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苏州地产大米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污染状况, 并评估4种重金属对苏州居民的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2019年从苏州市属9个区县采集本地产大米93份, 采用国标方法检测其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的含量, 依据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样品中重金属超标情况进行判定;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大米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采用简单分布模型(确定性评估)的方法评价大米中重金属对苏州居民造成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 全部大米样品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 铅、镉、总汞和总砷污染水平均值分别为0.0208、0.0419、0.0027和0.0701 mg/kg, 各区县大米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大米中4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7, 污染程度处于优良水平; 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 污染程度处于安全水平。苏州地产大米中铅的污染对苏州本地居民95%的儿童及所有成人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 但可能对5%的儿童(高食物消费暴露者)产生潜在健康影响; 镉、总汞、总砷污染对成人和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结论 苏州市地产大米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 大米中铅的污染可能对高食物消费暴露儿童存在潜在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2.
茶园施用污泥堆肥前后茶叶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漳州地区试验茶园施用漳州市东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制成的有机肥(以下简称污泥有机肥)前后的茶叶中的重金属Cu,Pb、Cd、Cr、As和Hg等六种重金属含量,并根据茶叶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w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通过调查研究及测定结果的分析和污染评价表明:该茶园茶叶中这几种重金属背景含量均较低,但镉的含量稍高;该试验茶园在施用污泥堆肥后,茶叶中的重金属、Cu、Pb和Hg等六种重金属含量都有所增加,且该试验茶园对这六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一样;单因子污染指数和Nemerow污染指数基本均小于1.0,表明一次施用污泥有机肥后茶叶基本未受到这六种重金属的污染,茶叶质量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苏州市地方特产水生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情况, 评价苏州居民经水生蔬菜膳食途径摄入的重金属对人体存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6~2018年在苏州市10个区县连续采集8种共198份水生蔬菜样品,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样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含量, 按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判定重金属超标情况; 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不同种类水生蔬菜中铅、镉、总汞和总砷的污染程度; 采用暴露情景假设的方法和简单分布模型(确定性评估)的方法评价水生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 水生蔬菜中铅和总砷的超标率分别为5.29%(10/189)和0.60%(1/166), 镉和总汞无超标样品, 铅、镉、总汞和总砷检测平均值分别为0.0518、0.0066、0.0007和0.0526 mg/kg。3个年份样品的重金属污染水平不完全相同, 水生蔬菜总汞水平存在种类间差异; 重金属污染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水生蔬菜中4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或等于0.7, 处于优良水平; 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 处于安全水平。苏州地区水生蔬菜中的铅污染对成人及95%的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 但对高食物消费暴露的儿童(5%)可能产生潜在的健康影响; 镉、总汞、总砷污染对成人和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结论 苏州市水生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 水生蔬菜铅污染可能对小部分儿童存在潜在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4.
参照重金属检测国家标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和叶类蔬菜样本中Pb、Cd、Cr、Cu、As和Zn的重金属含量,评价吉林市化工区土壤和4种叶类蔬菜(香菜、小白菜、生菜、菠菜)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并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危害生态污染指数评价其安全性,旨在为城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重金属潜在的危害生态指数分别为,机械厂和化工厂163.53和155.54,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微量影响,农药厂和化纤厂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值小于150,处在轻微生态环境,目前不会影响该地的生态环境;4个采样区的土壤重金属最大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分别是机械加工厂的Cu、Pb、As 3种重金属;农药厂和化工厂Cu、Cd两种重金属。