田为玉门油田的一个重要勘探开发区块。岩性复杂,泥质含量高,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应用常规测井资料不能正确识别岩性和划分储层,从而不能正确确定储层参数,测井解释常出现失误,以往的测井解释方法也不适用。随着电成像和阵列声波等新技术在青西油田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在青西油田建立了以电成像资料为主常规测井资料为辅识别各种裂缝的方法,这包括通过处理出的阵列声波能量衰减资料判别裂缝有效性和裂缝发育程度的储层识别方法;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处理储集层各种参数;针对青西油田两种主要的储集层岩性,选用不同的交会图版,结合泥浆电阻率、井温测井曲线和其他常规测井资料对油气、水层的响应特点,综合地质录井资料和区域油水界面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的测井解释模式。这些技术的广泛使用,使青西油田测井解释符合率显著提高,并在其他地质工程应用和测井适应性研究等方面见到了成效。  相似文献   

6.
低阻油气层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地球物理测井资料解释的最基本任务之一是在钻孔剖面上准确地识别油(气)层、油水同层、水层、干层等。 新疆塔北地区三叠系的特殊油气层电阻率低于或接近水层电阻率,在电性上直接区分特殊油气层与水层很不现实;另外,该区油气层的特征和油气层的影响因素明显与其它油田存在差异,故解决问题方法和思路不同于其它油田。文章利用油气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的测井曲线和储层参数,建立识别储层流体属性的判别模型,采用灰关联分析聚类法、BP人工神经网络等模式识别法,对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解释,识别结果与试油结果对比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奇异值分解等方法识别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没有漏掉油气层,取得了好的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7.
Y油田南屯组一段油层岩性较多,且普遍含凝灰,油水分布比较复杂,全区无统一的油水界面,常见到低阻油层、高阻水层等特殊类型储层,油层和油水同层难以区别。在岩电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研究区储层流体识别的主控因素,根据主控因素及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采用分类制定油水层识别图版、核磁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及多井评价等技术综合解释油水层,形成了针对Y油田南一段油层的复杂流体识别方法,为该区油藏评价、开发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南梁油田长8油藏存在高阻水层,油水层对比度低,油层识别难度大。为提高油层判识率,以大量测井、录井资料和岩石物理实验为基础,确定油藏水层高阻的主控因素。根据不同类型高阻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利用中子、密度和声波时差测井数据,评价孔隙结构,识别复杂孔隙结构型高阻水层;利用中子—密度曲线交会特征进行电性因子校正,扩大油水流体特征,有效识别复杂润湿型高阻水层。通过对不同主控因素高阻水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采用相应测井技术方法有效识别,提高图版油水特征值的准确度和测井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在H油田含油层系中,低阻油层与高阻水层并存,储层的岩性和孔隙结构复杂多变,粘土矿物普遍存在,在电性上直接区分油水层比较困难,常规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本次研究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设计出一种神经网络模拟交会图版,用于开发中、后期油层的流体识别.对H油田的储层流体性质及类型进行识别,获得了较高的识别率.为复杂地层以及其它一...  相似文献   

10.
葡西油田油水层识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以油水同层为主,油水分布复杂,储层类型多样,给测井解释油、水层带来较大难度。测井响应机理研究表明:储层高含泥、高束缚水饱和度和薄层、薄互层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而储层致密、舍钙、舍残余油是形成高电阻率水层的主要因素;此外,油藏被破坏造成油水呈非均质分布,致使储层产油、产水交替出现。通过储层“四性”(指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关系研究,应用细分层交会图版法、曲线形态对应性分析方法采综合识别油、水层。经试油、生产动态资料检验,综合解释符合率在8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依据大量的岩心、录井、测井、试油和分析化验资料,对春光油田春10井区沙湾组的油水层识别进行了研究;为了定性识别油层,研究了储层四性特征和测井参数特征;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制作了孔隙度解释图版,并进行了公式回归。应用经验公式法和压汞法相结合综合确定的含油饱和度更符合本地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本井区的油水层识别图版,提高了测井储层参数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油气层--以克拉玛依石南油田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论述测井方法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油藏地质特征,探讨了如何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和定量评价油气层的方法。通过对阵列感应测井的应用效果分析,特别是结合泥浆滤液侵入分析,研究油、水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利用测井资料快速、直观判断油层的方法;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技术,建立的油层定量评价模型在油藏精细评价和开发井测井解释中得到了应用,提供了精确的油层参数;在油藏的油水分布研究中,通过多口井的地层压力测试(MDT)资料,建立油藏压力剖面及确定储集层中流体密度参数,结合常规测井和试油资料等综合分析,准确地确定了油藏的油水界面。  相似文献   

