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宇澄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1,21(2):169-173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对中国山水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列举了魏晋至宋元各时期论者对此的表述及其在山水画中的体现,阐明了山水画“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意境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闫莉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0,(2)
天人合一思想是古代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世界关系的基本思想,同时也是古代审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画从唐代开始一直成为中国传统画派的主流,其审美价值常常凌驾于其他题材之上,析其原因,山水画不是单纯的风景画,而是具有其独特审美内涵,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表现出宇宙精神与人格精神相统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程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15-117
“天人合一”思想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被排除在青年思想教育的认知之外.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加强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保持思想上的民族性,体现精神上的现代性,加强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广大青年迅速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4.
钟铉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73-75
“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强调人在审美过程中与自然浑然一体,追求一种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在该思想影响下,中华民族图案形成了自然质朴、含蓄内敛的气韵和风度.文章通过对中华民族图案内容与达意的分析,论述“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在民族图案设计中的体现,并对民族元素在家纺图案设计中的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面对当代体育运动中的科技异化、商业化弊端、精神压抑等问题,作者推出“天人合一”思想,并作了一定的阐述和研究,以探求如何有利于体育运动的稳步健康发展,及“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体育运动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钟勇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194-195
环境设计是一个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心点和出发点。当今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审美意识相互结合,上升到对人文因素的关注,成为现代设计艺术思想和设计理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中国地理与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风格与特色。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应充分研究中国古典思想的设计理念,继承文脉并将其发扬光大,走多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造物思想是古人在长期的造物活动中凝练而成的智慧结晶,“利人”作为造物思想之一,在中国传统服装制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学界对中国传统服装结构中蕴含的造物思想仍有待深入研究。大量明代小说传记、诗词歌赋、绘画资料及经考古发掘出的服装实物都为研究明代服装结构中的“利人”思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章首先对中国传统“利人”思想进行归纳整理,其次分析了明代服装结构的产生原因,最后通过选取现存明代服装实物中的代表性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检索法与图文互证法,从服装传承、改良与创新和民族融合四个角度,分析明代服装结构中存在的“利人”思想及成因,以期对传统造物中“利人”思想进行研究,探索现代中国服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何文宏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21,29(5):66-70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美学观念的核心,它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对徽州古村落公共雕塑的设计起到重要指导意义.针对目前徽州古村落公共雕塑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强调融入"天人合一"思想的必要性.从徽州古村落公共雕塑与环境共生、与人共协调、与地域特色相结合、与文物保护意识共存等角度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并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探索"天人合一"思想背景下徽州古村落公共雕塑的设计策略,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渗透到徽州古村落公共雕塑设计中,以此发挥公共雕塑对徽州古村落建设及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曾佳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24-26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溯源、与西方文化中"神人合一"思想的比较、"天人合一"思想的现实中庸性、"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四个角度来解读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方芳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3-5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和今后怎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三农”思想,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颖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115-116
自从"90后"大学生逐渐进入大学校园之后,辅导员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就面临新的挑战。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亲和力",对于新时期的辅导员来说,应该学会用自己的"亲和力"来开展针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完善工作模式,从而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施艳燕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0,3(1):60-61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把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看作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这一特征反映在教育管理上必然体现出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基础。从“教师管理中的人本思想体现”及“学生素质教育着重发展个性”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认为在管理中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能有效地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事业的奉献精神。同时,在教育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个体潜能,对于造就新世纪多姿多彩的人才队伍将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建民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9,(5)
在古代文论中,"和谐"思想对于范畴的生成、命题的提出及基本原理的创构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古代文论生成发展所遵循的一个重要规律。当代文论的范畴、命题及基本原理与"和谐"规律亦密切相关,"和谐"也是建构当代文论所应遵循的重要规律,此规律有助于避免当代文论"失语症"等问题的出现,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淑萍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Z1)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升华了马 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深刻反映与发展历史辩证法,是对人民主体论的继承与提升。以探求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历来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在设计思想上重视"象法天地"的"尚象"设计观,即在设计中体现出一种"大"设计思想、"和"设计观念及价值,最终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周建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10-112
“正面引导”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乃至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在教学实践中,对“正面引导”的理解和主张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应从教学目的、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课程特点、结合理论和案例本身的属性及运用等四个维度来全面准确理解“正面引导”.“正面引导”的关键是教学过程的建设性,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所运用的理论和案例能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政治理念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就可归入“正面引导”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工作。这一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思想工作武装人、引导人、凝聚人、发展人的政治优势,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8.
吕秋芳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1,19(1):56-62
对话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方法中有理念、有规律、有智慧、有技能、有技巧、有境界,理解其理念,把握其规律,感悟其智慧,掌握其技能、技巧,升华其境界,才能恰当实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相似文献
19.
张翀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6):136-137
老子的"为道"、"为学"既是管理的理念,又是一种教育管理策略。试图通过对"为道"、"为学"思想内涵和特质的理解,将该思想应用于高等院校人事管理当中,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客观地把握教育规律、管理规律和人事制度改革规律等,合理利用人力资源,营造内紧外松的管理氛围,形成民主的、宽松的,富有人性化的高校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素质教育内容上、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能方面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加强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等方面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