同时对4个采样点的蔬菜中的重金属进行测定,Cu对蔬菜的污染相对其他金属相比严重,其次是Zn和Pb,只是微量超过蔬菜标准限量值。4个采样区域附近菜地的蔬菜污染程度分别为机械加工厂采样区蔬菜污染程度在污染警戒线,农药厂和化纤厂采样区蔬菜污染程度都在安全范围,化工厂采样区蔬菜污染程度部分在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售蔬菜、茶叶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厦门市售蔬菜和茶叶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并评价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分析测定了厦门市主要农贸市场的10种蔬菜和主要商场的10种茶叶中重金属含量,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运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HQ)对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厦门市售蔬菜和茶叶不同品种中Zn、Cu、As、Cd和Pb含量差异较大,其中As、Cd和Pb含量均低于植物样品(蔬菜和茶叶)中各重金属元素食品卫生标准限值;蔬菜和茶叶中重金属As、Cd和Pb均处于安全等级(P_综≤0.7),其中,蔬菜中Cd的单项污染指数最高,茶叶中Pb的单项污染指数最高,两种元素均有较大危害,应重点关注;蔬菜和茶叶中重金属Zn、Cu、As、Cd、Pb对儿童的靶标危害系数基本高于成人,各重金属的单一靶标危害系数(THQ)及综合危害系数(TTHQ)均小于1,说明不存在明显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广东省内珠江口一带海域捕捞的常见深海鱼类白鲳鱼、红衫鱼、带鱼、午笋鱼等的重金属富集特征并评价其食用安全性。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对不同鱼类的不同组织进行铬(Cr)、铜(Cu)、锌(Zn)、镉(Cd)、汞(Hg)、铅(Pb)6种有害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 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均值型污染指数(pollution index, PI)、污染负荷比(L)、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 PTWI)分别评估其污染程度。结果 7种海鱼的鱼鳃和内脏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 肌肉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 鱼鳃中Zn含量最高、是主要的富集部位, Cu、Cd、Cr主要富集在内脏中。所有海鱼中重金属含量最多的是Zn, 其次是Cu; 白鲳鱼、金鲳鱼、午笋鱼、大黄花鱼、小黄花鱼、凤尾鱼的肌肉组织均处于未污染级别, 只有带鱼的肌肉处于微污染级别; 成年人对7种重金属每周实际摄入量(adults’ weekly intake, AWI)占PTWI比值范围为0.00%~5.48%, 均低于10%。结论 重金属元素在水生动物组织或器官内的积累有一定的选择性, 肌肉中所有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值, 广东成人每周通过水产品摄入重金属的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试验田马铃薯和其根系土壤中镉、铬、铜、铅、镍、锌的含量进行检测及评价。方法 使用石墨消解仪对样品进行前处理,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马铃薯和土壤中的Cd、Cr、Cu、Pb、Ni和Zn等6种重金属含量;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 采用目标危险系数法(target hazard quotient/total target hazard quotient, THQ/TTHQ)对马铃薯进行单一及复合重金属摄入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该研究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 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 未对土壤造成污染, 马铃薯中除了Cu和Zn污染处于安全水平, Cr和Ni污染达到轻污染水平, Cd和Pb污染达到重污染水平 , 根据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 BCF ) 发现马铃薯对Cd和Pb有一定的富集能力; 成人和儿童因食用马铃薯而摄入重金属Cu、Ni和Zn的单一健康风险指数和复合健康风险指数均大于1, 对儿童和成人存在健康风险。结论 该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 而马铃薯中重金属的残留对人体健康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楚雄州常见食用菌重金属含量水平,评估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健康相关风险。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汞(Hg)、镉(Cd)、铅(Pb)、砷(As)的含量进行测定。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 86份食用菌样品中重金属检出率为100.00%,重金属总体超标率为44.19%,Hg超标率高于Cd、As、Pb(P0.01);同一种重金属在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地区采集的食用菌样品中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食用菌样品质量评价为三级;干食用菌和新鲜野生牛肝菌的食品安全指数(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IFS)大于1。结论食用菌中的Hg、Cd、Pb、As等4种重金属污染现状不容乐观,野生牛肝菌重金属污染程度和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均较高,对人体有一定的健康危害,应高度关注并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SPE)、正丁烷亚临界浸出法(BSE)和石油醚索氏抽提(PSE)3种工艺提取薏米糠油,检测As、Pb、Cd、Hg、Cu、Zn和Mn在薏米糠、薏米糠油及薏米糠粕中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提油工艺中,超临界CO_2萃取法的薏米糠油中Hg、Cu、Zn和Mn含量较低,尤其Cu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工艺,而石油醚索氏抽提的薏米糠油中Hg、Zn和Mn含量最高;3种提油工艺中,薏米糠油重金属迁移率均以Hg最高,分别达24.47%、31.91%和89.36%,其次为Cu,分别达为14.65%、23.79%和16.83%,而其余重金属迁移率较小;经重金属安全评价,除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正丁烷亚临界浸出法的薏米糠油Pb为轻度污染外(污染指数分别为1.074和1.017),其余重金属均在安全范围内;3种薏米糠粕中均存在As、Pb、Cu和Mn污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济南市乳制品中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分布特征,评价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程度。