13.
赵凹油田泌304块位于泌阳凹陷陡坡带中段,北部紧邻深凹生油区,储层主要为凹陷南部扇三角洲沉积,岩性复杂。同时由于构造幅度较小,油水过渡带较宽,造成近1/3油层出现电阻率低于或相当于水层电阻率的特点,从而给测井解释上识别油层造成困难。从构造、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等方面分析了形成这种特征的本质原因,综合研究该区块储层"四性"特征,建立了低阻油层测井识别标准,大大提高了低阻油层的测井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气测录井技术在渤海疑难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测录井资料是在油田的各个阶段均要测量的基础资料,对气测录井资料进行定性分析,结合测井资料进行油、气、水层判别,是测井解释常用的一种方法。如何对气测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提高气测资料在疑难层评价方面的应用,是目前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在分析总结了气测全烃曲线的形态特征及所对应的储层含油气性质基础上,将三角形图解法与气测全烃值相结合综合识别低阻油层等疑难储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在渤海油田资料录取较少的开发井测井解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王博  赵军  王淼  刘淑侠  杨东 《岩性油气藏》2012,24(6):110-114
低阻油层在王集油田分布广泛,由于油层与水层的电阻率对比度低,给测井解释带来了一定难度。 以岩心实验和地层水分析等资料为基础,对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层水矿化度差 异、储层孔隙结构、薄层发育及钻井液侵入作用是导致油层低阻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 针对该油田低电阻率油层的3 种识别方法,即交会法、感应与侧向联合法和侵入因子法。实践表明,这些 解释方法对该区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和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盐家油田深层砂砾岩储层岩性复杂,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差异小,不易识别.岩性识别是储层参数计算和油水层判别的基础.提出了以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的NRA岩性自动识别技术,分析岩性敏感性,并剔除物性影响,最终构建出1条反映粒序变化的岩性判别曲线,通过岩心描述和电成像资料刻度,实现了砂砾岩岩性自动识别.经现场验证,该方法有效地...  相似文献   

17.
郭智  杨少春  贾爱林  孙盈盈 《石油学报》2013,34(6):1137-1142
柴达木盆地跃进二号油田为典型的薄砂层多开发层系油田,垂向上含油层系多、目的层段长、单砂体薄,平面上砂体规模小、相带窄、相变快,不同层系、不同沉积环境的储层特征差别很大。以跃进二号油田N21油藏为研究对象,分层系按沉积微相带建立了薄砂体多开发层系油田储层测井解释模型并进行了测井精细解释,从而提高了解释精度。在测井精细解释的综合化、定量化和自动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了薄砂体多开发层系油田测井精细解释方法:测井资料预处理与标准化;测井计算泥质含量实现自动分层;测井沉积微相自动识别与划分;分层系按沉积微相带的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分层系按沉积微相带的测井精细解释。研究表明,分层系按沉积微相带进行测井解释是准确计算该类油田储层参数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8.
赵秀峰 《测井技术》2017,(5):606-610
肯基亚克油田目前处于开发中后期,水淹情况严重,剩余油挖潜不够充分。目前脉冲中子-中子测井(PNN)已在该油田测量了50余口井,在确定单井的剩余油分布情况、封堵高含水层以及二次解释、重新发现新的含油气储层等方面,整体效果较好,但对于物性较差的储层识别能力不强。在不同孔隙度条件下,对PNN识别储层的水淹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在该油田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为得到定量结论 PNN测井所需要的最低储层孔隙度以及分析方法;并且通过区域地层特征统计、经验公式等确定该油田PNN测井资料解释的相关参数。将解释成果与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对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储层岩石物理相是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的综合反映,它对油水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同类岩石物理相具有相似的岩石学特征,孔—渗关系呈现出规律性变化,表现出相似的岩电关系和测井响应特征。为此充分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测井等新技术,采用测井相分析技术,将储集层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岩石物理相,在此基础上分类建立了该区块测井参数精细评价模型和油水层判别标准,使研究区的油水层判别精度从原来的60%提高到了80%以上,基本解决了本区油水层判别困难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