方法 2012—2013年对济南市生乳、发酵乳、灭菌乳、婴幼儿配方乳粉和普通乳粉等5种乳制品中的铅(Pb)、汞(Hg)、镉(Cd)、铬(Cr)及类金属元素砷(As)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按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对其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乳制品中5种重金属元素项目检出率分别为Pb 14.0%(21/150)、总As 24.7%(37/150)、总Hg 82.0%(109/133)、Cd 26.3%(35/133)和Cr 72.9%(43/59),生乳中Pb和灭菌乳中Pb、Cd未检出。生乳中总Hg的均值、P75和P95均超过限量值,发酵乳、灭菌乳中总Hg含量和普通乳粉中Cd含量的P95超过限量值。生乳、发酵乳和灭菌乳等液态乳重金属检出率和单因子污染指数均以总Hg最高,其中生乳PHg1,属重度污染,发酵乳PHg0.6,属轻度污染;婴幼儿配方乳粉和普通乳粉等固态乳重金属检出率以Cr最高,单因子污染指数以Cd最高,处于安全级别范围内。生乳重金属污染程度最高,综合污染指数Pn=0.754,属轻度污染,婴幼儿配方乳粉最低,综合污染指数排序为生乳发酵乳灭菌乳普通乳粉婴幼儿配方乳粉。结论济南市4种乳制品达到安全级别,受重金属污染威胁较小。液态乳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为总Hg,固态乳为Cd。生乳中总Hg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较高,处于污染状态,应加强生乳中重金属污染物总Hg含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2种蜂花粉产品中7种重金属(类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所采集的蜂花粉样品中铬、锰、砷、铜、镍、镉和铅等7种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通过统计分析考察2种蜂花粉中各元素含量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2种蜂花粉均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但重金属污染水平存在差异。锰、镍、铜等3种元素在所采集的油菜花粉样品和茶花花粉样品中的含量差异具有显著统计意义(P < 0.05);铬、砷、镉和铅等4种元素含量在该2种蜂花粉中差异不显著(P > 0.05)。结论 油菜花粉和茶花花粉中部分元素含量差异有统计意义,对于具有较高重金属污染风险的花粉种类应加强监管,将样品来源地环境无机污染物引起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纳入到生产规范标准制修订的考量之中。  相似文献   

12.
以彬县煤矿区运煤干线两侧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样、实验检测、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程度。结果表明:(1)重金属元素Cr在土壤中的含量介于888.6~1119.4mg/kg,且主要集中在10~20cm土壤层中;重金属元素Pb在土壤中的含量介于318.2~601.4mg/kg,且主要集中在20~30cm土壤层中;重金属元素Cu、Cd在土壤中的含量分别介于53.93~93.73mg/kg、20.1~23.9mg/kg,且较为均匀分布在各个土壤层中;重金属元素Zn在土壤中的含量介于897.9~1212.7mg/kg,且主要集中在0~10cm土壤层中。(2)在彬县煤矿区运煤干线两侧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Cu不存在污染问题;重金属元素Zn存在中度污染问题;重金属元素Cd、Cr存在重度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8个不同地区稻谷中五种重金属元素含量, 分析不同地区稻谷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稻谷中总铬、镉、总砷、铅、总汞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地区稻谷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判别。结果 云南省不同地区稻谷中重金属元素具有不同特征, 超标率较低, 但是检出率较高, 尤其是总铬和镉的污染较为广泛。结论 云南省稻谷中重金属含量总体处于食品安全风险较低水平。但仍需进一步控制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头, 并做好稻谷中重金属水平的持续监测与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4.
2013—2014年广东省基地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广东省基地蔬菜中各类蔬菜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分布特点。方法 2013—2014年从广东省21个地市(4个地理区域:粤北、粤东、粤西、珠三角)的蔬菜种植基地采集8类615份蔬菜进行铅、镉、汞、砷的检测。结果广东省蔬菜中重金属污染以铅和镉为主,其中铅污染的主要蔬菜品种是叶菜类蔬菜,尤其是生菜;而镉污染的主要蔬菜品种是茄果类蔬菜,尤其是茄子。铅在广东省4个地区均有一定程度的污染,而镉含量较高的地区是粤北(韶关)和粤西(云浮)地区。结论广东省基地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较轻,需重点关注粤北和粤西地区的铅和镉的污染,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啤酒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超标是限制大量啤酒污泥进行农业利用的主要因素.对湖北金龙泉啤酒(孝感)有限公司废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和测定,并对其污染运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污泥中重金属污染主要为镉、汞和铜3种元素,污染等级为重污染;其综合污染指数为7.29,达重污染等级.  相似文献   

16.
对四川省13个县市各地区食用黄鳝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展开研究,采用石墨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黄鳝体内Cd、Cu、Pb、Hg、As五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及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不同地区、食用黄鳝不同部位、各重金属元素分布存在差异,所检测各地区食用黄鳝肌肉组织各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部分地区内脏器官非食用部分Cd含量超标。因此四川省13个县市市售所检测的食用黄鳝可食用,但仍需降低摄入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市售食用菌中几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以及该区域居民对于食用菌重金属污染的知识、态度和购买及摄取行为。方法 2014年12月,采集海淀区大中型超市和农贸市场在售的香菇和木耳样品,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铜、铅、镉、砷、汞5种重金属元素在香菇和木耳中的含量以获得北京市这两种市售食用菌重金属污染状况。同时使用自制问卷,通过偶遇调查法了解海淀区部分居民对于食用菌重金属污染的知、信、行情况。结果福建产木耳As超标,为2.407μg/g;北京鲜香菇、北京干香菇及福建干香菇镉含量超标,分别为0.793μg/g、0.648μg/g和0.630μg/g;其余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问卷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对于食用菌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的知晓率为32.1%,是否知晓与学历高低有关,P值0.05。女性过去一个月吃木耳的频率比男性高(P0.05),但每次吃的量比男性少(P0.05)。结论北京市海淀区市售正规两种食用菌产品重金属污染风险较低,食用较为安全。居民重金属污染知晓率尚低,食品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茄果类蔬菜重金属含量与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重金属检测国家标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蔬菜合作社、大型超市、小超市和居民区菜市场中4种茄果类蔬菜共207个样本中Pb、Cd、Cu和Zn的重金属含量,评价北京市茄果类蔬菜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并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蔬菜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茄果类蔬菜以Pb污染为主;Cd含量只在茄子中超标。茄果类蔬菜整体上处于安全级范围。4种蔬菜中只有茄子的食用安全性在警戒级范围,其余3种蔬菜均为安全级范围。  相似文献   

19.
测定海州湾养殖池塘成体文蛤体内肝胰腺、鳃、外套膜、足和闭壳肌5 个干质量组织中Cd、Cr、Pb、Ni、Cu 和Zn 这6 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文蛤5 组织中闭壳肌和肝胰腺是重金属选择性富集的主要器官。Cr、Pb、Ni 在5 种组织中以闭壳肌的含量最高,分别高达58.981、4.298、10.873μg/g,与其余组织均有显著差异(P < 0.05);而Cu 和Zn 则以闭壳肌的含量最低,分别为0.844、58.076μg/g,而肝胰腺中含量最高,分别达17.776、173.147μg/g,差异显著(P < 0.05);相反,Cd 和Ni 则在肝胰腺中含量最低(0.140、4.807μg/g),与其余组织显著差异(P < 0.05)。6 种重金属中,Zn 在5 种组织中的含量最高(173.147~58.076μg/g),Cd 的含量最低(0.140~0.336μg/g),Pb 次之(1.549~4.298μg/g)。文蛤5 组织中闭壳肌是主要的受污染组织,Cr、Ni 和Pb 的污染指数间于1.52~6.40,而足的污染最小,6 种重金属仅Ni 超标,其余污染指数为0.01~0.96;6 种重金属中Ni 的污染最严重,5组织均超标,污染指数P 间于2.77~6.40,而毒性较强的Cd 以及Cu 在5 组织中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20.
对产自贵州的小粒薏仁谷和老挝的大粒薏仁谷及其初加工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及对比。结果表明,薏仁谷初加工产品的重金属污染增幅较大。经单项污染指数评价,薏仁谷及初加工产品中As、Pb、Cd和Hg除小薏仁糠Pb外均低于0.7,属于无污染范围;Cu、Zn和Mn在薏仁糠中则存在一定污染,小粒薏仁糠分别为1.03、2.22和1.72,大粒薏仁糠分别为0.58、6.88和3.46;薏仁谷及初加工产品中Fe污染较为严重,小粒和大粒薏仁谷及其初加工产品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大于1(1.22~21.76)。从初加工产品看,薏仁精米的8种重金属检出值较低,但薏仁糠污染较重,8个重金属元素的检出值均较高,其深加工产品存一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